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由美國作家西格雷夫夫婦用18年時間收集資料,追蹤案件,寫就而成的《黃金武士》壹書中披露了日本在二戰期間從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掠奪價值上萬億美元黃金等財寶的駭人內幕,震驚世界。
書中講述的“山下黃金”的故事自1945年日本投降後就壹直在民間流傳:當日本快要投降的時候,菲律賓的壹些島嶼上,壹群勞工還在地下沒日沒夜挖著不知何用的隧道。幾天之後,成噸的黃金和財寶被運往那裏掩埋,永遠地掩埋。當那些工人剛要爬上地面的瞬間,壹聲巨響,然後便是壹片死寂。壹切成為永久的秘密,只留下壹個叫做“金百合”的傳說。
“傳說”與史實之間壹直沒有得到學界和官方的澄清,但按書中披露,中國無疑是那場戰爭中受傷害最大的國家,日本所掠黃金的很大壹部分也是從中國搶去的,而東北地區是在那場侵略戰爭中被日軍占領時間最長、受害最深的地區,那麽,那筆驚世駭俗的“山下黃金”中究竟有多少是從東北掠走的?日本究竟掠走東北多少黃金?
連續幾日,本報記者尋訪國內及東北有關專家、學者,並從當時東北地區最大的金融機構――東三省官銀號和當時最著名的民間銀行――邊業銀行入手,試圖揭開日本掠奪東北黃金之謎。但所有被采訪者壹致表示,由於當年日本刻意掩蓋這些事實,其所掠走的黃金等財寶要遠遠大於目前公布出來的數字。
壹場瘋狂的掠奪
沈陽地方誌專家伯金地:東三省官銀號內66萬斤黃金被日軍掠走
現在的工商銀行沈陽分行沈河支行所用的建築,就是百年前的東三省官銀號的老宅,這幢屹立在沈陽城朝陽街長安寺巷上的老建築前,石獅下壹塊石碑記載著東三省官銀號的身世。
東三省官銀號在光緒三十壹年也就是1905年成立,鼎盛時期在全國設有分號99處,是當時東三省最大的地方銀行,由東三省巡使張作霖操控,奉軍六次入關都是以東三省官銀號為經濟後盾。張學良將軍在東北主政期間,正是依靠東三省官銀號整頓了東北金融秩序,穩定東北幣制。
“九·壹八”事變以後,東北全境淪陷,日本關東軍每到壹處首先搶占的就是交通運輸線和金融機關。
當時東北地區主要的金融機構有:東三省官銀號,東北地方政府的官辦銀行,資本2000萬元;邊業銀行,奉系軍閥勢力設立的,資本525萬元;吉林永衡官銀行,省政府的金庫,資本1000萬元;黑龍江省官銀行,資本200萬元。四銀行還在沈陽設立了“遼寧省城四行號聯合發行準備庫”,以及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在東北的分支機構。該四銀號是東北金融界的決定力量。
“九·壹八”事變次日,東北地區最大的金融機構――東三省官銀號被日軍占領,日本人如獲至寶,在門口貼上“擅入者槍斃”的字樣。當日晚間,日軍用載重汽車將官銀號內的現大洋運走。
據後來沈河支行的資料記載,東三省官銀號被日軍占領,庫內存有的66萬斤黃金和200萬元銀元被日軍劫走。由於數字巨大,就連當時負責編寫沈河支行門前石碑說明的趙建宏都對記者說,“我當時也有點兒懷疑,畢竟這個數目太大了。”此後,趙建宏也到省市檔案館查閱過相關資料,但是並沒有權威和統壹的說法。見過當年東三省官銀號金庫的趙建宏說,地上和地下的金庫***5個,每個達300到400平方米,“那是相當大的金庫,也說明當時的財力相當雄厚。”趙建宏提供,66萬斤黃斤這壹數字,來源於從事沈陽地方誌工作的伯金地的《東三省官銀號始末》,而伯金地也是貨幣研究專家,當時趙建宏對此數字表示懷疑時,伯金地曾斬釘截鐵地表示不會錯的。
與趙建宏的初始懷疑相壹致的是,沈陽市文史研究館編寫的《沈陽歷史大事本末》壹書對當年日本人從東三省官銀號掠走的黃金記載為16萬兩,而有關媒體還有16萬斤的說法,可以說相差很大。
但是直到現在,曾在沈陽市地方誌辦公室工作過的伯金地仍堅持“66萬斤黃金”這壹數字,“當年也是經過多方面考證的,而且數字來源主要是《奉系軍閥的官僚資本》壹書”,該書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壹百多頁的小冊子,對當時的記載非常詳細。”“日本占領東三省官銀號時,張學良沒來得及運走那麽多錢幣,根據奉系當時的財力,這個數字也是可能的”,伯金地說,“從史料看,當時日本人把壹部分黃金運回本國,另外很大壹部分則轉移到長春,為偽滿洲國籌備資金。”
百歲原邊業銀行老員工孫競寰:7000兩黃金不翼而飛
今年100歲的孫競寰老人從1927年就在沈陽從事銀行工作,他先後在張作霖的邊業銀行、日本人的偽滿洲中央銀行、國民黨開辦的“中央銀行大南門支行”工作過。“其實,這幾家銀行都是壹家銀行,就在現在的大南門”。
孫競寰記憶力很好,“邊業銀行是張作霖開辦的,它與官方的東三省官銀號都是東北最大的銀行”。
“邊業銀行也對外”,孫競寰說,1927年邊業銀行成立他就在這裏工作,是負責存放款的組長,那時他才20出頭。
