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克鼎
年代:西周
規格:高93.1厘米,直徑75.6厘米。
出土時間:清光緒中期。
出土地點:陜西省扶風縣法門鎮任村
大柯頂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大禹鼎、臺北故宮的毛公鼎並稱為晚清“青銅器海上三寶”。作為壹個重鼎,大克鼎與大禹鼎壹起,是青銅圓鼎中最大的有銘文的,雖然考古成果已有壹百多年,但它是極其高貴的。
2、晉侯穌鐘
年代:西周
規格:大的高52cm,小的高22cm,都是永鈴。
出土時間:1992年
出土地點:陜西省曲沃縣趙蓓村金猴墓地8號墓
侯蘇鐘是西周晚期後弦的喪鐘。***有16個編鐘,可分為兩組,每組8個編鐘。它們被排列成兩個系列的編鐘,具有和諧的音階和節奏。其中上海博物館收藏的14件是從香港買回入藏的,另外兩件是經過科學發掘,在山西省曲沃縣趙蓓村晉侯墓地8號墓出土的,現藏山西博物館。
3、高逸圖卷
年代:唐朝
規格:長45.2cm,寬168.7cm。
,自北宋以來多次被皇室和名家收藏,在書目中屢見不鮮,極為珍貴。這幅畫是唐代著名宮廷畫家孫偉僅存的作品。它的保存對於研究孫偉的個人藝術風格和唐宋人物畫風格的演變具有獨特的意義。
4、苦_帖卷
年代:唐朝
規格:長25.1cm,寬12cm。
,中唐著名草書家懷素唯壹的傳世佳作,大家公認的真跡。這篇帖子雖然只有14個字,但卻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對於中國的禪宗和茶道研究也有著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
5、行書鴨頭丸帖卷
年代:東晉
規格:縱向26.1cm,橫向26.9cm。
是王獻之為數不多的真跡,是王獻之草書的代表作。他是王獻之“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子。擅長行書和草書,被譽為書法史上的“小聖人”。他的書法不受父親的限制,所以獨樹壹幟。不要創造他自己的風格。
6、子仲姜盤
年代:春秋時期
規格:高18cm,直徑45cm
春秋早期青銅器鐘,1997年由香港孫集團董事長贈送上海博物館。這是壹個盛水的盤子。商周時期,舉行洗水的儀式,以接管被丟棄的水。中江盤是金師傅送給妻子中江的禮物。這塊兩千多年前精心鑄造的銅板,凝聚著他對妻子深深的愛。
7、窯粉彩蝠桃紋橄欖瓶
年代:清朝
規格:高39.5厘米,直徑10.0厘米,足徑12.3厘米,腹徑18.5厘米
清代雍正景德鎮窯粉彩蝙蝠桃紋橄欖瓶,曾創下清代(2002年)瓷器拍賣世界紀錄,後被香港收藏家張永貞女士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粉彩是清代雍正彩瓷最著名的品種之壹。粉彩蝙蝠桃紋瓷器多以盤的形式出現,在橄欖瓶上極為少見。此瓶為孤品,堪稱絕世寶瓶。
相關信息:
如何預訂上海博物館的門票:/tour/116652.html
上海博物館停車費標準:/trip/116649.html
上海/trip/112761.html?博物館的門票是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