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已在惠州壹帶繁衍生息,從事捕撈、狩獵和原始的農耕,創造了惠州的遠古文化。
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等貝丘遺址,出土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飾有繩紋、方格紋、雲雷紋、夔紋等紋飾的夾砂、泥質陶片。 春秋戰國時期,惠州壹帶的文化已有壹定的發展水平,並與中原文化息息相關。
在博羅散屋村出土過壹組大小相近、形制、紋飾相似的7件青銅甬鐘;博羅的蘇屋崗遺址曾采集和出土了青銅斧、矮圈足陶豆以及壹批以夔紋為特征的印紋陶器,在其附近還出土過兩件戰國青銅編鐘。據史料記載,在今惠州市區及博羅北部壹帶,戰國時期曾出現過壹個名叫“縛婁”的小國,但不久即在諸侯兼並戰爭中消失。
近年曾挖掘出規模較大的“縛婁遺址。” 秦統壹嶺南之後,在今惠州壹帶設置傅羅縣,吳末甘露元年(265年)改傅羅為博羅,另割置欣樂縣,此為歸善縣的前身。
東晉鹹和元年(326年),從南海郡分置東官郡,博羅等縣屬之。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改東官郡為梁化郡,郡治設在原博羅縣治(在今惠東梁化),博羅縣治遷至浮碇岡(今博羅縣城)。
這是今惠州境內首次設置的郡治。 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梁化郡,設循州總管府,轄粵東的循、潮二州。
總管府建於“?木山之阜”,即今惠州市中山公園。 隋煬帝即位後,將循州改為龍川郡。
劉巖建立南漢之後,設禎州管轄歸善、博羅、河源、海豐四縣,州治所在惠州。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趙禎之諱,把州名改為惠州,惠州之名從此沿用至今。
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惠州歷史悠久,歷來是名宦、文人墨客薈萃之地。 自晉至清,對惠州影響較大的歷史人物有480多人,其中如葛洪、牛僧儒、李商隱、陳堯佐、陳稱、蘇軾、唐庚、劉克綱、陳鵬飛、林復、楊萬裏、劉克莊、吳潛、留正、文天祥、祝允明、陳恭尹、伊秉綬、宋湘、丘逢甲、梁鼎芬等,皆名重壹時,他們或詩或文,或創辦書院,或修堤築路,興修水利,對惠州文化、經濟的發展貢獻殊多。
他們當中,對惠州影響最大的當推北宋大文豪蘇軾。 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同年10月2日攜侍妾王朝雲、三子蘇過抵惠。
在惠期間,他先後寫下了160首詩詞和幾十篇散文、序跋。其詩文歌詠惠州風物,使惠州名揚四海,誠如江逢辰所言:“壹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 惠州於淳佑四年(1244年)建聚賢堂,10年後改為豐湖書院。明清時期,惠州文風更盛。
豐湖書院是惠州的最高學府。自創立以後,雖屢經興衰,但“從者雲集,人競向學”,培養出頗多有成就的學子,對惠州的文化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是嶺南著名的書院之壹。
據府誌記載:惠州府於宋代中進士者53人,明代44人。清代以來,惠州更是人文蔚起,名士輩出,在詩文、書畫、金石等各方面都取得較大的成就。
2.倫敦和惠州的歷史有什麽不惠州,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江之濱,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南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深圳、香港,北連河源市,東接汕尾市,西鄰東莞市和廣州市。
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等2區3縣,並設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屬珠三角經濟區。 [1] 秦始皇三十三年,惠州境內設有博羅縣;隋開皇十壹年,嶺南設有廣州、循州(今惠州)兩個總管府統領諸州;唐代時粵東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漢乾亨元年為禎州治所,宋真宗天禧四年為避太子趙禎諱,改“禎”為“惠”。
元代置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 1970年稱惠陽地區(簡稱惠陽)。
惠州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在隋唐已是“粵東重鎮”,壹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 從唐到清末1000多年間,有43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留下了96處遺址和2100多件文物。
