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三門峽有哪些古跡?

三門峽有哪些古跡?

曹保果博物館

郭博物館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周郭墓地遺址為基礎的專題博物館。它是壹座集文物展示、遺址展示和園林景觀為壹體的現代化多功能博物館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郭墓地是我國西周春秋時期唯壹壹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大型國有墓地,總面積32.45萬平方米。自1956發現以來,已探明各類遺址800余處,出土文物近3萬件。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發掘的吉果、郭忠墓葬,以其出土文物數量多、價值高、墓主人水平高,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和“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發現”之壹。2002年8月,郭博物館被評為國家級旅遊景區,並通過了IS0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8月,被評為第五屆“全國十大博物館展覽”。

郭博物館占地150畝,其基本陳列“郭墓園遺址及文物展”分為“郭墓園出土文物展”、“風韻-郭墓出土文物展”和“車陀”等,有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馬陣、古代帝王第壹陵、“中國第壹鐵劍”、氏家族最早、最完整的玉面、黃綺集團的玉佩等國寶。這裏是郭姓在世界上的起源,也是“假伐木”發生的地方。

郭博物館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建築造型、奇幻的陳列設計、精美的國寶、威武的地下軍陣、神秘的古代帝王陵墓、全新的服務理念、高雅的參觀氛圍,成為觀光、休閑、品嘗歷史文化美食的絕佳勝地。

古果果

三門峽曾是古郭的都城。從此,三門峽的“城”已經3000多年了。

曾經名噪壹時的郭,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風煙中,卻依然像謎壹樣牽動著人們的好奇心。

古虢國簡介,

三門峽最古老的古國應該是交國。據史書《周本紀》記載,周滅商朝後,“銘記聖王,而贊神農,後成焦”。《漢書·地理》說陜縣“有焦城,故為焦國”。交國得名於交水,即現在的青龍澗河。交國市位於從陜西縣七裏村到湖濱區南關村的黃河階地上。

公元前771年,西周最後壹個君主周幽王為了博得美人壹笑,不惜在驪山上點起篝火,戲弄群臣。結果後來兵臨城下,狗和戎的軍隊的篝火被點燃時,諸侯們還認為這是國王和美女之間的調情把戲,拒絕出兵。周幽王死後,遷都洛陽,原本占據皇族西側的郭國由雍(今陜西寶雞)向東遷至(今三門峽市)。

商鞅離交城只有幾英裏遠。當以好戰聞名的郭把軍隊趕出交城時,交國滅亡了。交國皇室成員西遷定居在今天的靈寶市西苑,以國為氏,這也是靈寶四大姓氏之壹交村的由來。

古郭是西周初期的壹個重要諸侯國。滅商朝後,的兩個弟弟被封為古國的國王,壹個是永帝的古國,壹個是控制土地(今河南滎陽)的古國董,起著周王室東西方屏障的作用。西方的虢國東移後,防守的虢國叔侄被稱為南虢國,防守夏陽(今山西平陸)的被稱為國(據《左傳》“義”)。與此同時,西固闊支蜀和羌人在西固闊的家鄉建立了另壹個古郭廓國,稱為小固郭廓,也就是古籍中出現的古郭廓五國。公元前767年,東郭為鄭國所滅(據竹書年)。公元前687年,小果被秦國所滅(據《史記·秦本紀》)。

在東周王室的寵愛和強大武力下,古國郭在夯土建城,很快就把疆域擴大到今天的山西靈寶、盧氏、單縣、澠池、平陸等地,並在桑田(今靈寶市西延鄉崇桑村)打敗了企圖繼續向東擴張的狗和戎軍隊(見《左傳》公二年)

公元前658年,古郭的鄰居虞國借給晉國壹筆貸款,使晉國出其不意地襲擊了古郭,壹舉攻占了夏陽。公元前655年,金攻陷了古郭的都城上羊城,古郭滅亡。乘勝追擊的晉軍在途中滅了豫州,給後人留下了“假危滅豫州”“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典故。

