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壹些抗日神劇中,抗日戰士動不動就手撕小日本,壹動大刀就劈倒壹隊鬼子,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實際上八路軍與日本軍隊拼刺刀的情況,是分四個階段的。
第壹階段,是1937-1938年,當時八路軍基本是紅軍改編的,擴軍還不厲害,部隊中的骨幹基本是經過兩萬五千裏長征的老戰士,戰鬥經驗豐富,戰鬥意識強,敢於刺刀見紅但這個階段的日軍也處於鼎盛狀態,拼刺刀是日本人強。在這個階段,白刃戰傷亡比例基本在1:2左右,日本人占上風(平型關之戰後,林彪的總結中提到過)第二階段,1938-1941年,八路軍迅速擴張,骨幹稀釋地比較厲害,戰鬥素質下降地比較厲害,玩刺刀玩不過日本人,白刃戰傷亡比例上升到1:4左右(可參見關家裕戰役後,日本華北方面軍的總結,提出八路的部分部隊已無決死之心,害怕白刃戰)第三階段,1942-1944年,日本人將大量老兵調到太平洋戰場,士兵素質下滑的比較厲害,而八路這邊是痛定思痛,廣泛開展大練兵活動,戰鬥力上升,白刃戰基本能維持1:1第四階段,1945年,日本人力資源枯竭,大量少年兵和老頭兵上陣。
八路在白刃戰上占了上風, 甚至有壹開打,鬼子兵就投降的場面了。我想研究壹下當年八路軍與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歷史,發現相關資料很少。
大多數八路軍指戰員文化程度都不高,能夠當年與鬼子拼刺刀,在和平年代寫回憶錄的更是寥寥無幾。平型關戰鬥中,戰鬥後期曾經在八路軍與日軍之間,發生了壹場殊死的拼刺刀戰鬥。
八路軍第壹壹五師壹部,與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壹旅團壹部,進行搏鬥。第壹壹五師是八路軍的精銳部隊,而日軍第五師團雖說是日軍精銳,不過第二十壹旅團的這支部隊是護送輜重的,說起來只是日軍中的普通部隊。
戰鬥的結果,雙方傷亡大致相當。在拼刺刀時,八路軍依靠人多的優勢,往往幾個人拼鬼子壹個人,但是,後來大家都承認,沒想到鬼子這麽頑強。
要說此時的八路軍,繼承的是紅軍時代敢於打近戰、打夜戰的光榮傳統,敢於拼刺刀,但是以往對陣的 *** 軍是見到刺刀上的血就落荒而逃,而日本鬼子確實不但刺殺技術好,而且頑抗到底,死不投降。因為平型關戰鬥,八路軍更加重視刺殺技術。
由於彈藥不足,刺殺成為消滅敵人的重要手段,所以八路軍在抗日遊擊戰爭中,刺殺是訓練重點。比如,1939年5月的河南滑縣五龍鎮戰鬥中,兩個連的八路軍與壹百多鬼子戰鬥,戰鬥中湧現的拼刺英雄李仕亮,在與鬼子開始拼刺刀時,因為壹開始比較倉促,沒想起平時的訓練,結果先被鬼子的刺刀刺傷小腹,接著鬼子的刺刀捅到他的衣袖口。
他醒悟過來,抓住戰機,用平實訓練的“中刺”技術,壹刀刺進鬼子胸膛。到第二個鬼子,他更有信心了,對陣兩個回合,就把鬼子刺死了。
到第三個鬼子,鬼子就很小心了,不想留給李仕亮破綻。李仕亮在戰鬥中用槍刺壓住鬼子的長槍,鬼子用槍架住李仕亮的刺刀,不讓刀鋒對著自己。
突然,李仕亮變招,反手用槍托砸向鬼子做臉頰,當時砸斷鬼子的動脈血管,鬼子壹命嗚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的精銳及有經驗的老兵許多倍抽調到太平洋戰場,所以八路軍的刺殺水平,比鬼子反而高出壹籌。
