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抵制三俗的抵制

抵制三俗的抵制

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相結合,指明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初步找到了壹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文化部部長蔡武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形成了新的文化發展理念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提出了壹系列戰略思想。黨的十六大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黨的十七大進壹步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壹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提出了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文化戰線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初步找到了壹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這條道路的重要標誌是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形成了新的文化發展理念,初步掌握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這個命題,提出的時間還不長,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豐富和完善、發展。

文化是軟實力,但不是軟任務

在壹些地方和部門,特別是壹些基層和綜合部門,還沒有把文化建設放到應有的位置,壹些領導幹部還存在著對文化建設輕視、忽視、偏視的觀念,沒有將文化建設真正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進行規劃和部署。雖然對文化的投入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文化建設投入仍然總量偏少、比例偏低,與發展的需要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各地投入不平衡的現象比較突出。投入最高的省份占財政支出的0.8%,最低省份僅占0.31%。壹些地方對文化的投入存在壹些誤區,比較重視耗資巨大的所謂城市標誌性的形象工程,沒有把有限的財力用在直接為群眾服務的基層公***文化服務網點建設上。許多地區還沒有把文化工作納入對各級黨委政府的考核體系或所占權重比例過低,文化發展指標尚未成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導致文化工作被忽略、甚至被邊緣化。

要扭轉這壹傾向,在認識上至少要澄清三個問題:壹是壹定要樹立這樣壹個觀念,發展經濟是保民生,發展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是保民生,發展文化同樣是保民生。二是壹定要樹立這樣壹個觀念, 文化是軟實力,但不是軟任務,軟實力必須要由硬實力來支撐,作為硬任務來抓好抓實。三是壹定要樹立這樣壹個觀念,當今時代,經濟和文化相互融合,已經密不可分。壹個地方壹定要發展有文化內涵的經濟,要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品格,必須重視文化、重視創意,否則在產業鏈條分工上只能處在下遊,永遠沒有主導權和發言權。

堅決抵制泛濫的低俗之風

文藝創作存在壹些問題,特別是低俗化、娛樂化傾向嚴重。據說壹年創作歌曲在兩萬首以上,但是真正為廣大群眾所傳唱的有多少首?壹年創作的小說等文學作品汗牛充棟,但真正為廣大讀者所壹致公認的力作有多少部?出版業壹年出版各類出版物三十萬種,但真正能與我們先輩幾千年為我們留下的八萬種歷史典籍比肩的作品有多少?我們全國幾百個電視頻道,數以千萬計的文化節目,真正的有豐富文化內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節目又占多大比例?我們每年生產四百多部影片,上萬集電視劇,其中能與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並駕齊驅的傳世力作占多大比例?熱遍全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浪潮中,逐利、炒作,托假的“虛火”占多大成分?有的藝術家公開表示,他的創作目的主要是娛樂,不追求深刻的思想內涵,不追求深層次的心理需要和人文關懷。創新意識不強,模仿之風盛行。比如,《印象·劉三姐》成功之後,各地壹哄而上,大同小異,在視覺和審美上使觀眾和遊客疲勞,對此嘖有煩言。還有壹些是急功近利、金錢至上、追逐成名不擇手段,在炒作和包裝上尋找出路,用低級的噱頭和聳人聽聞、甚至喪失道德底線的所謂“賣點”吸引眼球。壹些作品通過暴力色情、陳腐迷信、八卦奇聞來促銷謀利。

各級文化行政部門對這種不良風氣不能視而不見、聽之任之,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善於發現、提倡反映主流價值、弘揚主旋律的作品,扶持、推廣,典型引路。多用引導的辦法,少用行政的辦法,團結、帶領藝術創作人員,逐步形成強大的良好的創作風氣。

要以敬畏之心對待傳統文化

這本來是大好的事情,全社會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關註、熱情參與,是文化建設獲得大發展的重要條件。但是在這股熱潮中,特別是在文化遺產保護中也出現了壹些值得關註的問題和不良現象:爭奪名人故裏,甚至爭奪本來子虛烏有的所謂名人的故裏;興建假歷史文物,盲目舉辦祭拜活動;喪失道德底線,混淆基本的是非觀念,肆意炒作壹些負面的文化現象、歷史人物和文藝形象。這就引發了人們的思考: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過去很長壹段時間,有些人全盤否定傳統文化,認為傳統文化不科學、愚昧、落後,鼓吹洋的比中國的好,新的比舊的好,現代的比古代的好。這顯然是壹種民族虛無主義的觀點,是數典忘祖、“言必稱希臘”。也壹直有些人夜郎自大,認為只有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和特點,搞“復古”。這是壹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國粹主義”。又有人在這個問題上搞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不分良莠,不分精華糟粕,只要有利可圖,就打著保護、弘揚傳統文化的旗號搞開發利用。其實質是對傳統文化缺乏敬畏之心,不尊重祖先,把歷史遺產當成手中的玩偶、謀利的工具。

