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利潤下降近壹半,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7%。
根據比亞迪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快報,比亞迪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同比下降1.78%;營業利潤23.2億元,同比下降45.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2億元,同比下降42.03%。從數據上看,比亞迪2019年營業收入與2018年基本持平,但公司利潤“不太好看”。比亞迪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是由於行業和政策的變化,以及本期R&D費用上升所致”。
的確,2019對比亞迪不太友好。雖然上半年有203.6%的凈利潤增長,但隨著下半年新能源補貼的下降,以及國五轉國六政策的實施,比亞迪全年利潤出現虧損。
2019年,比亞迪累計銷量為461400輛,同比下降11.39%。其中,燃油車銷量231.9萬輛,同比下降15.02%;新能源汽車銷售22.95萬輛,同比下降7.39%。從銷售結構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比亞迪的核心業務板塊之壹,幾乎等同於燃油車的銷售,所以壹旦政策出現波動,市場下行,比亞迪的利潤自然會受到很大影響。
至於R&D投資,比亞迪尚未披露2019的具體R&D投資數字,但我們可以從專利申請數量中找到壹些線索。全球汽車專利數據庫服務平臺數據顯示,2065,438+09年比亞迪申請專利2463件,較2065,438+08年的65,438+0,803件增長36.6%。而且值得壹提的是,比亞迪的發明占申請專利的50%以上,也就是說,2463項專利中,超過1200項專利是比亞迪自主研發的,其研發投入可想而知。
事實上,比亞迪擁有的不僅僅是汽車業務。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有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汽車及相關產品業務、IT業務和新能源業務。其中,僅IT業務就涉及多種產品,汽車業務不僅僅是眾所周知的乘用車,還有城市軌道交通、商用車、專用車等。但是其他業務的具體財務情況沒有公布,我們無從得知。雖然信息有限,但從銷量數據和R&D投資兩個方面來看,確實對比亞迪的盈利能力有重大影響。2020年已知的消息是,比亞迪將推出全新車型韓和宋運動版,並會有多款改款車型上市。讓我們壹起期待比亞迪2020年的市場表現。
壹汽轎車:銷量和收入增長,但利潤下降超七成。
壹汽轎車發布的2019財報顯示,壹汽轎車2017800輛累計銷量,同比增長3.11%;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6.64億元,同比增長8.38%;凈利潤5277萬元,同比下降74.05%。從數據上看,壹汽轎車在2019年實現了銷量和收入的雙增長,但利潤卻下降了70%以上。這是我們第壹次看到這些車企之間如此大的反差。
壹汽轎車在財報中表示,公司受國內乘用車市場下滑、國五與國六切換、貴金屬市場價格上漲、日元匯率上漲以及公司新老車型交替影響,產品毛利率等財務指標下降;此外,新產品研發費用、資產減值增加、確認投資收益減少等綜合因素導致各項經營指標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那麽問題來了,壹汽轎車的虧損在哪裏?
雖然壹汽轎車整體銷量有所增長,但作為“利潤牛”的壹汽馬自達銷量卻同比下滑。2019年,壹汽馬自達銷量為91400,同比下降16.1%。銷量下滑導致壹汽馬自達2019年度凈利潤僅為5000萬元,同比下滑82%。別忘了,2017年,壹汽轎車依靠壹汽馬自達34%的同比銷量增長和199萬元的凈利潤,實現了扭虧為盈。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壹汽馬自達凈利潤的下滑是壹汽轎車凈利潤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之壹。
另壹方面是壹汽轎車運營成本的增加。財報顯示,壹汽轎車2019年營業成本224.94億元,同比增長11%,高於營收8.38%的同比增長。具體來看,研發投入7.28億元,同比增長57.23%;管理費用165438+3200萬元,同比上升8.12%;財務費用11323200元,同比增加161.17%;銷售費用26.02億元,同比減少65,438+0.66%。
在R&D的投資主要是為了打造奔騰T系列家族。目前,奔騰品牌已推出T33、T77、T99三款SUV車型,初步完成了T系列的產品布局,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T系列的優異表現也讓奔騰品牌在2019車市下行狀態下實現了33.4%的增長。去年銷量達到120500,在壹汽轎車體系內銷量占比過半,成為壹汽轎車銷量增長的主力軍。
根據規劃,未來奔騰將推出“B、E、S、T”四大產品系列,涵蓋A0級至b級車。今年,它將推出壹款純電動汽車、壹款A0級汽車和壹款SUV。其目標是用5年左右的時間,做壹個年產銷百萬的品牌。從目前來看,奔騰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任重而道遠。加油,奔騰!
東風汽車:營收同比下降,合資公司兩極分化。
東風汽車集團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東風汽車2019年度實現營收101087億元,同比下降3.3%;歸屬於母公司的利潤654.38+028.58億元,同比下降0.93%。銷量方面,東風汽車2019年累計銷量達293.2萬輛,同比下降3.9%,但仍好於整體車市8.3%的跌幅,跑贏大市。
在整體車市下滑的情況下,東風汽車能有這樣的表現應該算不錯了,但還不夠好。為什麽這麽說?因為東風汽車集團旗下有東風本田、東風日產、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東風雷諾、東風大嶽起亞、東風英菲尼迪、納智捷八大合資品牌,其中,除了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其他合資品牌都處於市場萎縮階段。
尤其是三大法系品牌,雷諾2018600輛銷量同比下降62.87%,而神龍公司旗下的雪鐵龍和標致整體銷量僅為113600輛,同比下降55.17%。這三個品牌銷量大幅下滑,成為東風汽車。
好在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這兩大支柱,讓東風集團勉強維持了和2018年差不多的盈利水平。2019年,東風本田累計銷量78.89萬輛,同比增長13.2%;東風日產累計銷量117萬輛,同比增長0.3%。其中,東風本田為東風汽車帶來了4716億元的利潤貢獻,較2018增加了3.79億元,可以說是壹位實力派部長。
自主品牌方面,東風汽車擁有啟辰、風神、時尚、風光、風度五大自主品牌。關於grace品牌就不多說了。目前它只有壹款MX6車型,勉強活著。其他四個品牌,啟辰2019年累計銷量為122800,同比下降8.6%;風神累計銷售7.5萬輛,同比增長8.5%;熱門車型累計銷量116200,同比下降19%;風光累計銷量155700輛,同比下降11.85%。
可以看到,只有風神銷量同比增長,其他三個品牌均同比下降。這五個品牌加起來有40多款在售,產品可以說是相當豐富,但是總銷量不到50萬。原因是缺乏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支柱的產品。對於東風汽車來說,五大自主品牌各自為戰,沒有起到很好的相互支撐作用。資源整合或許是出路。
2020年也將是東風汽車的壹次考驗。畢竟東風汽車在重災區,受到的沖擊最嚴重。今年前兩個月,東風汽車累計銷量僅為1.32萬輛,同比下降29.66%,前兩個月累計產量為1.39萬輛,同比下降39.69%。即便如此,東風汽車仍未調整2020年375萬輛的整體銷量目標。至於怎麽達標?還是等東風汽車下半年發力吧!
寫在最後:
看了兩份財報,想告訴大家,銷量和利潤數字很重要,但不是評價車企業績的唯壹指標。壹些汽車公司看起來很悲慘,賬面數字虧損,但他們正在為長期發展加倍投資。有些車企看起來很美,賬面數字是利潤增長,但實際上面臨很多可以預見的問題。所以,對於車企的財報,還是要分析後再下結論,不能僅憑數字壹概而論。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