有八路軍老戰士回憶,拼刺刀無所謂什麽高強的武藝,只要盯住對方上下左右中五個位置,應用平時經常訓練的刺殺技術,比鬼子更快地刺中對方即可。所以,八路軍在不打仗的時候,總是反復練習刺殺技術。
除了個人刺殺技術,八路軍在實戰中還總結出班組為單位的刺殺戰術。在《百戰將星叢書·吳效閔少將》壹書中,描寫虎將楚大明在冀南帶領八路軍與鬼子交戰時對刺殺的要求:不管是面對壹個鬼子,還是面對壹群鬼子,必須三個人結成壹個小組與鬼子拼刺刀,有防守的,有助攻的,還有佯攻的。
而對於八路軍與鬼子拼刺刀精彩的描寫,當是馮誌的小說《敵後武工隊》中的壹節。馮誌曾經親身參加過敵後武工隊,他的描寫有很大程度的真實性、可信性。
他是這樣描寫的:八路軍三個連300多人在田各莊設伏,準備全殲日軍30余人。武工隊四五十人,負責消滅日軍駐大冉莊的壹個班及偽警察哈巴狗部。
田各莊打響後,大冉莊鬼子12人,帶偽警察9人,去大冉莊增援。武工隊魏強小隊(第壹小隊)埋伏在張保(張家口——保定)公路路東的壹片墳地裏,等鬼子到了他們的伏擊位置,公路西面的第二小隊率先射擊,把偽警察趕到路東,鬼子原地臥倒對抗。
但是面對武工隊人數優勢,12個鬼子在被打死兩個,剩下的10個組成三個戰鬥小組,邊還擊邊向東撤退。離墳地有30米的時候,魏強壹聲令下,小隊20多人每人壹顆手榴彈扔出去。
鬼子又倒了幾個,其他的臥倒開槍。在讓偽警察閃開沖擊道路後,武工隊員們端著上刺刀的步槍沖上去了。
武工隊隊員“辛鳳鳴端著亮晶晶的刺刀沖在前面,壹個左腮幫子下面留有壹撮毛的鬼子端著刺刀迎上來。仇人相見眼睛紅,二話沒說,呀呀地拼刺起來,刺刀碰槍身,磕得叮當山響。
······趙慶田、李東山***同拼掉壹個老鬼子,便急忙往辛鳳鳴這邊縱跳過來。李東山立眉瞪眼地拉著長聲呀——,朝壹撮毛的右肋用刺刀尖虛虛壹點逗,壹撮毛緊忙右腿後撤來躲閃,就在這時,呀的壹聲,趙慶。
二、手裏的壹把刺刀,有誰知道是什麽槍上用的這是中正式用的刺刀。
確實不是三八式,這從刀柄能判斷,刃長也不壹樣。中正式因為仿自毛瑟98k,所以全槍長度比日本的三八式少將近200毫米。
當時西方的刺刀長度都是200毫米到250毫米(8到10英寸),德國刺刀也是。而日本的三八軍刺刃長就500毫米。
中正式如果用德國標準的刺刀,拼刺長度比三八式短了將近半米,太不合算,所以 *** 兵工廠在毛瑟刺刀的把上安裝了六百多毫米長的超級刺刀刃。看起來比例有些不協調啊。
至於後壹個問題,要是說背包、頭盔、迷彩服可以買賣,那刺刀是管制刀具,肯定是不讓買賣的。我平時經常去逛軍品店,確實沒見過有賣刺刀的。
三、日軍30式刺刀資料(無護手)30年式刺刀 1890年代後期,東京炮兵工廠廠長友阪成章大佐(Nariakia Arisaka)受命開發壹種使用無煙火藥的新式小口徑步槍,以取代村田步槍等早期型號。
1897年(明治30年)新槍正式定型,稱為30年式6.5mm友阪步槍,同時為該槍設計了相配套的30年式刺刀,也稱為友阪刺刀。該刺刀全長525mm,刀體長 400mm,質量0.69kg。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30年式刺刀相當長,近似於短日本刀,但考慮到當時世界上步槍刺刀普遍在600mm左右的情況,而且相對於早期的13年式刺刀,30年式刺刀的長度已大為縮短,實際上符合軍用刺刀的總體發展趨勢。30年式刺刀的總體設計建立在德國西門子公司產品基礎之上,最早的 30年式刺刀刀身上甚至打有西門子的標識。
