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宮廷畫家馬援的作品多以“巍峨挺拔”為題材,如皇帝宴席上的《鄧華圖》和文人墨客的《江艷圖》...
偶爾也會畫壹些以“農樂”為主題的畫,比如《徒步圖》。
馬援191.8 x 104.5cm,北京故宮博物院。
主題是“踏歌”,人物比例不大,但在整幅畫中卻極為搶眼。也正是田埂上那四個身材瘦小、微醉的老農,把古老的歌舞形式演繹得淋漓盡致。
《塔格圖》中的四個老農民
四個老農在跳舞,仿佛在同壹個節奏裏歡快地行進。下面是根據馬援的作品改編的《踩歌》的動圖。可以體驗壹下。
《徒步地圖》動畫
2
在馬援的作品中,最具風格特色的是《獨釣寒江》。
在這個不到半米的作品裏,除了幾個微波,幾乎完全是空白。然而,正是這壹片空白,展現了浩瀚的河流和強烈的空間感,更凸顯了“獨立”二字。
《漢江獨釣圖:馬援》26.7 x 50.6 cm,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當我們放大圖片中央的船時,細節更加驚人。
穿著長袍的漁夫並不舒展身體,而是坐在船的壹角。江面上那種清冷蕭瑟的氣氛,那種悠遠的意境,那種想象躍然紙上。
僅憑漁夫的這壹個動作,“冷河”的冰冷已經觸及肌膚。
在寒冷的河裏獨自釣魚的地圖的壹部分
當漁夫坐在船的壹端時,船的尾部微微向上傾斜。
盡管天氣寒冷,漁夫仍然小心翼翼。馬援展示了他的側面,但在畫面放大後,我們仍然可以從漁夫的眼角和表情中感受到他的專註。
在寒冷的河裏獨自釣魚的地圖的壹部分
三
《江帆山市圖》未署名,很難考證作者是誰。但從筆墨畫風分析,應該接近北宋畫家嚴文貴的作品。
整幅畫色彩淡雅,兩峰相擁,山寺野店在其間若隱若現。寺廟坐落在山溝裏,依山而建。雲霧繚繞山谷,鳥鳴陣陣,壹派繁忙景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蔣凡山市地圖,匿名,28.6 x 44.1 cm。
這幅作品的尺寸不大,但畫中的景物極其細膩逼真。所有的船構、山寺、野店等建築,無壹不是描寫準確,栩栩如生。
“江梵山城市地圖”的壹部分
四
《西山行旅圖》是北宋畫家範寬的作品。打開這幅畫,壹座大山矗立在眼前,和風景壹起的還有許多藏家的題字,而這些題字成為揭開流傳千年的名畫的唯壹線索。
西山行旅圖收藏於範寬206.3 x 103.3 cm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幅畫最有趣的是畫家的簽名。
範寬的簽名挺隱蔽的。如果這幅作品不放大10倍,隱藏在“傳送者”右側樹叢中的簽名可能就找不到了。
▲隱藏的範寬簽名。
▲花店和南貨——明人的浪漫不亞於我們。
▲書店——這個櫃臺的臺面很棒...
▲傾倒——不要真的以為是“全場兩元”的大促銷,其實是“白銀傾倒店”的意思,是壹家古老的熔煉鑄造銀錠的店鋪...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