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萬聖節為什麽都要糖

萬聖節為什麽都要糖

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遊戲來自於古時候萬聖節挨家乞討的傳統。

萬聖節的壹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這習俗卻並非源自愛爾蘭,而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 “ALL SOULS DAY”(萬靈之日)。在這壹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面粉及葡萄幹制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遊戲。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1]?。在中文裏,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壹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壹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名稱由來:萬聖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亦稱“諸聖瞻禮”,天主教和東正教節日之壹,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 Hallow Mas”。那壹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聖人(Hallow)。現在社會上為了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日夜裏組織各種充滿妖魔鬼怪的活動,完全背離了萬聖節的神聖意義。

流行地區:萬聖節主要流行於英語世界,如不列顛群島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如今壹些亞洲國家的年輕壹輩也開始傾向於過“洋節”,到了萬聖節前夕,壹些大型外資超市都會擺出專櫃賣萬聖節的玩具,小商販也會出售壹些跟萬聖節相關的玩偶或模型,吸引年輕人的眼光

  • 上一篇:當年17萬“騙畫”,轉手賣8700萬的鑒寶專家劉巖,後來怎樣?
  • 下一篇:如何辨別黑瑪瑙的真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