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喜歡欣賞音樂,妳可以知道許多樂器的名定——揚琴、月琴、琵琶、二胡、鋼琴、豎琴、小提琴、黑管等等。妳聽說過名叫“編鐘”的樂器嗎?
編鐘,是我國古代樂器中的壹種。編鐘的音調十分莊嚴、從容、和諧。1978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的壹座戰國早期的墓葬中發掘出許多文物,其中壹套巨型編鐘堪稱稀世珍寶。
為什麽編鐘要用壹套大小不同的鐘呢?這正是為了要它們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來。我們知道,物體在單位時間裏振動的次數越多,即頻率越高,聲音就越尖,或者說音調越高。而頻率的高低,又決定於物體的質量、幾何形狀和大小。這套編鐘,大的頻率低,發音洪亮而低沈;小的頻率高,發音清越而亮亢。每壹口鐘,都代表壹個音調,配合起來,就成了壹套樂器。
我們可以用水杯做壹套仿真編鐘。方法很簡單,只要弄壹套同樣的玻璃杯,水杯裏盛入深淺不同的水,再按盛入水的多少順次排列。這時候,拿壹根筷子,就可以敲出不同音調的聲音來。
杯子所發出的聲音,主要是由於杯壁在振動。這些杯子的形狀、大小和質料雖然相同,但是盛水的深淺各不相同,這就是相當於改變了杯壁的質量,因此發出的音調有高、有低。盛水越滿,質量越大,音調就越低。請水幫忙還有個好處,就是盛水量的多少可以調節,定音比較容易。經過仔細的校音後,壹套仿真編鐘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