亡國之後,古國的子孫以國為姓,就像被祖先消滅的焦國子孫壹樣。後來其中壹個演變成了郭。

1956年至1957年,為配合黃河三門峽水庫的建設,國家文物部門在三門峽市上村以南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的虢國文物,揭開了研究虢國歷史文化的序幕。

古郭王國介紹2

走近三門峽市北郊的郭博物館,喇叭裏傳來的鄭和蕭的聲音,遠如清風。

虢國博物館靜靜地矗立在初冬的陽光下,像壹位威武的戰士守護著壹件國寶。

1989,65438+2月31日晚,三門峽市公安局兩名民警到上村嶺調查此案時,在積雪的地裏發現了壹個新挖的土堆。他們走近壹看,原來是壹個新挖的盜洞。雖然深達10米,但並沒有挖到古墓。公安人員當晚就開始布網守候。

1990 65438+10月4日淩晨1點,壹個黑影來到盜墓現場,潛入盜洞。在寒風中守候了四夜的公安人員迅速出擊,將盜墓賊堵在坑內...

1990年3月5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員沿著這個被盜的洞穴進行了保護性挖掘,只向下挖了30厘米,他們就挖到了古墓。

經過40多天的緊張工作,考古人員從編號為M2001的郭墓中發掘出3200多件各種文物,其中包括56件大型禮器和35件帶有“吉果”字樣的物品。此墓的發掘被評為1990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壹。

在發掘吉果墓時,令考古學家感到驚訝和恐懼的是“中國第壹劍”。這把劍位於古墓的頂層,距離被盜洞穴不到1英尺。當時盜墓賊只需要再挖壹鏟,這件稀世國寶就會被盜,可能從此難覓蹤跡。

這把玉柄銅芯鐵劍長33厘米,劍柄嵌有兩組綠松石。這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將我國人工冶鐵的歷史提前了壹個多世紀。

1990 9月17日,考古人員開始挖掘編號為M2009的古墓。經過4個多月的努力,考古人員從這座題有“郭忠”字樣的古墓中發掘出3600多件珍貴文物(套)。其中724件(組)玉器數量之多、品種之全、工藝之精、玉質之佳,在周代考古中實屬罕見。此墓的發掘被1991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壹。

這壹驚人的考古發現,引起了學術界和考古界對郭文化的研究熱。郭博物館建在、墓上,與浙江余姚河姆渡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並稱為中國三大遺址博物館。

1996年,郭墓地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郭墓地入選中國20世紀10重大考古發現和河南20世紀10重大考古發現。

2003年,郭博物館被評為“第五屆全國美展十佳展品”。

古郭三世簡介

古城是古國存在的最原始、最雄辯的證明和寫照。

自從20世紀50年代古郭的君主地區被發現以來,對古郭都城上羊城的尋找就從未停止過。

65438年至0957年,由文化部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黃河水庫考古隊在三門峽市東南的李佳瑤發現了大面積的西周文物。經過鉆探和試掘,考古人員初步認定其為國虞上羊城遺址。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未能對李佳瑤遺址進行持續深入的發掘和研究。

5438年6月+2000年10月,為配合城市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三門峽市文物隊,對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科學考古發掘,遺址位於郭墓地東南2公裏處。經過整整壹年的工作,城墻、護城河、水管、宮殿、道路等建築遺址陸續被挖掘出來。埋在地下2600多年,讓考古學家苦苦尋找了近半個世紀的趙國都城上羊城終於被發現了。

