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壺時,可把壺去掉蓋子倒過來放在玻璃板上,看看壺口、壺嘴是否大致在同壹水平面上,壺把要拿在手上覺得舒服才好。因此,選壹把壺要求註意以下 10 個方面的因素: (1)敲敲聲音,是否有碎裂聲:如果是卟、卟的沈悶聲,說明燒得不夠;如果聲很尖銳,又說明燒得過頭。燒得生會大量吸水、滲水;燒得太熟,又很容易碎裂。 (2)把壺放在桌上,按按四角,是否有蹺動:壺蓋和壺口是否緊密?如果太松就不好,如稍微緊壹點,可以用金剛砂自己磨壹下,寧緊勿松。測驗的方法可以在裝滿水後用指按在氣孔上,如倒不出水,稱為禁水,是好壺。 (3)檢查壺嘴的流水在出水時有否濺射和打旋,在提高 30 厘米左右倒水時,突然把壺持平,看壺口下有沒有滴水和有水珠掛著,如果有以上現象的,都是有缺陷的壺。 (4)裝滿水以後,壹手拿著壺把,手指要沒有不自在和吃力的感覺。 (5)壺的容量不壹,應該根據自己品飲的習慣及持壺力氣的大小來選擇。 (6)打開蓋子看看內壁是否幹凈光滑。壺身通向壺嘴的地方有單孔、多孔網狀、球形網狀幾種。單孔太細太粗都不好,前者是流水慢,後者是倒水時茶葉要進入口腔;如是網狀,看是否太密太粗,否則不易清洗。 (7)泥色是否滿意。 (8)造型是否滿意。 (9)壺紋和壺的裝飾銘刻內容和技法是否喜歡。 (10)擺在壹定的距離內,妳對它的氣質是否感到滿意。 如果這 10 個方面都稱心,妳就選上壹把好壺了。 買來壹把壺之後,先浸沒在壹鍋冷水中,抓上壹把粗茶葉,煮沸 30 分鐘,去掉雜味與蠟質,如壺蓋嵌接壺口處有點別扭,就用金剛砂磨壹下,就可以每天使用了。晚上,傾倒茶渣,用水沖凈擦幹,倒扣在桌上過夜。有人認為紫砂壺越臟越好,茶垢越厚越好,好到忘記帶茶時,倒進開水也有茶香。其實,那樣做,沒有茶香只有黴味,這種不衛生的做法,同飲茶健身的目的相反。但是,洗壺不用肥皂粉、洗滌劑,否則也會有難除的氣味。 為了防止壺蓋不慎跌碎,可用繩將它和壺把相接,只是選材不要破壞整體美。另外,古人並沒有講到壹把壺只準泡某壹種茶葉,平常而論,綠茶香味薄,易散發,壺以扁小為好;紅茶香味醇厚,應該用高壺和隆起的壺蓋為好。如果妳選的壺燒得嫩,吸水多,那麽突然改變由喝紅茶為綠茶就會串味。壹般來說,紫砂壺對更換茶葉後的香味影響不大。 持壺不僅僅是為了倒茶,而且能體現主人的修養風度。 傳統的側提壺,如是 200 毫升以內的小壺,以單手把提點鈕的方式來持壺較為利落美觀。其方法是用拇指與中指捏把,並稍向壺心傾斜,然後以無名指與小指抵住壺把的下方。這樣,食指可以很方便地點住蓋鈕,壺的重心好掌握。如果夾把時手指向壺身外側傾斜,提起壺來會覺得吃力,而且往下墜。 200 毫升至 400 毫升之間的中型壺,若覺單手操作較為吃力,可改以雙手提把點鈕的方式,其方法是以拇指與食指夾住壺把,中指以下手指輔助之,另外壹只手的食指點住蓋鈕。 400 毫升以上的大壺就要以雙手穿把點鈕的方法來拿了。其方法是將食指或中指,或更多的指頭穿過壺把,拇指按住壺把上方,另外壹只手的食指按住蓋鈕,其他四指應該收攏。 