孕育了葉挺、廖仲愷、鄧演達、葉亞來等傑出人士;惠州是中國近代抗爭史的前沿陣地,曾建立華南抗日戰爭的主力部隊—東江縱隊。2013年7月1日,舷號為596號惠州艦入列駐港部隊。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壹,旅居海外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稱為客家僑都。
3.惠州梅萊有哪些來歷惠州梅菜,是惠州獨有的傳統特產。
歷史悠久的惠州梅菜是惠州鄉 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晾曬、精選、漂鹽等多道工序制成。惠州梅菜壹般 用梅菜心做原料。
上好的梅菜心,只有三寸多長,粗細如栂指,頂上帶 花,狀如秋菊。因菜心不見陽光,吃起來格外脆嫩,加上精工腌制,菜心 色澤金黃透亮,不但味道清香爽脆,而且營養豐富。
自蘇東坡來惠州後, 用這種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被民間傳 為正氣菜的梅菜做成的梅菜扣肉名揚四海。由於梅菜不僅可獨成壹味,又可以作配料制成梅菜蒸豬肉、梅菜蒸 牛肉、梅菜蒸鮮魚等菜肴,因此,越來越受嶺南、港澳、東南亞壹帶的人青 睞。
人們購買梅菜,除自己吃外,還經常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現在,久負盛名的惠州梅菜經惠州人的開發,產量、品種、制作工藝 等都得到了改進,更適合作為送禮的佳品。
4.倫敦歷史1949年的皮卡迪裏廣場 倫敦作為壹個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
倫敦最早的起源在歷史上並沒有確切記載。不少人認為倫敦是羅馬人建立的。
不過,考古研究顯示,在羅馬人到這個地方之前,這裏已經有人類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動的痕跡。 至公元壹世紀,羅馬人在皇帝克勞狄(Claudius)的領導下正式在公元43年征服了這個後來成為英國的地方。
他們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壹個聚居點,取名為“倫底紐姆”(Londinium)。後來,羅馬人在此修築城墻,並且在城墻包圍的地區逐步建立壹個具規模的城市。
雖然Londinium看來像是拉丁文的名字,但有學者認為,此字源於本來在這個地方生活的凱爾特人(Celts)所用的語言,意思可能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經的地方。 倫敦誕生(公元50年) 在《羅馬書》中有關倫敦的記載是從公元50年,倫敦(London)這壹名字是來自凱爾特語的Londinium。
凱爾特人在公元43年入侵英國,之後他們修建了壹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橋梁,此後他們發現這裏有利的地理位置又修建了壹座港口。公元50年前後,羅馬商人又在橋邊興建了壹個城鎮,倫敦由此而誕生。
公元61年,布迪卡女王(Boudicca)帶領民眾反抗羅馬人的統治,她所領導的軍隊進軍到倫敦。 倫敦在戰火中被毀,戰亂後倫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
城中的富人們用石頭和磚瓦來建造房屋,而大多數的窮人們只能住木屋。 榮辱興衰(公元2世紀) 2世紀後葉,在倫敦修建了6米高的環倫敦石城墻,此時的倫敦人口已經增長到英國當時最大的城鎮。
公元407年,隨著最後壹批羅馬軍隊撤離了英國,倫敦城鎮也開始衰落。 大批居民離城而走,住在城墻內的居民也僅剩少數的漁民和農民。
倫敦也失去了城市的功能。但不久倫敦就又重新發展起來,在倫敦文特哥登的城墻外科出現了壹座新城。
新城不大,人口也僅有10,000人左右。 597名來自羅馬的修道士來到倫敦,他們是從撒克遜人轉教的基督教徒。
604年,壹名主教被派往倫敦。640年倫敦開始鑄造銀幣。
842年和851年,丹麥人兩次入侵英國,搶劫和燒毀了大多數的城鎮。侵略軍占領了包括倫敦在內英國北部和東部領土。
收復倫敦(公元886年) 878年,丹麥人被阿爾弗烈德大帝所擊敗,英國的國土被分為兩部分,丹麥人拿走了英格蘭的東部領土,包括倫敦。 而阿爾弗烈德大帝則保持住了南部和西部地區的土地。
通過和平談判,阿爾弗烈德大帝於886年重新收復倫敦,他重新修整了破敗的舊羅馬城的城墻。為了得到保護,居住在羅馬城以外的倫敦人在阿爾弗烈德大帝統治時期又從新搬回到城裏來居住。
994年,倫敦人擊退了丹麥人並迫使他們撤離此地。 爭奪之地(11世紀) 繼盎格魯撒克遜人之後,在英國歷史上留下深深印記的是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人(Normans)。
他們的領袖威廉聲稱因血緣關系有權繼承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帝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的王位而大舉發動進攻。 公元1066年,威廉軍事行動成功,成為英格蘭的君主威廉壹世,號稱“征服者威廉”。
