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我有壹個宣德爐,不知真偽。請幫忙鑒別壹下,值多少錢?

我有壹個宣德爐,不知真偽。請幫忙鑒別壹下,值多少錢?

大明宣德爐宣德爐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口沿上置橋形耳或了形耳或獸形耳,銘文年款多於爐外底,與宣德瓷器款近似。

除銅之外,還有金、銀等貴重材料加入,所以爐質特別細膩,呈暗紫色或黑褐色。壹般爐料要經四煉,而宣德爐要經十二煉,因此爐質會更加純細,如嬰兒膚。鎏金或嵌金的宣德爐金光閃閃,給人—種不同凡器的感覺。

宣德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史料記載有四十多種色澤,為世人鐘愛,其色的名稱很多。例如,紫帶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黃象藏經紙的,叫藏經色;黑白帶紅淡黃色的,叫褐色;如舊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黃帶紅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還有黃紅色的地、套上五彩斑點的,叫仿宋燒斑色;比珠砂還鮮紅的斑,叫朱紅斑;輕及豬肝色、棗紅色、琥珀色、茶葉末、蟹殼青等等……明朝萬歷年間大鑒賞家、收藏家、畫家項元汴(子京)說:“宣爐之妙,在寶色內涵珠光,外現淡淡穆穆。”

宣德爐放在火上燒久了,色彩燦爛多變,如果長時間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汙泥中,拭去泥汙,也與從前—樣。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壹批紅銅,責成宮廷禦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制香爐。

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呂震戰戰兢兢地稟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爐,銅還得精煉六遍。煉壹遍,少壹些,六遍下來,原料只會剩下壹半。宣德皇帝財大氣粗,精品意識超強,他當即下旨精煉的次數不僅不減,還要翻番(煉十二次),並加入金銀等貴金屬。於是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壹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經過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極品銅香爐終於制作成功。

這批紅銅***鑄造出3000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宣德帝見到這批自己親自過問的香爐,每只均大氣異常,寶光四射,很有成就感。這些香爐,把其絕大部分陳設在宮廷的各個地方,也有壹小部分賞賜和分發給了皇親國戚,功名顯赫的近臣和各個有規模香火旺盛的廟宇。 這些宣德爐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大明宣德爐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壹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為了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就在宣德爐停止制造後,部分主管“司鑄之事”的官員,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序進行仿造。這些經過精心鑄造的仿品可與真品媲美,專家權威也無法辨別,至今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壹件能被眾多鑒定家公認為是真正的宣德爐。鑒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壹。

上述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識的銅香爐,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價格極低廉,遠遠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價格。

 不同時期的宣德爐在精度和質量上都有不同側重點。明爐重韻味,不管是整體或者細部的設計,都耐人尋味。明末清初的爐有拙樸的厚重感。雍正時期的爐線條柔和,而乾隆時的精爐工藝水平達到歷史最高點。值得註意的是,宣德爐底款的“德”字心上沒有壹橫。

包漿色澤

真品包漿溫潤,寶氣內蘊,長時間不變。偽品包漿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難看。

舊說有五色,分別為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壹。上海朵雲軒95年拍品中有壹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此外,壹些使用了特種工藝制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壹般的銅爐高數倍。

鑄工造型

真品鑄工質量平均,精品鑄工相當精。偽品鑄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鑄工粗糙。

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於小號;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號,數量比小號少,但價值比小號高;而徑大於20厘米的爐是大號,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磨損款識

真品有自然均勻的磨損,特別是在足底。偽品無磨損或人為打磨。

款鑄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致、渾厚。

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致,但總體上渾厚不足。下兩圖是筆者藏品,原倫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時期,紋飾較繁復,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19世紀及以後,銅爐鑄造的質量每況愈下,無論是包漿紋飾造型都比前期的差。值得壹提的是帶有“石叟”款的銅爐。對這類銅器的考證專家有不同意見:英銅器專家Rose Kerr在她的《中國晚期銅器》書中提出“石叟”是始於明代後期的壹江南作坊的“商標”(Rose Kerr, Later Chinese Bronzes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 1990]);另壹專家Paul Moss不同意,他在《第二青銅時代》壹書中認為明後期的專鑄“石叟”款銅器的作坊不存在,“石叟”是傳說中擅長作銀鑲嵌銅器的壹僧侶的別號。他認為帶“石叟”款的銅器是19世紀的作品。下圖帶“石叟”款的銀線鑲嵌的銅爐,壹說是17世紀,壹說是19世紀。

內腔特征

宣德爐的造型只是它的外形,其內腔亦有欣賞和斷代價值,反映了匠心和時代的審美情趣。感覺明匠更註重內腔的造型設計,尤其想表達爐腔的縱深感(橫向的和豎向的)。橫向的縱深感以弧線大來體現,豎向的縱深感以爐腔深來表達: 爐壁不等厚,上下厚,中間薄; 爐口壁直,向內腔過度有棱角;內腔底低; 內腔底面徑小; 內腔的最凸處低於外形的最凸處。

收藏註意

不少收藏者認為宣德爐中含金。有些人認為有些銅爐表面的“雪花金”斑點就是銅質中含金的體現。有些人認為宣德爐若比重超過銅,就壹定有金的成分。“雪花金”是壹種色斑,不是銅質中含金,因為就算銅中加入金,煉出的成品也不可能呈金和銅分離的狀態。有些宣德爐比重是比銅大,但這並不足以說明爐中含金,有多種金屬的比重都大於銅,這些爐的鑄造中有可能是加入了其他比重大的金屬。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的東亞部負責人Rose Kerr曾對維多利亞博物館館藏的宣德爐作過成分分析,她的結論是絕大多數爐的成分是含29%到35%鋅的黃銅,其中未發現有金的成分。

所以很遺憾的告訴妳~能買到的宣德爐都是假的~~並且~宣德爐的造型是仿的宋代的古瓷~要是出現獸首和龍紋~那基本就是現代人的臆造品了~不值錢~

  • 上一篇:急需 藝術生考察報告獨壹無二的 3000字左右 去過的地方西遞杭州西湖上海世博中國館 杭州這幾個地方.
  • 下一篇:承德古玩市場的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