另外有種飛天壺,壺把壹端往上飛揚如彩帶飄逸的樣子,其方法是用食指以下的指頭從外往內勾住壺提,或視長度決定幾只手指,然後拇指按住蓋鈕,這便是所謂飛天提把持壺法。 至於茶盅的拿法,遇到有蓋的,其盅口兩側為持罕見的造型,可用拇指、中指與無名指形成三角點捉住茶盅,以食指輕點蓋鈕,小指向內收攏,不能太用力而顯得不自然。如果是開口式茶盅,有個側把,那就以單手提把的方式持盅。 按蓋鈕的手,除了避免蓋子掉落、穩走持壺之外,還有控制出水的效用。壹把壺或盅制作得精致,蓋子蓋上,按住氣孔,水會流不出去的,我們就利用這個功能,要禁水時,按住氣孔,要倒水時,放開氣孔。有些壺或盅在蓋鈕的地方考慮至手指移開氣孔後放置的位置,而有所謂的復鈕出現。還有壹種壺將氣孔設計在手指不能按住的地方,就只能點鈕,不能禁水了。 把在蓋子上面的壺,叫提梁壺。有的提很高,有的提只在蓋子的上方。持壺的方法是以拇指與食、中指夾住壺提後半部的地方(拿在正中間顯得有點呆板),提低的話,以拇指順便點住蓋鈕。提高的話,以另外壹只手的食指點住蓋鈕。如果蓋鈕在倒水的時候沒有掉落的危險,不點住蓋鈕也沒關系。 廣東、福建、貴州、雲南、四川和臺灣,在飲茶前是要對茶具提溫。提溫的對象有三種:茶壺、茶葉、茶杯。 放茶葉之前,先把茶壺溫熱壹下,稱為溫壺,這是為了控制好水溫,不致於被壺吸收而降低熱量。怎麽做呢?先把水加熱,比泡茶用水的溫度再高壹點,然後提起水壺,以 10~15 厘米高的距離,水柱不要太粗,以繞倒的方式將壺沖至八分滿。因為提壺提的太低,會有灌註的感覺,水流太粗,不夠文雅,停在壹點倒水,顯得單調,向內繞倒比較生動活潑。 大約過 1 分鐘,將茶盅的蓋子打開放在蓋置上,提起茶壺,在茶巾上沾壹下,將水倒入盅內。蓋上盅蓋,繼續利用這些水溫盅。茶壺沏茶,到了茶在壺內已快泡到適當的濃度,再將盅內的水倒掉。 提壺倒水、倒茶入盅或是持盅之前,養成在茶巾上沾壹下的習慣,這樣,如果壺底、盅底有水滴,可以被吸於。 泡茶之前,將茶葉熱壹下,壹方面是提高茶葉的溫度,使泡茶的水溫更接近我們所需要的溫度,另壹方面是利用茶溫升高後,欣賞茶葉的香氣,察覺茶葉品質的優劣。 方法有兩種: (1)將壺溫熱後,把適量的茶葉放進去;蓋上蓋子,利用壺內的熱度將茶悶 1 分鐘,這時可欣賞茶葉的香氣。 (2)溫潤泡,將壺溫熱後,把茶葉放進去,以適合這種茶時溫度的泡茶用水依向內的方向繞倒,將茶葉打濕後,蓋上壺蓋,隨即馬上將水倒掉。這時茶葉吸收了熱量與水分,原本幹巴巴的茶葉變成了含苞待放的狀態,也是欣賞茶葉湯前香很好的時機。 溫潤泡的方法對重香氣的輕焙火茶類來說,比較容易將香氣沖走,所以動作壹定要快,水溫不要太高,如果遇到了這類非常新鮮的茶葉,改用第壹種的方法較為放心。焙火稍重,或是陳年的老茶,溫潤泡的方法頗能發揮它的功能。 為茶杯提溫時,壹方面將杯子燙熱,免得茶湯倒進後很快地變冷,另壹方面也使手與嘴唇感受到同樣的溫度。否則壹冷壹熱,感覺不好,而且不知道杯內茶湯溫度容易將舌頭燙傷。最好將茶倒在杯裏後,稍待片刻再端給客人,使杯子與茶湯的溫度調和壹下。 來源:國際高級茶具組織
上一篇:德國有哪些特產可以帶給親朋好友下一篇:想買只紫水晶手鏈,老鳳祥還是石頭記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