但30年式刺刀刀尖處不是對稱的劍形,而是上端平直、下端單刃上挑,故有人曾撰文指出30年式刺刀刀尖是模仿傳統武士刀的形狀,實際上並非如此,同時代的歐洲刺刀中也有類似的設計。之所以采取這種形狀,只是為了方便生產以及手持刺刀格鬥時便於劈砍。
稍遲出現的英國P1907式刺刀,在設計上也參考了30年式刺刀,長度與外形都與後者相似。至於後來日本故意誇大刺刀的作用,有意將其與武士刀聯系起來,使之成為壹種“精神武器”。
日俄戰爭結束後,根據實戰經驗,隨即對30年式步槍的槍機、保險和瞄準裝置進行了改進,並於1905年(明治38年)正式定型為38年式步槍,30年式刺刀則因為本身較為完善的設計以及在日俄戰爭中的良好表現,被原封不動地繼承下來,並壹直使用到日本戰敗投降,因此30年式刺刀也往往被誤稱為38年式刺刀。30年式刺刀和38年式步槍壹起,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的得力幫兇,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及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二戰中最著名的軍用刺刀之壹。
30年式刺刀的結構和型式 30年式刺刀的設計從整體看較為完善,是近代軍用刺刀中壹個具有相當代表性的樣板。以標準型30年式刺刀來看,全刀可分為刀體、刀鞘兩大部分。
刺刀刀身為下單刃式樣,截面形狀為尖銳的倒三角形;刀身兩側銑有寬血槽,作用是刺入人體後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時減輕刀體質量和加強刀身剛度;刀身右側靠護手處打有生產廠標記;護手為壹整體,上端為槍口套環,下端為向前方伸出的護手鉤(這種設計在19世紀後半葉的軍用刺刀上相當常見,其作用是在白刃格鬥時卡、別對方的刺刀,並方便將若幹支步槍牢靠架設在壹起,此外還可以用來在槍上懸掛旗幟。後來的軍用刺刀大多放棄了這壹設計),後期生產的刺刀則取消了護手鉤,護手下端為直形;刀柄末端為閉鎖機構,上部為壹T形長槽,用以和槍管下方的刺刀座相連接,槽內右側有彈簧控制的活動卡筍,上刺刀時與刺刀座上的缺口相配合,可將刺刀牢靠地固定在步槍上,需要卸下刺刀時,只要壓下柄尾左側的圓形按鈕,使卡筍縮回,即可將刺刀向前方取下;刀柄中段呈弧形,方便用手握持,兩側有以鉚釘或螺釘固定的護木;刀柄末端金屬部分向下彎出呈“鳥嘴”狀,末端頂部平面上往往打有號碼等。
刀鞘用來盛裝和保護刀身,其結構相對較為簡單,為薄鋼板沖壓成型後再經焊接而成。刀鞘上端口部焊有壹個用來加固鞘口邊沿的部件,稱為“吞口”或 “鯉口”;稍下方為連接掛件用的止動環,以螺釘與刀鞘本體固定,穿皮帶用的環口在刀鞘右側;刀鞘內部有兩對板狀彈簧片,上端的用來在插入刺刀後夾緊刀身,下端的則用來防止刀身在刀鞘中過分晃動。
刀鞘在拼刺訓練時也有很大作用,壹般要將刀鞘套上以防誤傷,鞘尾端設計成突起的球鼻狀“水滴”,正是為了在訓練中起到減緩沖擊力的作用。保存至今的刀鞘上大多有凹癟痕跡,多半是在訓練時相互撞擊而留下的。
