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是中國陶瓷燒制中的藝術瑰寶。始於宋代,明代以後有很大發展。它以白瓷佛像雕塑而聞名。其制作精美,雕刻精美,造型生動,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傑出才能和藝術創造力。
據德化縣文物記載,目前德化縣境內發現的古窯址多達239處,其中青銅時代1,唐代1,宋元42處,明代30處,清代177處,民國55處。這些窯址遍布德化,很多規模大,燒造時間長,有的從宋元延續到明清。
德化窯的特點
1.宋元燒制的青瓷釉色為白色,以雕花、箅子裝飾為主。器皿中有圓的、八角的、瓜邊的等多種盒子,蓋上印著碎枝碎花。
2.明代白瓷胎質致密,透光性極佳。釉色純白,色澤光滑明亮。在燈光的透視下,釉中若隱若現粉紅色或乳白色,故稱“豬油白”、“象牙白”。
3.清代德化白瓷與明代白瓷的區別在於釉層略呈藍色,釉感較明代偏硬。
4.白瓷產品有爵杯、梅花杯、升爐、瓶、壺、碗、洗、瓷塑等。總的來說,明代主要生產器皿和瓷雕,清代主要生產碗、壺等日用器皿。
5.德化瓷器很有名。觀音、達摩等白瓷造像,釉色渾然壹體,既刻畫了精致的面容,又深洗了衣衫,能很好地表現人物性格。這類作品往往由何朝宗、張壽山、林朝京等著名工匠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