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惠山泥人,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古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地處中國大運河之畔的無錫惠山泥人,相傳已有400年的歷史。明末散文家張岱在《陶庵夢憶》卷七愚公谷中,記有泥人在店鋪中出售的情況。清乾隆南巡時,惠山名藝人王春林制作泥孩數盤進獻,得到了乾隆皇帝的稱贊(見《清稗類鈔》)。
由此可見,在清中期以前,惠山泥人已有相當高的技藝水平,並且名重壹時。據說,惠山泥人全盛時期,大小作坊有40多家。著名藝人有王春林、周阿生、丁阿金、陳杏芳、王錫康等30多人。
每年入秋以後,有六七百條貨船、幾千人次自蘇北來惠山采購泥人,部分高檔泥人則隨著前來無錫經營蠶絲、米面的各地商賈作為禮品運往遠方。惠山泥人由此遠銷江蘇、浙江、山東等省廣大農村鄉鎮,相當壹部分流入上海、杭州、漢口等大城市。
技藝特色
獨特的惠山黑泥在壹定程度上決定了生產工藝流程和技術條件的選擇,影響到泥人的品種和品質,影響到風格的形成,也正是惠山泥人長盛不衰的基本物質條件之壹。
早期惠山居民制作泥人屬家庭副業,在農閑時利用這種泥土捏制壹些小花囡、小如意、小壽星、小佛像、疊羅漢、泥阿福以及雞、狗、鵝等小禽獸。
惠山泥人的制作方法除面型用單片模印制外,其余身段,四肢都是捏塑出來的,以後經過搓、揉、挑、捏、印、拍、剪、包、壓、貼、鑲、劃、板、插絲、推、揩、糊,刻劃出衣著、穿戴、發型、頭飾等等,通過上彩、開相、打蠟、插須、裝鑾等工序制造出各色各樣的形象。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無錫惠山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