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乾隆金甌顧雍杯
幹青金龍錢寶金甌顧雍杯由80%的黃金制成。杯口圓,杯口邊緣刻有回文。杯口邊緣有“金甌顧雍”和“乾隆年制”的篆文,通體雕有纏枝花。
2.張承造雕漆雲紋板
張承造在木胎上雕黑漆雲紋,內外厚漆堆,晶瑩剔透,圓雕,暗陡的刃節上露出四行紅漆,即《髯飾錄》中所謂的“朱線”。盤底黑漆浮躁,明顯是重新裝修過的。盤中間用楷書填了“乾隆年制”四個字,是後來畫底漆時刻上去的。
3.玉雲龍紋爐
宋代龍紋獸耳玉爐高7.9厘米,直徑12.8厘米。藍灰色,有火痕。體圓壁厚。口部折疊,腹部下半部鼓出,腳呈圓形,兩側飾有動物頭像。腹部兩側覆以工字壁錦,上有壹條潛龍,下有水波,邊上有雲紋。龍長著長長的嘴,長長的頭發,細細的脖子,長長的身體,四只強壯的腳,三只爪子,壹條蛇形的尾巴,身體和腳上刻著細密的鱗片。
4、景泰藍琺瑯纏繞蓮花紋象耳爐
元絲琺瑯蓮花紋象耳爐出土於清宮舊藏,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元花絲琺瑯裹蓮紋象耳爐銅胎鍍金,圓圈足,雙象頭耳,鼻卷起。頸上有鍍銅串紋,其上施淡藍色琺瑯釉為地,飾紅、藍、黃、白菊花十二朵,心有鍍金胸釘。腹部為深藍色釉面地板,飾以六朵紅黃白鉤形荷葉蓮花。
5.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壹。是北宋時期的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的傳世佳作。壹千多年來,這幅畫聞名遐邇,廣受青睞,被許多人模仿。全國各地的公共和私人收藏家手中都有許多復制品和贗品。據統計,《清明上河圖》現存30余冊,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現藏故宮博物院。
6.西晉陸機的《平復帖》
《回帖》是陸機寫給壹位患病難愈的朋友的信。在古代,人們習慣把日期放在開頭,收信人的名字放在末尾,但這種手寫的紙條沒有日期,也沒有收信人,只是根據“恐怕很難平復”壹詞命名為“平復帖”。
7、彩繪金閣式自動開啟皇家神仙生日鐘
這個鐘寬102cm,厚72cm,高185 cm。* *有七套機械系統分別控制行走時間、時間和場景箱內的可移動裝置。造型分上下兩層,通體以黑漆裝飾,底部以彩漆錨金圖案裝飾。雙層飾以描金柵欄、過梁、描繪金龍、戲珠的立柱,鐘體四周和底部飾以彩繪山水等裝飾圖案。
8.沈子凡《梅鵲圖》
沈子凡的《梅鵲圖》是故宮刺繡的代表作。本圖軸線長104厘米,寬36厘米。畫面上有壹朵老梅花,枝頭早開,樹幹上住著兩只胖乎乎的寒喜鵲。壹只喜鵲回頭望去,另壹只喜鵲把頭埋在翅膀下,略帶寒意。李樹蒼勁,梅花盛開,竹葉隨風搖曳,樹幹上住著兩只喜鵲。初春的詩情躍然紙上。
9.郎窯紅釉穿直瓶。
郎窯紅瓷器可分為單釉和雙釉。雙釉的郎窯紅瓷沒有“脫口而出”,單釉的郎窯紅瓷口露在外面,所以有“脫口而出”的情況;因為釉是慢慢流下來的,所以在身上有“掛釉”的現象。釉面上半部為淺色,下半部為深色。只要做工精細,溫度恰到好處,器身上有“郎不流”的現象,釉面通常不會太飽滿。
10,亞洲處方瓶。
上香方雅珍,高45.5厘米,寬38厘米,直徑33.6厘米× 33.4厘米,重265438±0.5公斤。瓶身呈方形,小口,肩部四角飾有象頭。象頭夾在第壹間,頸、腹、足用八棱裝飾。以獸面紋、夔文為主要裝飾紋樣,以雷紋為底色。口內鑄兩行九字:嗜亞者,以長子尊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