康百萬莊園臨街建樓房,靠崖築窯洞,四周修寨墻,瀕河設碼頭,集農、官、商風格為壹體,布局嚴謹,規模宏大。總建築面積64300平方米,有33個院落,53座樓房,1300多間房舍和73孔窯洞。分為寨上主宅區、寨下住宅區、南大院、祠堂區、作坊區、菜園區、龍窩溝、金谷寨、花園、棧房區等十余部分,全莊園由19部分組成,占地240余畝,是壹座集“古、大、雅、美”於壹體的恢弘建築群,被稱為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是建築的代表。莊園始建於明朝中葉,明清之初,初具規模。在建造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寺溝、張溝等明代樓院,龍窩溝、寨上主宅區、南大院、棧房區、店鋪、飼養區、祠堂、木材廠、造船廠、金谷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築,輔以碑樓、牌坊、花園等輔助建築,從而形成了壹個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功能齊全的大莊園。
莊園的中心區輪廓全貌保留得近乎完好,書房、廚房、畫室等位列其中。
書房、廚房
康家是個大家族,廚房特別大,以能解決眾多人口的吃飯問題。書房挨著廚房,熱鬧噪雜的廚房和安詳靜宜的書房互為惠鄰。該區域建有兩個小亭子,還有壹些枯萎、古老的花木。書房裝飾得簡單樸實,與大院裏裝修得豪華富麗的畫室和臥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畫室
畫室在書房旁邊。所有的家具上都鑲嵌有閃閃發光的寶石。東墻上鑲掛著明、清著名書法家的作品;西墻上則掛著壹件清朝官服和壹把康英奎平時練功習武時用的寶劍。
靈堂
書房西邊是放置祖先牌位的靈堂。這裏有許多精美的神龕和有關祖先生卒的碑刻。每塊碑刻都要花費壹個石匠三個月的工夫。
石柱與底座
莊園裏隨處可見的石柱子的底座引人註目。石柱子的作用是支撐房頂。這種建築方式使石柱免受潮濕的侵蝕。這些六邊形的底座是由多年形成的水晶石建造的,每個面上都刻有花卉和人物圖案。最富有想象力的是壹個中間鏤空雕刻出來的人物,似乎整個石柱是由他們支撐起來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整個結構又不失平衡。
石雕石刻
不少有關民間傳說故事的石雕在大院裏隨處可見,經歷了上百年的風吹雨淋,這些雕刻依然完好無損,雕刻的字體、輪廓依然醒目、美觀。這要歸功於選料的精細考究。
窯洞
康家大院的壹大奇觀是在普通生活區。生活區有壹處書法雕刻集中的窯洞。此窯洞在院子的最西頭,洞內兩側***有16塊與成人壹般高大的石碑,上面雕刻著贊揚莊園主人的詩篇,風格迥異的中國書法在此各顯風采。 康家生活起居的主宅區,既保留了黃土高坡窯洞建築與華北平原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築的特點。有的臨街處建樓房,內裏卻是窯洞式構造;有的從外觀看是窯洞,而裏面又建有樓層,美其名曰“窯樓”。有的窯樓上下壹***有三層,而且外面全部由青磚砌成,可見當時康家雄厚的財力。
主人臥室
主人的臥室房間的天花板上塗刷得七彩斑斕,門窗的木雕也各具特色。主人的楠木床則是萬裏挑壹的精美絕倫的珍品,是由當年最著名的5位木雕工匠費時3年雕刻而成。
床的對面是壹個高1米,長1.5米的木車。它用來接送莊園的女眷們去廁所。因為在那個年代,女人要纏足以防長成大腳,三寸金蓮的小腳女人們無法長距離行走,而廁所是建在大院裏偏僻的地方,所以這個木車就成了接送小姐、姑娘們往返廁所和臥室的專用交通工具。她們床前還放著幾雙前邊尖,後跟高,面上繡有精美圖案的小腳鞋。
飯廳