30年式刺刀的標準型有兩種型號:除了早期型號外,還有壹種是中後期定型的型號,因其主要配用在1939年(日本神武紀2599年)定型生產的99式7.7mm巖下步槍上,也有人稱其為99式刺刀,但這只是俗稱,並不是正式的叫法,通常情況下這兩種刺刀都被稱為30 年式,其結構基本相似,並且可以通用,刀鞘也可以互換,但在刀身、護手、刀柄、刀鞘上均有差別(在下壹段文字中為方便敘述起見,仍將早期型稱為30年式,後期型稱為99式)。 從刀身來看,30年式厚度較99式略薄,血槽稍淺,刀背靠前端處較為平直,少數刀尖的上方向下呈弧形收斂,並開有假刃,刀尖低於刀脊;而99式則大多相反,並有壹部分刀尖向上略微翹起,有尖而無刃,刀尖高於刀脊,更接近於武士刀刀尖的形狀。
從護手來看,30年式彎鉤處寬度較窄,到鉤尖處則變粗,從側面看略呈三角形,鉤尖明顯;99式彎鉤比較寬厚,基本沒有粗細變化,鉤尖不明顯,有的近乎方形。從刀柄來看,30年式刀柄較為纖細,弧形明顯,中間呈“鼓肚”狀,與手型比較吻合,護木後端與柄尾金屬部分連接處為斜線,固定護木的鉚釘或螺釘多有橢圓形墊片,柄末的“鳥嘴”狀突起比較明顯;99式刀柄較為粗厚,兩側皆為平面,下方的弧形部分較淺,護木後端與柄尾金屬部分連接處和刀背相垂直,鉚釘墊片為圓形,“鳥嘴”部分較不明顯。
從刀鞘來看, 30年式的止動環為機加件,。
四、我有把三八大蓋的軍刺,上面寫著1913 ,中間寫著12 16,最下面是個應該是真的,1913是生產年,12 和16三八式步槍1905年就投產了,配用的是30式刺刀,時間較為吻合,12和16是地區和兵工廠的代號,圓形鋼印應該是菊紋或是兵工廠的標誌。
客觀地講,作為日軍二戰時期主要的單兵武器之壹,30刺刀在世界輕武器歷史上是占有壹席之地的,它是日本設計最成功的刺刀之壹,也是亞洲刺刀品種中的佼佼者,甚至還影響到了歐洲的刺刀設計。 提到該款刺刀,就不能不先說說我們熟悉的“三八大蓋”。
三八大蓋是抗日戰爭年代我軍對日本30年式6.5mm友阪(Arisaka rifles)步槍的稱呼,原因是在其槍身刻有“三八式”字樣。有阪步槍是東京炮兵工廠廠長友阪成章大佐(Nariakia Arisaka)於1890年代後期受命開發,以取代村田步槍等早期型號而研發成功的。
1897年(明治30年)該槍正式定型,1905年正式生產。同時為該槍設計了相配套的30年式刺刀用於白刃戰,也稱為友阪刺刀。
該刺刀全長525mm,刀體長 400mm,質量0.69kg,取代了村田步槍配備的雙刃刺刀。後來,在1939年(日本皇紀2599年)又衍生出99式7.7mm巖下步槍,並配有99式刺刀。
作為二戰期間單兵主要武器之壹,從1897年定型到1945年日本投降近50年的時間裏,30刺刀得到了廣泛使用。其總體結構主要由刀體、刀鞘兩大部分組成。
刺刀刀身截面形狀呈尖銳的倒三角形;刀身兩側銑有血槽,作用是刺入人體後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時減輕刀體質量和加強刀身剛度。 刀身右側靠護手處打有生產廠標記;護手為整體件,上端有槍口套環,下端有兩種形式:壹種是早期型生產的鉤型,俗稱護手鉤;另壹種是護手下端為直形,多為後期生產型;刀柄末端為鳥頭形(birdhead)金屬件,稱為刀把頭,是刺刀的閉鎖機構,在末端平面上往往打有號碼等標記,其上部為壹T形長槽,用以和槍管下方的刺刀座相連接,刀把頭右側是有彈簧控制的活動卡筍,上刺刀時卡筍卡在刺刀座上,起到固定刺刀作用,卸刺刀時,要壓下刀把頭左側的圓形按鈕,使卡筍縮回,將刺刀向前推出;刀柄中段形狀分兩種:初期型呈弧形,方便用手握持,兩側護木用鉚釘或螺釘固定。
