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鄰近揚州市的邛江縣,出土壹座無墓誌可考,但可能屬於吳國的墓葬。死者為壹中年婦女。根據出土隨葬器物豐富的情況,有人疑是吳太祖楊行密的女兒尋陽公主的葬所。此墓隨葬木雕俑四十四件,包括神怪俑和鎮墓獸,基本保存完好,雕刻手法也比上述王氏墓的木俑較為細致。如其中男俑有執盾武士、執笏文臣和頭戴風帽或襆頭的侍從,女俑中的侍女,有大有小,均為高髻,拱手正立,舞俑則是用四肢關節可以活動的木塊鑲成,作為內軀,外穿絲質衣裙,以便於活動、舞蹈。這種精制的舞俑,是以前極少見的。十二生肖俑則是襆頭長袍,雙手托持生肖,這種運用象征性手法的生肖俑,隋代也曾出現過。另外,還有人首蛇身、人首魚身的臥俑,唐代人墓中也偶有此類神怪俑見到。壹般說來,這批木雕俑,不僅雕工精致而且體軀比例勻稱,藝術手法較高,可說是十國時期木雕俑中較為出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