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我的家鄉麗江聚點作文

我的家鄉麗江聚點作文

麗江,因地處長江第壹灣河套地區而得名,納西語稱為“伊古堆”,意為金沙江的轉彎處。它沒有現代城市的喧鬧。古城、雪山、森林、碧湖、陽光、藍天,讓麗江有著永久的魅力,深深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它呈現給世人的是壹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地理位置

從青藏高原南下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在橫斷山脈的環抱下,在滇西北形成了舉世聞名的“三江並流”奇觀。然而,當金沙江到達麗江石鼓時,突然改變了向南流動的方向,來了壹個大轉折,形成了著名的長江第壹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沖入東海,進入三峽,成為江南文明的母親河,中國的發祥地。

“河流在這裏轉彎,奔流到中原,擴展概念。”這個實現了長江自南向東偉大轉折的地方,就是雲南麗江。

麗江地區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東部,滇西北中部。地面跨度為北緯25° 59′~ 27° 56′,東經99° 23′~ 101° 31′,東西最大水平距離為212.5km,南北最大垂直距離為213.5km..東、東北與四川省攀枝花市、涼山州接壤,西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縣、迪慶藏族自治州未夕縣接壤,西北與迪慶州中甸縣隔金沙江相望,南與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鶴慶、賓川縣和魏初大姚、永仁縣隔江相望。全區總面積2.06萬平方公裏,其中山地占總面積的92.3%,高原壩區占7.7%。人口密度為51人/km2。

麗江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流經全境的金沙江和從雲嶺兩側隆起的老君山、玉龍山、綿綿山(俗稱小涼山)三大山系構成了麗江地形的基本經脈和骨架。金沙江像壹條彩帶,壹頭紮著老君山,另壹頭是小涼山,中間是玉龍雪山。“長江第壹灣”像壹位慈愛的母親,懷裏抱著麗江縣,背上是永勝縣、寧蒗縣、華坪縣。

金沙江從麗江西北端塔城鄉進入,從麗江東南端華坪縣老渡流出,全長615km。全區屬金沙江水系的大小河流90余條,其中較大的河流有麗江縣的金莊河、崇江河、楊公河、黑白水,永勝縣的烏龍河、馬過河、任麗河,華坪縣的新莊河、烏木河,以及先流入亞炯河再匯入金沙江的寧蒗白曲河、永寧河(開基河)等26條河流。中國的天然湖泊主要有永勝的程海、寧蒗的瀘沽湖和麗江的拉市海,還有130多座中小型人工水庫,如文筆水庫、清溪水庫、箕子水庫、團山水庫、陽平水庫、武平水庫、樹底井水庫等,它們像萬山叢中閃閃發光的寶石。◆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是麗江的優勢資源。境內山川縱橫交錯,奇峰美谷,天造地設的山川風光令人應接不暇。據相關資料顯示,全區旅遊資源面積1033平方公裏,有開發價值的景點104處,其中最重要的景點為“兩山壹河壹城壹湖”,即老君山、玉龍山、長江第壹灣、麗江古城、瀘沽湖。

此外,還有色彩斑斕的小涼山風光、地下迷宮般的黃臘雞洞、華坪丁蕉山景和仙人洞、永寧高原溫泉、永勝澄海、永勝陵園景區、錦江古渡,被譽為“金海”,點綴著無數奇山異水。

與美麗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的是燦爛的人文景觀。麗江地區旅遊的人文景觀資源並不遜色於自然景觀。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沙壁畫被稱為“東巴”,是壹種至今仍然存活的象形文字,被稱為“音樂活化石”的納西古樂。文物古跡眾多,有北嶽廟、玉峰寺、福賽吉、文峰寺、郭芙寺、五峰樓、智雲寺、紮美寺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白沙遺址的歷史演變

麗江雖然偏僻,但也有著悠久燦爛的古文明。

麗江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5438+萬年前。1958年,在漓江縣城以南13公裏的楊公河舒家橋附近,出土了壹批舊石器和動物骨骼化石。考古學家表示,這壹發現填補了中國西南地區尚未出土舊石器的空白。1960年,該地區出土了三具人類股骨化石,1975年,該地區又發現了壹具人類頭骨化石,是壹位考古學上稱為“麗江人”的年輕女性,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智人,距今約65438+萬年。“麗江人”表現出蒙古人種的特征,表明早在10萬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在麗江地區繁衍生息。

20世紀50年代以來,麗江地區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工具,如麗江縣大東熱水塘村、寧蒗縣永寧木匠村、開基村、淅川金模型、永勝縣河口等。出土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石斧、鑿子、石鏡、石紡車、柳葉形無鍵石刀,永勝縣也發現了月牙形弧邊穿孔石刀。此外,20世紀90年代初,在大巨鄉虎跳峽至尹銘鄉紅門口的金沙江沿岸發現了12幅反映古代人類狩獵生活場景的古代巖畫,在壹些巖畫中還發現了壹些新石器時代的工具。這壹發現引起了考古界的關註,最初被命名為“金沙江巖畫”

在麗江縣金沙江沿岸的金沙王村、新營村、蘆溪村、德良行、麗江壩獅子山等地,生產了壹批青銅斧、刀、器。這些紅青銅器與考古界命名的“洱海地區紅青銅器文化”屬於同壹時期,距今3000多年。相當於商代晚期。

