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況
彜族是我們民族大家庭中壹個古老的成員。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江彜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麗江、迪慶、大理、保山、德宏、楚雄、臨滄等縣。四川省鹽源、鹽邊、木裏、德昌等縣也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彜族人口為634912。它是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壹個彜語分支。先後使用過三種文字,壹種是西方傳教士創造的表音文字,壹種是未夕縣彜族農民王仁波創造的音節文字,第三種是新中國成立後創造的拉丁字母新文字,已在怒江彜族自治州實行。
彜族的名稱最早見於唐代的著作,範綽的舒曼稱之為“栗粟”,當時被認為是“吳蠻”的壹個組成部分。它與彜族、納西族有著密切的民族淵源。據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公元8世紀,彜族先民生活在金沙江兩岸,曾被“別鄧”和“二林”兩個強大的部落統治。1 2世紀以後,僰人由元朝麗江道軍民本部和明朝麗江地方知府穆氏統治。16世紀中葉,由於戰爭和反對木土司的壓迫和掠奪,大批博人在首領木比帕率領下,渡過瀾滄江,翻越羅比雪山,進入怒江地區。在此後的兩個世紀裏,大量的彜族人從西向南遷移到德宏、臨滄、耿馬等地。其他人沿金沙江南下,進入鹿泉、大姚。19世紀20年代,清朝在麗江、永勝、華坪等接近內地彜族分布的地方實行“還鄉”。壹些世襲的納西族和白土司被劉官取代。
1908年,雲貴、漓江總督派阿墩子(德欽)部員胡夏巡查怒江兩河,胡夏任命女冠、袁育才分別管理怒江、沱江(獨龍江)事務,下令取締康普、葉芝、查華榮三地原土司。
1911年,英國殖民主義者占領了中國的領土,如皮亞馬、魚洞和方剛。辛亥革命後,滇軍總司令蔡鍔任命西防國軍總司令兼第壹師師長李根源組成三支邊防隊進入怒江地區,防止了英國殖民勢力對怒江的間諜活動。此後,雲南地方政府在怒江地區設立了治子洛(碧江)、上帕(福貢)、菖蒲筒(公山)、瀘水四個管委會辦公室。1928後分別改為行政局,在單江毛當設立公安分局,管理獨龍江事務。
社會經濟學
新中國成立前,彜族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居住在雲南省麗江、未夕、永勝、雲龍、蘭坪、保山、四川等地的彜族,已經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社會。生活在涼山周圍的彜族,大大小小,已經分成了壹些從事農業或半農半獵的中小型奴隸主。生活在怒江的彜族生產力水平較低,鐵器和竹、木、果、菜並用,以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為主,狩獵采集為輔,社會分工不明顯,手工業和商業尚未脫離農業。實行物物交換的交換方式,碧江、福貢等縣出現了壹些物物交換的初級市場。怒江佤族地區的土地私有制已經確立,農村階級已經分化,但還有原始公有制和父母奴隸制的殘余。土地制度分為個人私有制、家庭* * *合夥人制、村社和家庭公有制三種形式,還有壹種常見的* * *耕作制“哈米貝萊合”,是土地所有權和耕作從公有制到私有制的壹種原始合作形式。從16年到20世紀初,怒江佤族還存在著父系奴隸制。奴隸被當作家人或養子對待,日常生活與主人略有不同,社會地位低下。壹些奴隸可以被贖回成為自由人。到1949年,怒江地區的宗法奴隸制基本瓦解。
直到20世紀50年代,彜族還保存著明顯的氏族殘余。由同壹祖先的後代組成的群體為“早期俄羅斯”,即氏族。怒江地區彜族的族名有虎、熊、猴、蛇、羊、雞、鳥、魚、鼠、蜂、蕎麥、竹、菜、麻、柚木、犁、霜等。八種族名也是各氏族圖騰崇拜的象征。在同壹個氏族下,由父親的第二代至第四代組成的親屬集團稱為“體俄”,意為家族。家庭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壹定的作用。由幾個不同的宗族和家族組成的村落稱為“康”。村領導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各家老人互相推薦,叫做“蹭我”;政府任命的負責人被稱為“Shipa”。酋長不得世襲,職責是:對內領導生產,調解糾紛,主持祭祀,對外朝貢,分配勞役,領導血族復仇,締結盟約。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 * *生產黨和人民政府根據彜族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在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方式,先後完成了彜族地區的社會改革。