飯廳,其右側放著壹張供8人進膳的方桌。桌上所有的餐具:盤、碟、碗等都是八角形的。康家迷信,相信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所以只要有算命先生造訪,必定要用此餐具招待壹番。他們相信這樣做會給全家帶來好運和財富。如有貴賓造訪,康家主人則會依照滿、漢傳統舉行大型的宴請,這種場合常常要用餐具108件。 莊園現存石雕、木雕、磚雕,多以人物、花草、鳥獸為主,有“冠上加冠(官)”、半夜拜師等雕刻圖案,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康百萬莊園中有作為國家石刻定級標準的壹級石刻門枕石。耗時17000多個工時的金絲楠木木雕頂子床、汪氏石雕牌坊、磚雕康霖三碑樓等藝術精品。 其藝術手法充分運用透雕、圓雕、浮雕等藝術雕刻手法,展現了明清民間工匠們高超的技術和智慧,是雕刻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門枕石
位於康百萬莊園主宅區的三院有壹組門枕石,是康百萬莊園石雕藝術的代表作品。這對門枕石選用整塊青石上下分三層雕刻而成,構圖新穎,雕工精湛,人物、動物形象生動逼真、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它以其精細的雕刻工藝和深刻的文化內涵被定為國家壹級文物,並且還是我國壹級石刻的定級標準,堪稱國寶。
門枕石的第壹層圖案雕刻了壹對雌雄臥獅。獅子的形象在宮廷、廟宇、陵園都非常多見,或蹲或站,怒目圓睜,威風凜凜,神聖不可侵犯,令人望而生畏。這對石獅子卻俯臥下來,憨態可掬,顯得十分溫順可愛。
第二層是這對門枕石的精華部分。它采用剔地突起的雕刻手法,刻出壹組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人物故事。這組圖案與垂花門樓兩側楹聯互為照應,相映生輝。對聯出自清代監察禦史劉毓楠之手,上聯“處世無他莫若為善”,康家主人深知“百善孝為先,孝以善為本”的道理,因此門枕石上正面相應雕刻就是壹幅“尊老愛幼”圖,內側雕刻的則是“妯娌和睦”圖,隱喻“家和萬事興”。下聯 “傳家有道還是讀書”,康家主人深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壹古訓,所以相對應的就雕刻了“拜師求讀”圖。年輕的後生低頭彎腰,雙手打拱,畢恭畢敬,夜讀時遇到難題去求助老師,慈祥的老師壹手提燈籠、壹手捋著胡須,眼睛裏流露出贊賞的目光。內側雕刻“賓客宴飲”圖,教育後人以禮待人。壹幅幅傳統禮儀畫面躍然石上,父子愛、妯娌親、師生情、朋友誼在這裏被工匠刻畫得淋漓盡致。
門枕石的第三層雕刻的是壹組傳統的圖案,正面雕刻“鳳凰牡丹”,寓意“榮華富貴”;內側雕刻“麒麟送子”和“金雞報曉”圖,寓意“吉祥如意,官上加官”。
貞節牌坊
在莊園棧房區前面的牌坊,是約100年前康家向清朝皇帝請旨修建的貞節牌坊,石墩、石柱、石匾各部位均精雕著《二十四孝圖》、《漁樵耕讀》、龍鳳、珍禽異獸等圖案。康百萬莊園牌坊原來靠近伊洛河大堤,如今已經深陷在地下,只留上半部分在地上,這個牌坊上面清晰地記錄著康氏家族的榮耀。
頂子床
康家保存下來最精美的壹張頂子床。它是用金絲楠木雕刻,由十個能工巧匠,耗工1700多個工時,做了將近5年時間才做成的。它采用透雕、鏤空雕的雕刻手法,床柱的雕刻,都是竹節型的,象征竹報平安,節節高。中間雕刻的有福祿壽三星,象征“三星高照,福壽安康”。最上面壹層有壹官員騎高頭大馬,兩邊有整齊的依仗隊,象征青雲直上。第二層雕刻春、夏、秋、冬,象征四季平安。第三層雕刻有禮讓、課讀、對奕等人物故事,下面雕刻有小孩戲金雞、麒麟送子圖,有“吉祥如意”之意。這張床的另外壹個精妙之處,是可以自由拆卸。它由37個部分組成,通體沒有用壹顆釘子,完全是鉚上去的,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組合家具。這張床可以說是木雕的傑出代表。 展室擺放的有名人畫和古玩珍寶,其中《留余》匾被選為《中國名匾》之壹,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訓匾,有清朝翰林牛暄撰寫。