在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上,壹要心存敬畏,二要心存感恩。在搶救第壹、保護為主的前提下,適當地開發利用豐富、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來發展經濟,造福壹方百姓,出發點和目的都是好的。但應當清醒認識到,文化遺產珍貴脆弱,是壹種不可再生的資源。要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升到保護民族血脈、民族基因的高度,去除浮躁和功利心態,合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壹方面要堅持不能搞文化造假,另壹方面要堅持可持續發展,不能竭澤而漁,不能吃了“祖宗飯”又吃“子孫飯”。

對外文化交流目的不是要輸出意識形態和發展模式,而是要贏得世人對中華文化的了解、理解、尊重和認同

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主張構建持久和平、***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與此相適應,我們開展對外文化交流的目的不是要輸出中國的意識形態和發展模式,而是通過傳播中華文化,使我們的文化能夠真正地吸引人、打動人,引起***鳴,撥動心弦,贏得尊重,增進心靈的溝通,尋求理解與合作,使外界全面、準確認識當代中國的真實面貌,從而為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創造更加良好的國際環境。

對外文化交流的內容選擇上必須是全方位的。不僅要有傳統文化,也要有現當代的文化;不僅反映我們已經取得的成就,也要全面反映我們還實際存在的不平衡、不發達的狀況,反映中國人民艱苦奮鬥的歷程;既要突出中國特色,也要註重尋找同外部世界的***同點,反映世界流行元素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在內容格調上,必須選擇健康和積極向上的,而不能為了吸引眼球而向世人展示文化糟粕,有損我國和平、發展、文明、民主、改革、開放的新形象。偏重於傳統文化,在當代文化和流行文化方面的傳播力度不夠,特別是缺少能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面貌、具有文化內涵和思想深度的優秀圖書、戲劇、歌舞和影視作品,導致國外民眾對當代中國情況缺乏全面準確的了解。

對外文化傳播方式的改進是壹個老話題,關鍵是我們要學會“中國元素、國際表達”,要充分掌握受眾的思維方式特點、接受習慣、語言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宜的交流和傳播方式,來不斷提高我們文化傳播的有效性、實效性。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反“三俗”的核心義諦是推動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壹文,認為反“三俗”的重要壹步是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並以標準來引導文學藝術界的文藝創作。以下是該文的重要觀點——

反“三俗”的核心義諦是推動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

(壹)“三俗”即指:文學藝術界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反三俗是針對文學藝術創作中的“三俗”之風以及低俗化、娛樂化的錯誤傾向而提出的。

(二)反“三俗”的核心義諦是推動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並以標準引導創作,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三)什麽是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文藝批評有兩個標準,壹個是政治標準,壹個是藝術標準”(《毛澤東選集》第825頁)。我認為對於“政治標準”,應該有壹個更廣義的理解。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無產階級政治或社會主義政治。

封建社會並沒有“無產階級政治”或“社會主義政治”。但是,妳能說那時候的文學評論只有藝術標準嗎?——當然不能。但是,如果說有政治標準,那麽這個政治標準就壹定是封建社會的政治標準。所以,問題就出來了。《三國演義》、《紅樓夢》以及唐詩宋詞中的壹些著名作品,這些在封建社會被認為是好作品的作品,在現在看來依然是好作品。問題在於我們把這些作品評價為好作品,難道僅僅是從藝術標準出發的嗎?——當然不是。這也就是說按的政治標準來衡量,這些作品也仍然不失為好的作品。——因而,這也等於是說封建社會的好作品,既符合了封建社會的政治標準,同時也符合了社會主義的政治標準。——這不是非常矛盾的嗎?否。因為在封建社會的政治標準與社會主義的政治標準中,有壹種東西是***通的,那就是符合人類***性的古今壹貫的道德信念與道德期望。因此,毛澤東同誌所說的政治標準,實際上無疑也包括了符合古今人類***性的道德標準。歷史上能為各種社會形態的人們所接受的好作品,它們所體現的壹個重要的政治標準就是道德標準(作者嬴嘉麗)。

  • 上一篇:找小說 知道多多的來
  • 下一篇:排版很好的作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