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三多的三多與紅樓夢、納蘭“蘭迷”三六橋

三多的三多與紅樓夢、納蘭“蘭迷”三六橋

(轉自淥水亭論壇,作者:劍鋒)

研究《紅樓夢》版本的學者,都知道歷史上曾出現過“三六橋本”《紅樓夢》,因該書中有“探春遠嫁”、“寶釵難產”、“賈蕓、小紅探監”、“湘雲、寶玉結褵”等情節,與脂評所提示的後八十回線索頗相符合,而被說成是“原本”、“真本”。可惜此書已從原藏主三六橋手裏流失出去,據說曾在日本出現過,但至今下落不明。

三六橋(1871—1940)名三多戈,簡稱三多,蒙古正白旗人,原姓鐘木依氏。因其曾在杭州駐防,雅愛西湖蘇堤六橋之勝,而自號六橋。他自小生活在江南,長期受漢族文化熏陶,先後從王廷鼎、俞樾、樊增祥等大師學書法、詩畫、琴技,精通漢文。十七歲中舉,襲三等輕車都尉,後任駐軍都尉、杭州知府、浙江武備學堂總辦、北京大學堂提調、民政部參事、歸化城副都統、庫倫辦事大臣等職。入民國又先後任盛京副都統、山海關副都統、金州副都統、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咨議、中華民國國務院銓敘局局長等職。

三多喜愛收藏,除了藏有後四十回本《紅樓夢》之外,還藏有清代滿族詞人納蘭容若侍衛畫像及其生前用過的雙鳳硯。

畫像為清代著名畫家禹之鼎手繪,縱59.5厘米,橫36 .4厘米,紙本,設色。晚清恭親王(奕欣)首題“容若侍衛小相”六字,鈐有“禹之鼎”、“上吉氏”等印。圖中的納蘭容若身著侍衛服,頭戴緯帽,面帶笑容,手持茗碗,坐於床幾上,似乎正在與摯友交談。構圖雖然簡潔,卻細膩地描繪出人物的坐姿和面部神態,表現出容若的瀟灑英姿和儒雅風度。畫面左上有納蘭性德摯友嚴繩孫題詩並跋。裱邊有三多及其友人沈寶熙、傅嶽芬、夏仁虎、冒廣生等人的題詞。三多的題詞用的是容若與梁汾結交唱酬時所填《金縷曲》韻:

公子今重耳。風流、璧臺珠殿, 早登科第。歌哭□舍亡國恨(公先世本蒙古人, 據葉赫為國主) , 至竟莫名底意。天恁肯、欲都從已。然諾等於金鼎重, 染猩袍、恐是相思淚。看(平聲) 富貴,若雲水。 鴛鴦小社同吟醉。趁良辰、研花酒, 如生忌。我亦少充弓箭手, 錯認前身不已。得再作(去聲) 詞人無悔。親把沈檀焚寶鴨, 當香山、供奉瑤軒裏(張公甫有景白軒供香山象)。磨鳳硯(余藏公雙鳳硯) , 自家記。

詞中有的字雖已漶滅,但依然能看得出,三多深悉容若的家世、風誼、情愛以及對待富貴的態度,他認為自身的經歷,與容若頗有相似之處,雖錯充武職卻雅愛倚聲,所以他將納蘭性德這幅肖像以及雙鳳硯壹直作為供奉之物珍藏著。