其中壹張楠木頂子床,耗工17000多個工時,從上到下,從裏到外,采用各種雕刻形成,***雕有“麒麟送子”、“雙猩舞繩”等三十六幅圖案,有十七個部分組成,拆開可以搬運,結合在壹起可以使用,不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環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頂子床中的精品。康百萬莊園為人們提供了研究封建社會地產階級的發家史料,也給人們提供了古代建築的實物資料,它的磚雕、木雕、石雕藝術,倍受各界朋友青睞。
莊園內的民俗展區當時康家生活的真實寫照,室內帷幔高掛,布置清新雅致,貴重家具、古玩字畫壹應俱全,顯示了主人的尊貴身份和高雅品味。
留余匾
“留余匾”是“康百萬莊園”珍藏的中華名匾之壹,“留余匾”長1.65米,寬0.75米,是用黃楊木雕刻而成的,懸掛於康百萬莊園主宅壹座院子裏的主客廳內。現懸掛於康百萬莊園主宅區壹院過廳內,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訓匾,也是儒家“財不可露盡,勢不可使盡”中庸思想的集中體現。“留余”匾造型獨特,形似壹面展開的上凹下凸型旗幟。上凹意為:上留余於天,對得起朝廷;下凸意為:下留余於地,對得起百姓與子孫。
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後悔者。高景逸所雲,臨事讓人壹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壹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園老伯以‘留余’二字顏其堂,蓋取留耕道人之銘,以示其子孫者。為題數語,並取夏峰先生訓其諸子之詞,以括之曰: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盡而已。 時同治辛末端月朔,愚侄牛瑄敬題。” 翻譯成現代文,大意為: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留銘》中說:“留有余地,不把技巧使盡以還給造物主;留有余地,不把俸祿得盡以還給朝庭;留有余地,不把財物占盡以還給老百姓;留有余地,不把福份享盡以留給子孫後代。”大概老天爺反對貪得無厭,做事過份。因為太過份了,沒有不留下悔恨的。明朝隱士高景逸說過:“遇事讓人壹步,自然有周轉的余地;遇到財物放寬壹分,自然就有其中的樂趣。” 坦園老伯把“留余”二字題於匾額,掛在堂上,就是采用留耕道人的《四留銘》來告誡他的後代子孫。
“三大活財神”木刻版年畫
康百萬莊園就收藏壹幅“三大活財神”的木刻版年畫。年畫宣紙質地,長33厘米,寬22厘米,是20世紀80年代山東省日照市博物館館長參觀康百萬莊園時,從當地群眾家中購買贈送給康百萬莊園的珍貴禮品。年畫上端由左至右標題:“河南有個沈萬三、康百萬、阮子蘭三大家活財神”,這張年畫也為康百萬家族歷史上在民間的顯赫聲譽和地位提供了有力佐證。
年畫由紅、黃、藍、黑4種顏色套印,畫面表現的是端坐著的威風八面的三位活財神。正中幔帳之內是明初江南巨富沈萬三,他頭戴壹黃壹綠雙紗冠,身著日月大紅繡花袍,正襟危坐,氣宇軒昂,手捧金元寶,面前放著聚寶盆,裝滿了金銀珠寶,頭左側寫有“沈萬三”字樣。在他的左側便是聲震河南、名聞全國的明清巨富康百萬,只見他頭戴清代玉翎花帽,身著緊身馬蹄袖繡花綠袍、左手撚著胡須,右手彎曲執銅錢伸向沈萬三,在他的左側書寫“康百萬”字樣。在沈萬三右側的人物形象、服飾與康百萬相同的,在他的左側寫有“阮子蘭”字樣,無疑他就是另壹位巨富阮子蘭了。在三大活財神周圍飾有手擎金蓮的散財童子、聚寶盆、金元寶、金馬駒等物,象征遍地皆寶、金銀滿倉,加強了財源廣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