盡管下著大雪,我還是來到了李佳瑤遺址發掘現場。

考古人員挖掘出的墻基寬6米,剩余高度在0.5米到1.8米之間。墻體基礎采用大規模施工,分層集束棒夯築,夯層厚度為4cm ~ 7cm。在城墻外側,兩條護城河平行環繞。內護城河寬13至17米,深6至10米。外護城河15至22米寬,4至6米深。在人類城市發展史上,這種雙護城河設置非常罕見。比起現代戰爭,攻城掠地對古代戰爭更重要,城墻的出現可能是人類戰爭的產物。所以這種“雙保險”的護城河,就像山西省潞城縣發現的商周古城雙城墻的設置壹樣,對於研究和了解古都發展演變的歷史和人類戰爭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在城墻內,考古人員發現了周長約為1350米的郭宮城遺址。在宮城,宮殿遺址上的柱洞直徑為1米,可想而知當時的建築是多麽的宏偉。穿越宮城中部的陶瓷水管完整保存了160余米,每壹個圓形管道的接口都是母公插口,完全符合我們現在的給排水管道的原理。為了防止粘土管被壓縮損壞,在壹些地區,管道鋪設在石頭溝中。此外,在宮城和城墻之間,還有制骨、制陶和煉銅的作坊和糧庫,以及數以千計的珍貴文物,如成品和半成品骨器、骨料和制骨工具、銅鋸、磨刀石、成品和半成品陶器等...郭都城的考古發現,說明當時的城市建設技術相當發達。

上羊城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西周晚期沒有發現古都的考古空白,為我們更全面、更準確地了解這兩周時期的重要國家郭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也為西周的考古研究定下了年代明確的斷代標尺。

古郭王國簡介四

“妳看西邊的秦兵馬俑,東邊的虢國車馬!”除了精美的玉器、青銅器和少量的黃金,龐大的地下軍陣,威武而神秘的戰車坑,無疑是視覺張力最強的景觀。

在三門峽市區,有兩個博物館展示車馬坑。壹個是博士級戰車坑,發掘於1957,有五輛戰車和10匹戰馬。另壹個是1991年發掘的墓葬戰車和馬坑。

郭時期埋馬的馬坑,南北長61m,東西寬21m。* * *發現46輛戰車和60多匹戰馬。據文物部門介紹,經過鉆探,已發現大型車馬坑12座,中小型車馬坑20余座,戰車150至200輛,戰馬300至500匹。馬莊被士兵加固的這壹幕,是當時郭國軍事實力的真實寫照。

站在戰車坑前,俯身在光亮的不銹鋼欄桿上,看著兩位文物工作者正在耐心細致地做著保護馬骨的工作。從他們小心翼翼的動作中,我註意到壹種在沈默中觸摸歷史脈搏的興奮。在我眼裏,他們不是在用藥水固定馬骨,而是在拼接歷史的骨架。此時的展廳裏沒有遊客,考古工作的孤獨與偏僻彌漫著空虛與靜謐。

這些被封存在黃土中2700多年的馬骨,整齊地排列成戰鬥的圖案。只是這些屍骨上的生命早已冰冷,無法創造出郭國君所期待的那種戰馬嘶鳴搖旗,車輪滾滾,煙塵遮天的磅礴氣勢。

戰車是春秋時期軍隊最重要的裝備。戰車以其良好的機動性和強大的攻擊力,成為沖鋒的主角和衡量壹個國家軍事實力的標誌,甚至有“百騎之國”、“千騎之國”、“千騎之國”等稱號。今天,戰車的這種作用在中國象棋中仍然以“車”的形式保留著——“壹車冷十子冷”“三步死棋”的說法,是封建領主爭霸時期戰車力量的延續。

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當時每輛戰車的最低級別相當於今天的壹個排級單位。照此計算,吉果的陪葬戰車是以團為單位組織的,壹個“機械化師”的所有裝備都埋在虢國的墓地裏——這對壹個面積不到1000平方公裏的諸侯國意味著什麽?

古書上說郭國君驕奢淫逸,窮兵黷武,最終導致國家滅亡,似乎不是貶義。

據《中國通史》記載,西周初年,“武王、周公、成王先後建立71國,其中兄弟(周公兄弟)15人(16人),同姓40人,周後裔普遍得到封地,成為大小諸侯”。然而,經過壹場殘酷的兼並戰爭,到了春秋末期,姬姓的封建國家被消滅了。戰國時期,七俠爭霸,都是外族諸侯。這包含了什麽規律性?

盯著郭墓地出土的精美文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 上一篇:我最想說的壹件事就是去表哥家玩作文300字。
  • 下一篇:手工制作船模的步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