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是東漢末年的重要歷史人物,是三國鼎立時期的孫吳勢力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建立了輝煌的業績和成就,但令人不禁嘆息的是,天妒英才,孫策在二十六歲時,外出狩獵遇刺,大業未成,含恨而終。
孫策石像
孫策死後,他的弟弟的孫權繼承了他的爵位和事業,厚葬孫策,並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
孫策祖籍吳郡富春,也就是現在的浙江富陽,但是孫策死後並沒有魂歸故裏,而是被葬在了江蘇省蘇州市,孫策墓具體的位置是在蘇州盤門外染絲廠內。
和所有著名的歷史人壹樣,孫策墓也被眾多盜墓賊所覬覦,並被盜掘,在孫策墓中,盜墓賊得到了很多的陪葬品,如金器、玉器、古玩、銀盂杯、金搔頭等等。但是,後來這群盜墓賊被抓獲,他們所偷盜的陪葬品被壹個叫朱勵的人全部據為己有,可謂是竹籃打水壹場空。
被盜掘的孫策墓不久後也被廢棄了,變成了官窯。解放後人們將孫策墓中的楣石發掘出土,這塊楣石雖然飽經歲月的侵蝕和洗禮,但依稀可分辨出正面浮雕的龍、虎、人等形象。孫策墓遺址至今尚存,被現在的蘇州人稱為孫將軍墳。
壹代小霸王孫策,天縱英才,能謀善戰,割據江東,但卻英年早逝,留下寡妻幼子,令人扼腕嘆息,真是應了範成大的那個詩句“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壹個土饅頭”。
孫策被誰殺的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戰禍連年,孫策繼承父親遺誌帶領所屬軍隊統壹江東,割據壹方。此時的孫策只有二十多歲,不僅風流俊美,家世顯赫,更是天縱英才,威震壹方,正待他意圖進軍中原,謀圖天下之時,卻在外出狩獵時遭遇刺殺,不治身亡。那麽,孫策被誰殺的呢?
影視劇中被襲擊的孫策劇照
對於孫策被誰殺的,正史中有著明確的記載,行刺孫策的是原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在孫策未得勢之前,時任吳郡太守許貢曾意圖向曹操告發孫策的野心,但告密書信被孫策發現,許貢被孫策殺死。許貢素日喜歡招攬門客,家中門客眾多,許貢死後門,他的門客們失去了依仗,其中的三個人密謀在孫策外出狩獵時將他殺死。
在野史和民間傳說中也有人懷疑是孫權或者是曹操殺害了孫策,懷疑孫權的人認為孫權急於篡位,執掌東吳帝業,所以弒兄奪位。懷疑曹操的人認為,孫策遇刺時,曹操正與袁紹進行官渡之戰,曹操擔心孫策前來夾擊,所以暗中解決了孫策。但這兩種說法雖然言之鑿鑿,但都是猜測和判斷,並沒有充分的歷史證據。
直接導致孫策死亡的是許貢的門客,但是真正導致孫策英年早逝的卻是他的驕傲自負和獨斷專行。史書中有記載,孫策喜歡狩獵,而且輕裝簡行,不喜歡帶隨從和侍衛,即使帶少數侍衛,他也醉心於追趕獵物,將侍衛們甩在身後,侍衛們對此非常困擾,有大臣勸諫此事,孫策也不予理會。最終,這壹疏漏被有心人利用,孫策含恨而亡,不得不說,孫策的死其實是壹個必然發生的偶然事件。
孫策的武器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冷兵器青史留名,為人稱道。壹件稱手的兵器對於壹個優秀的武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千金不換的,比如方天畫戟之於呂布,青龍偃月刀之於關羽。那麽,同為漢末三國時期名將的孫策用的是哪種武器呢?
孫策的武器
有人認為,小霸王孫策的武器應該是壹種名叫雙拐的冷兵器,雙拐形狀多樣,用法多變,可以掃、撥、摟、蓋、轉、磕、架、攔、纏頭等,靈活而有殺傷力。但是,這種說法缺乏歷史依據,受到了很多質疑。
對於孫策的武器,史料上沒有直接明確的記載,但是根據史料對孫策行軍打仗的記錄和描寫,很多史學家推測孫策使用的應該是槍這種武器,也有人因為孫策被稱為小霸王,而將孫策的槍稱作霸王槍。那麽,從哪裏看出孫策用槍呢?