青銅文化時期的青銅器也在麗江被發現。20世紀70年代末,寧蒗縣大興鎮吉谷群出土了3000多件青銅器和200多件陶器。在黃山長水村、拉市虞姬村、麗江縣石鼓、大吉、紅巖等地,先後出土了青銅劍、青銅箭、青銅鎧甲片、青銅鍛件等。永勝翠湖瑞官山古墓出土劍、戈、矛等青銅兵器200余件,和君河發現早期銅鼓2面,是雲南鋼鼓北傳路線的物證。這些青銅器有2000多年的歷史,反映了麗江輝煌的青銅文化。

戰國時期,漓江屬秦國邊境,漢朝、蜀漢、西晉先後屬簡悅郡、雲南郡,稱為綏九郡。東晉南北朝仍屬滇郡,隋朝屬簡悅郡,唐朝屬南詔鐵路橋節(後改為劍川節)。這座橋毀於唐貞元十年戰亂。宋代麗江屬山居縣、牟通州等大理各部。蒙古憲宗四年(1254),忽必烈南征大理,在麗江渡河(金沙江)。麗江納西族首領帶領群眾迎接投降。元朝在麗江設立察汗宮,元八年(1271)麗江改為宣威部,元十三年(。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麗江府,後改為麗江軍民府。麗江納西族首領阿黛爾,被明成祖賜姓舒,賜“世襲本府地方官兼知府,中順大夫”稱號。麗江蜀土司制度進入鼎盛時期。清代雍正元年,仍為麗江軍民駐地。(1723),麗江在雲南率先實行“改土為流”,畝被降為土將軍刑。麗江木土司政權,從忽必烈1253年遠征麗江設立“察汗張觀人宮”到清朝,已經傳了22代。

***470年。在清朝滅亡的188年期間,朝廷任命了75名官員和地方官。清朝初年永北府(位於今永勝),世襲永寧土府、北盛土知州、菠菜土州、鶴慶土府,隸屬永北府,轄永勝、華坪、寧蒗三縣。乾隆三十五年(1770),永北府改為永北直隸廳,管轄範圍不變。

民國初年廢府改為縣,包括麗江、永北(治寧蒗)、華坪。民國30年(1941),設立雲南省第七行政督察署。麗江縣改為第十三行政監察區,永勝、華坪、寧蒗屬於第十行政監察區。7月1949麗江縣解放,隸屬滇西北行署。1950年2月28日成立麗江人民行政專員公署,4月改為麗江專員公署,轄麗江、永勝、華坪、寧蒗、未夕、蘭坪、中甸。1954年,碧江、福貢、公山、瀘水四縣成立怒江寶帶族自治州,行政上歸麗江地區管理。1956 165438+10月,鶴慶、劍川兩縣劃歸大理白族自治州,蘭坪縣同年劃歸怒江州。1957 10、中甸、未夕、德欽三縣成立迪慶藏族自治州,也由麗江地區管理。1970,麗江地區改為麗江地區。1973年,麗江從怒江、迪慶的托管中撤銷,轄麗江、永勝、華坪、寧蒗四縣。麗江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於1980。

麗江曾是戰國秦漢時期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之壹,也是唐宋以來西南茶馬古道的樞紐。麗江像歷史鏈條上的重要壹環,在中國對外友好交往和西南開發的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隋唐時期在麗江塔城金沙江上修建壹座鐵橋的歷史事實,不僅說明這壹地區的冶煉技術和造橋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先進的,也說明這壹地區的商業活動非常發達。麗江,這條經由藏區通往南亞的貿易古道,直到近代仍發揮著不小的作用,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鐘聲敲響,數萬商隊從印度向抗戰大後方運送了許多抗戰物資,壹度成為國際援華物資進入中國戰場的唯壹陸路運輸線,麗江也成為這條運輸線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麗江也是當時著名的駝峰航線上的重要中轉站。

在雲南歷史上,麗江作為第壹個崇尚中國文化的少數民族地區,也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明以來,麗江的社會經濟文化也空前發展。歷史上說,當時的麗江是“雲南富縣”,“雲南皇宮,詩書畫知,儀態仁義,為首的是麗江舒氏。”明代,蜀的漓江多次受到中央王朝的稱贊,稱其為“集寧邊關之氣”、“西北藩籬”、“忠義”等。在大力興修水利、改良農耕技術、開采礦藏、發展工商業的同時,舒適又積極吸收漢文化,購買大量漢文典籍,修建“萬卷樓”,邀請中原名師傳授弟子,逐漸培養出壹批用漢文寫作、造詣很高的詩人。當時印刻的詩集超過65,438+00種。今天,有、慕公和舒。雍正時期,麗江在雲南率先實行“還鄉”政策,從而打破了土司壟斷文化的格局。書院和義學相繼建立,民間子弟開始學習國學,湧現出桑、楊莉、馬子雲等壹大批詩人。正是由於麗江先民積極學習和引進內地先進的中華文化,才逐漸營造了元明以來崇尚文化的良好社會氛圍,影響了後世,為方國瑜、周林、楊峰等現代壹代海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奠定了基礎。也為麗江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創造了條件。

  • 上一篇:感謝妳的妻子生了壹個寶貝女兒。
  • 下一篇:Tik Tok和日本的退貨從何而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