雖然此時英格蘭的首都設於倫敦西南部的溫徹斯特(Winchester),但是威廉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在倫敦東部修築了堅固的倫敦塔以防禦反抗者的進犯,這也作為宣示自己權威的壹種手段。 在諾曼人的統治下,倫敦終於在公元12世紀成為了英格蘭的首都。
中古時代(12世紀) 學者壹般認為,在諾曼人的統治開始之後,英國步入了所謂的“中古時代”。 這段時期的特點包括王權逐步的鞏固,以及基督教會的權力的擴大。
倫敦也在這個時候逐漸發展,演變成為現在的兩個城合組為壹個倫敦市的模式。 在東面,在古羅馬人的古倫敦城的基礎上建立起倫敦市(City of London)。
這個地方後來發展成為現在的倫敦金融城。在西面,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成為了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
在這個時期,王室陸續在倫敦建築王宮,而教會也修建了不少教堂和修道院。 倫敦市方面,其市長的權力也越來越穩固,商業發展迅速。
倫敦不少著名建築物的前身就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倫敦橋(London Bridge)。它是在公元1176年開始建築,到1209年完工,其後屢經拆建。
王宮方面,著名的宮就是修築在這個時期。 後來由於大火,王宮大部分建築被毀。
現在的英國議會就是建築在威斯敏斯特宮的遺址上的。古代的王宮只余下現在仍可見到的威斯敏斯特大堂(Westminster Hall)以及在議會大樓對面,王宮旁邊的珠寶塔(Jewel Tower)。
教會在這個時候的發展也留下了足跡。 在這個時代興建的著名教堂計有前身為修道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聖巴塞洛繆(Great St Bartholomew)等。
此外,不少修道院也在這個時期建築起來,其中著名的例子是加圖先修會(Carthusian Order)的切特豪斯修院(Charterhouse)。 天災人禍(14-17世紀上半葉) 倫敦在第14到17世紀之間和歐洲大陸壹樣的受到瘟疫之侵襲。
致命的黑死病瘟疫大流行讓倫敦的人口急劇減少。據估計,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存活。
1642年,英國議會黨人與保皇黨人之間的戰爭開始。1643年保皇。
5.有誰知道惠州在三國時代的淵源(歷史、名人、文物等)書中關於天花、恙蟲病的治療是世界上最早的記載,對肺癆病的認識也比國外早100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化學知識。
他所說的“點飛升抽”就是現代化學的升華和蒸餾的方法;他發現的“丹砂燒之成水銀,即公元前214年。當時在惠州設置了傅羅縣。
後來在三國吳末期,萌發棲山養性之念。建興四年(公元3l 6年)返回故裏,在茅山抱樸峰下築庵煉丹修道。
東晉政權建立。 葛洪也是古代著名化學家,他在長期的煉丹過程中,即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改傅羅為博羅。
此外,另置欣樂縣,任將兵都尉。次二縣即為當今惠州之前身。
東晉人葛洪(284~364,或281~341),壹身歷經西晉東晉,對道教的丹鼎派有重大影響;在羅浮山設庵授徒;他還發現硝,可以說和三國時代的末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曾與惠州有不解之緣。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人稱“葛仙”。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到臨安寶石山西嶺結廬修煉。晚年。
葛洪是嶺南道教開創者,東晉丹陽句容人。少年時家貧,求為勾漏(今廣西北流)令。
攜子侄遷於廣州,止於惠州羅浮山修道煉丹並從事著述,聞交趾盛產丹砂。 葛洪還是見識卓著醫學家。
其著作《肘後備急方》被後世稱為古代的中醫診療手冊,但才識過人,曾師從祖父葛玄的高足鄭隱學道煉丹。司馬睿為丞相時,任咨議參軍等職。
西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因破石冰有功,升為伏波將軍,積變又還成丹砂”的方法。永興元年(公元304年),赴洛陽搜求異書。
時值“八王之亂”惠州於我國歷史中的身影,最早見於秦始皇33年,成為世界化學史上最早的分解化合試驗、美學、文學方面、硫、碳混合燃燒的現象,促成了黑色火藥的發明,在機械制造,葛洪也頗有成就,司馬睿當了皇帝,壹生著述甚豐,撰寫的《抱樸子》確定了戰國以來的道教理論體系,賜葛洪爵關內侯,開嶺南道教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