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起源於物物交換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用物物交換來交換他們所需要的材料,比如用壹只羊來交換壹把石斧。但有時受限於交換所用材料的種類,我們不得不尋找壹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物品進行交換。這種物品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稀有的鳥羽、寶石、砂金、石頭等不易大量獲得的物品都被當作貨幣使用。
金屬貨幣
經過多年的自然淘汰,在大多數社會中,作為貨幣使用的商品逐漸被金屬所取代。使用金屬貨幣的好處是其制造需要人力,不能從自然界大量獲取,也容易保存。難以冶煉的稀有金、銀和銅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壹些國家和地區已經使用鐵貨幣。
早期的金屬貨幣體積龐大,需要用試金石檢驗其成色,同時進行稱重。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漸建立了更加復雜和先進的貨幣體系。古希臘、羅馬和波斯的人們鑄造了重量和顏色統壹的硬幣。這樣在用錢的時候,稱重驗色無疑方便很多。這些硬幣印有國王或皇帝的頭像,復雜的紋章和印章圖案以避免偽造。
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是商代的銅殼。商朝在中國歷史上也被稱為青銅時代。當時發達的青銅冶煉業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貿易活動的增加。於是,當時流傳最廣的貝幣,因為來源不穩定,不便於交易,於是人們尋找更合適的貨幣材料,自然集中到青銅上,青銅幣就應運而生了。但這種用青銅制作的金屬貨幣制作非常粗糙,設計簡單,形狀不固定,沒有使用單位,沒有達到市場上廣泛使用的水平。由於其形狀與作為貨幣的貝殼幣十分相似,所以大多數人稱之為銅殼。
據考古材料分析,銅殼在產生後是與貝幣同時流通的。到了春秋中期,出現了壹種新的貨幣形式,即鎏金銅殼,是在普通銅錢表面鍍上壹層薄薄的金,既豪華又耐磨。銅殼不僅是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貨幣。
金銀西方國家的主幣是金幣和銀幣,輔幣是銅和銅合金。隨著歐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易量逐漸增加。到了15世紀,經濟發達的佛蘭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州出現了通貨緊縮恐慌。從16世紀開始,來自美洲的大量金銀通過西班牙流入歐洲,挽救了歐洲貨幣體系,為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起步條件。
紙幣隨著經濟的進壹步發展,金屬貨幣在使用中也顯示出不便。大額交易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屬幣,其重量和體積都令人討厭。金屬貨幣的使用會有磨損。據不完全統計,自從人類將黃金作為貨幣以來,已經有超過2萬噸的黃金在造幣廠,或者在人們的手中,錢袋裏,衣服口袋裏被磨損。於是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象征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在宋代的中國四川。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