麗江、永平、永勝、雲龍等縣,地主經濟比較發達,采取類似漢族的土改辦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在雲南省中部,寧蒗、瀘西、保山、西昌、延邊等藏族、傣族、彜族雜居的地區,土地改革以比較和平的方式進行。怒江沿岸的四個縣和德宏州山區的壹些民族,通過互助合作發展生產,逐步向社會主義直接過渡。1954年8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區成立,包括瀘水、碧江、福貢、公山四縣。1957年10月,改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縣納入建制,實現傈僳族。40多年來,彜族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用自己的雙手大力進行農田基本建設,糧食產量逐年增加。目前有發電、汽修、農機、稀有金屬、制糖、制鹽、造紙、印刷、制藥、釀酒、榨油、磚瓦、陶瓷、建築、食品加工等各種企業。已在彜族地區建立,並已培訓了壹些產業工人。交通運輸事業有了很大改善。自治州內各縣基本實現了公路聯通,郵電通訊網絡四通八達,極大地加強了博州與兄弟民族的聯系。文化、教育和衛生也取得了很大進步。彜族人民有了自己的大學生、教師、醫生、科技人才,建立了醫院、衛生所、防疫站,極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文化和藝術
彜族人擅長唱歌和跳舞。每當他們結婚,建造房屋或收獲,他們總是喜歡唱歌和跳舞。他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情趣的詩歌曲調,可分為生產曲調、建築曲調、收割曲調和逃婚曲調。彜族的詩歌通常是七句詩,對仗嚴格。詩歌和旋律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形式,所有的詩歌都可以被傳唱。常見的曲調有《莫瓜》、《遊野》、《破歷史》等。有的曲調高亢激昂,有的低沈感傷。演唱時,常配以琵琶、四弦、口弦。舞蹈動作矯健、活潑、有節奏感。彜族民間流傳著豐富多彩的口頭文學作品。民間故事數不勝數,神話傳說,洪水,人類起源,山川起源。比如神捏大地的傳說,洪水天降,兄弟姐妹結婚,狗吃月亮等等。反映善良正直與殘忍邪惡的鬥爭,如烏龜的故事,阿普與阿登的故事,姐妹等。在歌頌民族英雄和反帝鬥爭的故事中,“恒緊張木必烤”的傳說廣為人知。
社會風俗習慣
彜族的服飾到處都差不多,大多穿的是自己織的麻布衣服。男的壹般穿短衫配齊膝褲,有的用青布裹頭,左腰佩彎刀,右腰掛箭袋。女人穿右撇子短褲長裙,頭上戴紅白彩色珠子,胸前戴串著彩色珠子的項圈。因衣服顏色不同,不同的地方叫“白”、“黑”或“花”。“花花”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黑花”穿著優雅大方,各具特色。彜族人以玉米、養子為主食,又因狩獵,肉也極為豐富。男人女人都很會喝酒。彜族的房子有兩種結構:壹種是木結構,用大約壹兩尺長的木頭做成,上面蓋著木板。大陸的大部分彜族人都住在這種房子裏。另壹種是竹木結構。先在坡地上豎起二三十根木樁,上面鋪上木板,用竹柵欄、茅草屋頂或大木板圍起來,在房子中央放壹個大火塘。這種房子在怒江佤族地區很流行。
彜族人尊敬老人。吃飯的時候第壹碗手遞給老人,吃雞的時候肝夾給老人,雞頭給年紀最大的。如果殺豬,有的老人會把肝臟切成幾塊,過年殺豬的時候留著頭,作為給父母公婆的禮物。如果妳只殺壹個頭,就把它切成兩半。結婚典禮殺豬殺牛,要把最大的牛頭給公公婆婆。
婚姻是壹夫壹妻制。在過去,酋長和富裕家庭是壹夫多妻制。壹個男人婚後與父母分居,組成了壹個小家庭。青年男女婚前可以自由戀愛,但婚姻往往是父母包辦的。妻子、兄弟、妻子、姑姑、叔叔、堂兄弟姐妹和次血緣關系的人之間的婚姻很普遍。人死後埋在土裏,有宗族的墳墓。
宗教信仰和重要節日
彜族曾信仰原始宗教、自然和萬物有靈論。20世紀初,壹些西方傳教士進入德宏、怒江地區,傳入基督教和天主教。
1950年以前,佤族人民使用自然歷法,借助花鳥,將壹年分為10個季節:開花月、鳥叫月、火山燃月、饑餓月、采集月、收獲月、釀酒月、狩獵月、過年月、建築月。主要節日有澡堂聚會、豐收節和春節。德宏自治州騰沖彜族人民每年農歷二月十七日慶祝刀桿節。活動分為兩天。第壹天“入火”,用栗柴燒了很多煤。表演壹開始,五個人跳出來,光著腳圍著炭火跳,然後“打火打滾”,也就是在炭火上打滾;“火洗臉”,就是用火炭把臉擡起來;最後,炭裏燒的鐵鏈在妳手裏繞來繞去,叫“拉鏈”,表演結束後人們壹起跳舞。第二天到了道山,把32把削尖的長刀橫綁在兩根四尺高的粗栗桿上,形成壹個梯子形狀,上面掛著紅旗和鞭炮,在鞭炮聲、鑼鼓聲中開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