孫競寰說,“九·壹八”事變之前,銀行每天熱熱鬧鬧,生意很好。為了鞏固紙幣的作用,銀行從上海購買了7000兩黃金,作為儲蓄金。
“黃金裝在7個大木箱裏運來,每個箱裏裝1000兩。”
孫競寰說,這些黃金在日軍進來前壹直放在銀行裏,也沒有被兌換。當時的紙幣是銀本位的,100元可以換100塊現大洋,但是不能與黃金兌換。
“九·壹八”事變後,這家銀行被日本人控制,改名為“滿洲中央銀行”。孫競寰也被調往牡丹江分行工作,直到1935年回來。
回來後他發現這筆鎮店之寶7000兩黃金已經不翼而飛了。作為親歷日本統治下的銀行工作者孫競寰還目睹了日本在東北建立殖民地金融體系,統壹幣制,使東北的金融機關和偽幣成為日本金融機關和日元的附庸,以便使日本壟斷集團對東北輸出資本,進行掠奪服務。為支持日本帝國主義擴大戰爭,偽滿洲中央銀行還大量積聚資本,集中投放給重要的產業部門,擴充軍事工業,掠奪物資資源。
吉林學者李重:日本大肆掠奪我東北金銀用於作戰
“九·壹八”事變後,日本占領了沈陽、長春、吉林、齊齊哈爾等城市,日本為了操縱東北的經濟命脈,首先奪取東北的主要金融機構,即東北三省的官銀號、吉林永衡官銀號、黑龍江省官銀號、邊業銀行和遼寧省城四行號聯合發行準備庫、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分行等金融機構。除黃金外,關東軍還搶走了張學良存在邊業銀行中私有黃金七八千兩和古玩字畫等。有日本侵略者供認,從“四行號”中掠取的資金達1.4億元。這些銀號的附屬事業投資額高達3800余萬元,亦全為日軍掠奪。
民間的財富也未能幸免。張氏帥府被占領。後來,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把從帥府洗劫的張學良家產裝了兩火車,運到北平試圖交還給張學良,張學良怒不可遏地說:“這樣待我,等於羞辱我,妳把我的東西拿回去!不拿,我全在火車站燒了,羞辱妳。妳要還,還給我東北三省,我東北三省比妳日本四島還大呢!”
從“九·壹八”事變到日本投降的14年間,在瘋狂侵略中國的同時,日本對中國進行了世界侵略史上極為罕見的掠奪與破壞。
日本為吞並東北四銀號,壟斷金融,控制國民經濟,積極籌劃設立偽滿銀行。1932年7月1日,偽滿中央銀行總行、支行***128個單位正式開業,“滿鐵”的社員被充斥到銀行進行監管,從此原有四銀號被撤消。
偽滿中央銀行是偽滿洲國傀儡政權的“國家銀行”,是地地道道為日本侵略者服務的,是完全依附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銀行,是日本侵略者掠奪我國財富的工具。偽中央銀行受關東軍的全面控制,它為關東軍提供軍費和籌集軍需物資。日本銀行在偽行內設有參事室,監督該行的活動,實際上偽中央銀行是日本銀行的特殊分支機構。
日偽統治者利用偽滿中央銀行,實行殘酷的貨幣、信用受理。它參與制定經濟金融方針、政策,壟斷貨幣的制造和發行,壟斷東北的金融市場。
著有《偽滿洲國貨幣研究》壹文的長春學者李重說,侵華期間,日本大肆掠奪我東北金銀及其他金屬貨幣,壹手收買東北所產之黃金、白銀及現大洋等,再運往英美日各國,換取外匯購入戰爭之必需物資,資助日作戰。
壹項仍是空白的研究
專家稱日寇掠走的黃金數量至今仍是個謎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編審卞修月,長期從事抗日戰爭人員及財產損失研究。他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相關研究還是空白。遼寧省社科院歷史所的相關人員也表示,專門研究日本經濟侵略造成東北財產損失的相關資料已很難查找。
二戰期間日本到底從東北掠奪多少黃金?記者找到大量資料和有關專家都無從考證。
省委黨校劉貴田教授說,現在已知的壹個數字是,1941年日本侵略者運回國內的黃金數量為2300余萬克黃金。
1937年至1940年是日本侵略者對偽滿經濟實行全面統制掠奪時期。日偽統治者從1937年起實施產業開發5年計劃,進行全面的經濟掠奪,變東北為其擴大侵略戰爭的物資供應基地。在這個5年計劃中,1937年計劃開采黃金4230公斤,最終生產了3709公斤;1938年也是生產了3000多公斤。
為什麽沒有日本侵略者掠奪黃金的準確數字呢?“九·壹八”研究會會長王建學教授認為,是日本侵略者有意銷毀證據的結果。
現在我們可以查到的日本侵略者掠奪沈陽煤炭、鋼錠、鋼材、鋁、液體燃料等物資的數字,也是不完整的,至於像黃金珠寶壹樣貴重的東西,屬於絕密,只有當時的日本高層了解。
他進壹步解釋說,在1931年前,日本掠奪的物資張作霖都能掌握。因為物資只能從大連出口,通過滿鐵運輸。而“九·壹八”事變後,日本又開發出經丹東走朝鮮釜山回國的通道,且日本已經控制東北,運輸物資的數量以及運送什麽則全由他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