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戲答陶怡雲饋鴨

戲答陶怡雲饋鴨

送禮,人人都會,只是巧妙不同。但若是收受者不愛或覺得不該而想退還的話,就不是人人都懂得處理了。退還禮物,傷人自尊不打緊,還可能引爆送禮人不滿,為自己招來危機,不可不慎。清朝才子袁枚奉返來儀的手法,堪稱壹絕,值得眾雅人學習。

所謂三年能出壹狀元,十年難出壹只好火腿。袁枚講究美食的功夫,時人皆知,獨獨壹個叫陶怡雲的小夥子不見。不知陶怡雲是故意挑戰隨園老人的刁嘴,還是什麼的,某日竟給他送去壹只瘦巴巴、乾癟癟,號稱「雛鴨」的老鴨。

袁枚瞧了瞧,知道吃了必不甚美味,但想扔了也實在可惜,便將雛鴨奉還陶怡雲。周到的隨園老人,退貨時不忘附上壹箋:

「您所贈予的『雛鴨』,我已經收到了,至為開心。可是細審此鴨,名實似不相副!這雛鴨,老態龍鐘,看來年紀似與老夫所差無幾吧!如果把它烹食了(阿彌陀佛~),若非長了壹副像<山海經>中西王母的鋼牙,把鴨肉鋸碎,恐是難以下咽的!如果把它養著,老夫又沒呂洞賓返老還童仙丹壹般的飼料,只能傷感地瞧著鴨子日漸衰老,束手無策啊!如果它『真是壹只雛鴨』,只不過像您壹樣,是因為『少年老成』才顯老態,那我更不能吃它,而應該奉之為上賓,以禮相待呀!昔時春秋魯國文伯宴請南宮敬叔,邀露賭父作陪。文伯請露賭父吃的鱉,小得可憐!露賭父不悅,並說:『等它成年,我再吃吧!』最後,我也要冒著遭您白眼的可能,拾拾露賭父的牙慧說:『等雛鴨投胎轉世,我再吃它如何?』……」

袁枚的<戲答陶怡雲饋鴨>壹文,不僅爆笑,亦寓自我貶損嘲諷於其中。陶怡雲收到被退回的「雛鴨」後,縱有怨氣,大概也只能笑笑。

日譚予您的悄悄話

袁枚最愛吃嘛?不,他最愛的還是「書」。雖說隨園老人悟性極高講究生活藝術、情趣又有品味,但是他說:「色宜少年,食宜饑,友宜同誌,遊宜晴明,宮室花石古玩宜初購,過是欲少味矣。書之為物,少壯、老病、饑寒、風雨、無勿宜也,而其事又無盡,故勝也。」由此可知,書在他心中沒有局限性、是壹輩子受用不盡的。這麼好的「伴侶」,他當然情有獨鐘。

  • 上一篇:如何對付萬文葫蘆
  • 下一篇:上海博物館十大珍品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