根據史料記載,孫策在與太史慈的大戰中,壹槍刺中太史慈的戰馬,太史慈揪住孫策的槍,二人滾落下馬,孫策奪得太史慈後肩的手戟,太史慈也奪得孫策的頭盔,二人繼續激烈搏鬥,直至雙方救援的部隊趕到,孫策和太史慈才各自撤回營地。壹般來說,像孫策這樣比較厲害的武將應該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但上陣殺敵選用的應該是最擅長、最得心應手的武器。由此可見,孫策打仗是用槍的。
小霸王孫策勇猛善戰,威震壹方,他帶著貼身武器打下了江東的半壁江山,為三足鼎立時期的東吳大業奠定了基礎。只可惜,壹代猛將,英年早逝,二十六歲就遇襲身亡,讓無數人為之扼腕嘆息。
孫策厲害嗎孫策是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和壹方諸侯,他子承父業,統壹江東,為孫吳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麽,孫策厲害嗎?他有多厲害呢?
影視劇新三國演義中的孫策劇照
歷史上曾流傳著壹個三國武將的排名:壹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這裏第三句的“孫”指的就是小霸王孫策,可見孫策厲害嗎?孫策不僅是三國時期的二十四名將之壹,更是排名第九的猛將,著實挺厲害的。
雖然影視劇中,孫策的戲份不多,但在真實的歷史上,孫策確實壹個狠角色。孫策自幼隨父親南征北戰,奮勇沙場。孫堅死後,孫策繼承父業,以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並橫掃江東。他對外重用程普、黃蓋、韓當等老將,後來又收服太史慈,對內他重用張昭、周瑜,創下了江東的統壹霸業。曹操曾評價孫策為:“獅兒難與爭鋒也!”袁術也曾慨嘆:“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由此可見孫策也是厲害的。
孫策雖然驍勇善戰,心有韜略,但是勇武有余,而智謀不足,更為致命的是他心高氣傲,剛愎自用。江東初定,孫策不聽勸諫,醉心於外出狩獵,且自負勇武不屑於護衛侍從,被人偷襲刺殺,含恨而終。
他臨終前將東吳交給了弟弟孫權。孫策死後被孫權追謚為長沙桓王,孫策唯壹的兒子孫紹被封為吳侯,後來又改封上虞侯。孫紹死後,孫策的孫子孫奉繼任上虞侯,最終卻被孫權的兒子孫皓所忌憚和殺害。自此,孫策的嫡親血脈徹底斷絕,而且斷絕在了自己的親侄子手裏,實在是讓人覺得悲哀和諷刺。
如果孫策不死孫策是漢末三國時期江東的著名武將,在三國時期二十四名將之中排名第九,人稱“小霸王”。孫策不僅勇武過人,還有壹定的謀算韜略,在武力收復江東各郡之後,還大膽啟用智士能臣把江東治理的井井有條,日益繁榮。很多三國迷都曾感慨,如果孫策不死,那麽,三國的歷史必然會被改寫。
影視劇新三國演義中的孫策劇照
孫策臨終前曾對孫權說,若論兩軍對壘,爭奪天下,妳不如我;若論選賢任能,守護基業,我不如妳,看在父親和我創業艱難的份上,妳壹定要好好地幹。對此很多人深以為然,但是從史料上全面來分析,孫策的這番話是非常謙虛的,甚至是很明顯為了鼓勵孫權而說的,其實還隱隱表現出擔心孫權會因父兄的光環備受壓力,甚至放棄、墮落。
歷史上的孫策不僅能征善戰,17歲就隨父親征戰沙場,屢立軍功,胸有韜略,《三國誌》中更是評價他“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由此可見,孫策毫不遜色孫權,也是知人善任,能夠安邦定國的,堪稱是集文治武功之大成者。
如果孫策能夠繼續開拓江東大業,那麽江東的發展將不可 *** ,甚至於後期最為強大的魏國都難與之爭鋒。孫策少年雄心,壹定不甘心死守江東,必然會以為父報仇之機,奪取荊州,占據兵家必爭之地,並逐步謀圖中原,甚至直指曹操都,而最終的勝負恐怕也很難料定。所以,如果孫策不死,甚至只要再多活十年,恐怕就沒有所謂的三分天下,孫劉結親聯合抗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