雙鳳硯是三多於海王村獲得的壹方端硯,硯上鐫有容若的題名古篆及朱竹垞的題詞。鄭逸梅《藝林散葉》有壹條記載:“三六橋藏文三橋遺硯,頗以未得成容若之六橋雙鳳硯為憾。”,這條記載表明了三多未獲此硯時對此硯的向往。可見此硯原來就全稱為“六橋雙鳳硯”,所謂“六橋”,似與三多無關,或硯上就鐫有西湖六橋和雙鳳翔飛的圖形。此硯原藏於劇作家、文物收藏家羅癭公的手裏,大約在民國十三年羅癭公去世後,才流落到古玩市場,為三多所獲。三多之所以珍愛這方名硯,與其說是六橋雙鳳硯與文三橋遺硯正好構成與已名號相符的稱謂,還不如說是三多對飲水詞人的仰慕和心儀。納蘭性德是壹位多情的佳公子,他的纏綿婉約的戀情和哀感頑艷的悼亡,壹直為詞壇的所傳誦,而雙鳳硯的名稱又具愛情的象征意義。三多有姬人名玉並,字姍姍,大興人,能詞善畫,著有《香珊瑚館詩詞》,深得三多的寵愛,三多將她安置在西湖“可園”,經常相攜漫步在湖光山色中。三多還將他和玉並的書齋取名為“雙鳳齋”,並鐫刻“雙鳳齋藏印”,鈐蓋在他們所藏的書畫中。《容若侍衛小像》中的三多詞,即由玉並用“美人簪花格”小楷題錄,落款為:“敬觀成容若先生小象, 即次其贈顧梁汾原韻。丙寅春, 三多作玉並書。”從中我們或能領略到夫婦相偎燈下賞畫品硯的場景。但是不久,三多又遭遇到與容若相似的命運,民國十九(1930)年,二十八歲的玉並不幸病故,這使三多受到很大的打擊。據《清詞玉屑》記載:“小弦(指姍姍)又折,有訪六橋者,荒燈老屋間,方閉戶誦金經。視縱轡湖堤時,判若兩人。”

到了晚年,他珍藏的容若像和雙鳳硯具已散去。容若像曾為張伯駒先生收得,後獻給了故宮博物院。雙鳳硯曾入鄧之誠先生之手,後又流落到日本。

正因為三多有著與容若相似的經歷和遭遇,他寫的《粉雲庵詞》也逐漸走向模仿納蘭風格的路子。有的雄渾豪放,有的清麗淡雅,自然質樸而少雕琢,純以性情結撰。如《暗香·題蘇堤試馬》:“壹鞭得得。趁柳枝紺翠,桃花紅白。笑拂五雲,驚起浮沈兩。怪底聯翩鳳子,緊隨著、錦存金勒。似指引、有個當爐,還在畫橋北。閑立看春色。把芳草緩尋,落英爭惜。風流帽側。湖上誰人不相識。驢背清涼,居士應少我,疏狂標格。行樂耳,須信道、百年駒隙。”寫的綺麗流美,清逸雋永,頗有《側帽》風致。如《蔔算子·譴風》:“風也難相躲,愁也難相躲。躲得春風怎躲愁,索性風前坐。燕不飛單個,蝶不飛單個,何不吹人作壹團,飛上花上朵。”、《昭君怨·曉遊》:“新霽落花春曙,驕馬壹鞭何處,緩轡踏芳洲。繞紅樓,簾裏人如玉,簾外人愁綠。相間正無因,卷簾顰。”寫的輕靈深婉,意緒闌珊,又有《飲水》韻致。文壇大師鄭逸梅先生曾評價:“飲水側帽之詞,出於黑水白山間之納蘭容若手筆,驚才絕艷,傳誦中原人士。不意晚清三六橋,為韋韝毳幕中人,居然作雅頌之聲,篇什流播,足與納蘭後先輝映,雖不謂之佳話,不可得已。”

三多的書法學俞樾,工隸體,書風雄勁拙厚,既有富貴氣,又有書卷氣。落款往往具名:“納蘭三多”,他曾對友人冒廣生說:蒙古族鐘木依氏與納蘭氏是同壹部落。那麽,他是否也認為,他和納蘭容若是同壹祖籍,納蘭容若的始祖土默特,原為蒙古族,初滅扈輪國所居張地之納剌姓部,進據其地,因姓納剌(即納蘭)。而三多為自己取漢姓“張”,即出於此。所以冒廣生在為三多所藏容若像上題《金縷曲》,有“雲氣納蘭常不散, 被東風、吹作詞人淚。”,道明了三多心中的納蘭情結。

由三多的認宗、取姓、收藏、作詞等行為,稱其為晚清時期的“納蘭迷”,應不為過。

  • 上一篇:急……有關圓明園的哲學問題?
  • 下一篇:沈陽皇寺廟會怎樣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