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戲馬臺的內部結構

戲馬臺的內部結構

戲馬臺布局依山崗地形,逐步上遞,錯落有致。經山門,照壁上有“拔山蓋世”篆刻大字。東側高臺基上,置有銅鑄巨鼎壹座,上鐫“霸業雄風”。鼎呈長方形,雙耳四足重6.5噸,高2.25米,長1.91米,寬1.51米。鼎腹鑄有歌頌項羽歷史功績的《戲馬臺鼎銘》銘文壹篇。壹道琉璃瓦檐赭墻,連接東面兩處古樸典雅的四合院。

東院稱“楚室生春”院,由穿廊、雄風殿和東西配殿組成。殿前立有西楚矚王項羽的石雕像,高2.85米,頂盔貫甲,足踏巖石,迎風雨立。雄風殿為“楚室生春”院正殿,殿前卷棚抱廈的兩根蟠龍柱,系珍貴文物,是戲馬臺建築群中留存的古老構件之壹,雕工粗獷,造型生動。雄風殿後壁上嵌有壹組“西楚春秋”壁畫,長14米,高1.3米,再現了項羽英勇悲壯的壹生。西院稱“秋風戲馬”院。戲馬堂是該院的主殿,堂周環以回廊,24根丹柱繞堂排立,四壁為雕花窗欞。堂中屏風為“秋風戲馬”圖;反映當年項羽在虞姬陪侍下,觀看士卒馳馬操練的場景。東配殿的壁畫,由144塊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磚坯雕刻燒制而成,長9米,高2米。項莊舞劍畫面,描述了當年鴻門宴的緊張氣氛。西配殿為壹大型壁畫,勾勒了兵敗垓下後霸王訣別愛姬的離愁場景。

戲馬臺臺名碑石樹於臺頂重檐六角亭的風雲閣內,碑石高2米多。“戲馬臺”三字為明代徐州兵備右參政柳城莫與齊所書,筆峰蒼勁遒勁,為當年舊物。

重九臺位於戲馬臺頂、風雲閣後。由於地勢較高,登臺四眺,古城盡入眼簾。這裏的重九臺,是為古代遊子九月九重陽節登高懷鄉而設的。據《南齊書》記載,宋武帝劉裕篡晉建立王朝前,於九月初九重陽節期間騎馬登項羽戲馬臺,即位後就規定九月初九為騎馬射箭、檢閱軍隊的日子。相傳,現在流行九月初九吃的重陽糕,就是從劉裕當年發給三軍士兵的幹糧演化而來的。

戲馬臺戲馬臺北側有曲廊、追勝軒、集萃亭和系馬樁、鳥騅槽等景點。曲廊內嵌有歷代文人雅士吟詠戲馬臺的詩詞石刻50余通,多出於古今名家之手。

西園以書齋為主,前有平臺、湖石假山,東有鶴壽亭,北有藏書樓。書齋取名“幟簾老屋”,面闊三間,四周有象征群山懷抱的疊石和假山,假山純樸自然,輪廓完整,山上有雲墻相隔,山下有山洞相通,與書齋前寬暢的平臺、四時花艷的花壇組成壹組幽靜恬美的環境。這組設計,壹起讀書明誌,壹起繼承父誌、幟簾勞動之意境。在書齋後面,建有壹座不對稱的凹形書樓,園主沈秉成和其夫人嚴永華雅好詩文昆曲,在此閱覽、吟詩作畫,這對伉儷情深、才華橫溢的佳偶在蘇十年,隱居戲馬臺八年,夫唱婦隨,在此留下了眾多的詩篇與丹青。嚴永華《過洞庭》詩雲:“煙雨滄茫接?冥,君山橫掃黛螺青。城南老樹今何在?也學高吟過洞庭。”詩文格調清新。

西花園以書齋“織簾老屋”為中心,分隔為前後兩個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逶迤,後院有湖石花壇,北立藏書樓。

戲馬臺東部舊址原為清雍正年間保寧知府陸錦致仕後所築“涉園”,又明“小郁林”。後為崇明祝氏別墅。光緒初年,湖州沈秉成(後任安徽巡撫、署兩江總督)客居吳中,購得涉園廢址,聘名畫家顧蕓等設計,營築宅園。因宅之東西各有壹園,又寓夫婦偕隱之意,故名“戲馬臺”。時吳中名士潘祖蔭、李鴻裔、吳雲、鄭文焯等常來園雅集,飲宴酬唱,摩挲古玩,風流壹時。光緒二十壹年(1895年)沈秉成卒後,其園不治,漸為民居。1932年,楊蔭榆於此創辦二樂女子學社。1939年,史學家錢穆攜眷寓居東花園,於“補讀舊書樓”撰成《史記地名考》壹書。

戲馬臺的正宅,像蘇州的古老宅第壹樣,是壹座四進三門樓的古宅院,有門廳、主廳、正廳,前三進為三開間的廳堂和庭院,第四進是五開間的高敞大廳,上下兩層,五樓五底,兩旁為廂房,是園主人的正宅。入園門是壹個大院落,院東壹帶花墻,院北為壹月洞門。進門後,沿著起伏曲折的走廊向東、北行進,即為“城曲草堂”,寓意他們夫妻厭惡官場奢侈豪華的生活,而甘居於草堂白屋的隱居生活。堂二層,中間設大廳三間,為昔日園主宴客的地方,體形寵大,裝修精美。堂北有小院三處,堂南有平臺。堂的東、西兩邊有廊,名曰“樨廊”和“筠廊”

  • 上一篇:惠州古城的主要景點
  • 下一篇:我國什麽時候開始出現連環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