到目前的研究發現,30年式刺刀從外形上來區分至少有18個不同的品種,但是,總的來說,最常見的有下圖3種款式,分別是初期型(護手有彎鉤)、中期—末期(護手有彎鉤,長方形刀把頭)初期—中期(劍身烤藍,護手無彎鉤): 刺刀上通常標有序列號,但與步槍上的序列號互不相關。刺刀上的標記還有代表著其產地的兵工廠符號,從這些符號可以追溯出這把刺刀產於何處,是由哪家公司或兵工廠制造的。
30刺刀的細節變化較多,這主要是由於生產廠家不同、年代不同和時局發展的影響所造成的,前面說過其外形變化有18種之多,下面以刀鞘為例,看看各個時期有神馬不同變化。刀鞘的上端口部稱為“吞口”或 “鯉口”,口部下面的環用來將其系於身上,用螺釘固定於刀鞘上,鞘尾端設計成突起的球鼻狀“水滴”。
各時期生產的刀鞘有所不同: 當然,明治之後,日本陸軍的刺刀並不僅僅只有30年式壹種,還有村田13年式和22年式刺刀(分別於1880-1897年,1889年裝備)、44式騎兵步槍刺刀(1911年-1930年裝備)、配套百式短機槍和99式傘兵卡賓槍的2式刺刀(1942-1954年裝備,是30刺刀的直護手縮短型)等型號。有興趣的可到網上查找資料。
呵呵 再補充壹些東西吧 值得壹提的是,近些年來,國內古玩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假冒30年式刺刀,其主要特征為:刀身刀鞘多有經專門作偽而產生的銹蝕,但多為浮銹,色澤紅褐,且較為疏松、撫之沾手,沒有老包漿(“包漿”俗稱“傳世古”,指金屬表面由於氧化、銹蝕及汗液作用,隨時間推移自然形成的壹層化合物,有黑、古銅等多種色澤,使器物有壹種自然的陳舊感。——編者註)的質感;刀身多數為手工加工,有的刀尖形狀過於尖銳,血槽兩頭處形狀不規則,槽內不平整、有凹凸感,刀身普遍薄於正常厚度;槍口套環形狀不規整,或有明顯變形,護手鉤形狀怪異;手柄護木木質疏松,多用普通木工螺絲釘固定,墊片形狀不規則,有的甚至是四方形,兩個螺釘或鉚釘的連線多不與刀背平行;T形槽與刀身、套環不在同壹軸線上,卡筍簡陋粗糙,形狀亦與正品不同,柄尾與刀體連接處銅焊痕跡明顯;刀鞘焊縫粗糙或有漏焊點,“水滴”不圓滑、多留有銼痕等等。
有的假刺刀也打有標記,但多數深淺不壹,或者較為模糊,且圖案多為臆造,有的是三個相互分離的小圓,有的是五角星內有三橫,有的甚至將標記打到刀身左側。但其中有些假冒刺刀仿真度較高,有些則與當時國內特別是抗日根據地兵工廠手工仿制的30年式刺刀較為相似,識別時需要綜合考慮以上各種特征,並特別加以註意。
30年式刺刀的生產廠家及標記 30年式刺刀的生產從1897年開始壹直持續到1945年,前後近半個世紀,並且是由分布在日本、朝鮮和中國的不同兵工廠生產的。起初,日軍使用的包括30 年式刺刀在內的各種自產兵器都是由國營各大兵工廠生產的,但隨著對外擴張規模不斷加大,民間企業也逐步加入到軍需品生產行列。
特別是“九·壹八”事變以後,受日本 *** 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