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無可爭議就是盜墓賊的別稱。三國時期,曹操為籌措軍費,成為最專業的盜墓者。因此,古代的盜墓賊將曹操視為他們的始祖和祖師爺。據說盜墓在春秋年間就已經存在了,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盛行厚葬,墓主生前會吩咐好,喜歡自己的金銀珠寶,古董古玩,字畫作為陪葬。這就讓那時候的壹些不法之徒惦記上了這地下無主的寶物,盜墓壹行也由此產生。為了制止盜墓的興起,大漢時期蕭何制法律,其中律裏面的第壹條就是挖墳掘墓者死。即使是這樣的嚴刑峻法,也沒能擋住盜墓者。因為盜墓最猖獗的時候往往是法律松弛的時候。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壹名吉利,小字阿瞞,漢族。中國古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為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20歲時,舉孝廉為郎,授洛陽北部尉。後任騎都尉,參與鎮壓黃巾軍。遷濟南相,奏免貪吏,禁斷淫祀。征為東郡太守,不就,稱疾歸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財起兵,與袁紹等***討董卓。192年,據兗州,分化誘降黃巾軍三十余萬,選其精銳編為青州軍,自此兵力大振,先後擊敗袁術、陶謙、呂布等部。196年,迎漢獻帝至許(今河南許昌東),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總攬朝政。200年,在官渡之戰中大敗袁紹主力,又先後削平袁尚、袁譚等勢力。207年,擊破烏桓,統壹北方。208年,進位丞相;同年進攻荊州,與孫權、劉備聯軍展開赤壁之戰,敗歸。213年,封魏公。215年,征張魯,取漢中。次年進爵為魏王。220年,病死於洛陽,享年六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