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載灃認為不可能訪問太多國家,打算只訪問美國和日本。然而,18年9月,Xi安下達命令,結束在德工作後直接回國,連美日都不要了。
當時這件事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猜測,意圖何在不得而知。後來有個外國傳說:光緒皇帝三十歲,結婚多年沒有繼承人,體弱多病。所以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都很擔心將來的皇位繼承問題。他們渴望讓載灃回國結婚生子,繼承王位。
當時這個傳說似乎打消了人們心中的疑慮。其實仔細想想還是挺牽強的。就算慈禧真的有這樣的打算,也沒那麽急著結婚生子。事實上,載灃回國後並沒有馬上結婚,而是在第二年的秋天才結婚。那時候多去幾個國家,我的婚姻也不會受影響。
慈禧太後命令載灃盡快返回中國。表面上看,還有壹個原因,就是載灃在德水土不服,飲食減少。但這不是主要的。《西遊記大事記》中明確記載了決定性因素,慈禧怕得罪德國。因為德方強調王子的道歉是“專程而來”,如果繞過其他國家,會被認為“違背誠意的意圖”。慈禧緊急召載灃回國,實際上是德國向清廷施壓的結果。
在載灃的使命中,人們發現了他,於是把扭轉清朝敗局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現在他回國了,人們把繼承王位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這反映了壹個不那麽美好的現實,確實很難找到足夠多的人把希望寄托在龐大的王室身上。
我們很難找到證據證明慈禧已經決定讓載灃未來的兒子繼承王位。然而,慈禧讓載灃結婚的謠言絕非無關緊要。可以肯定的是,慈禧已經做了最後的決定,她想任命載灃嫁給他最喜歡的榮祿的女兒瓜爾嘎。
載灃匆匆回國,乘1901+01抵達上海。165438+10月9日登船北上,6月5438+05日抵達天津,坐火車進京。10年2月10日,他在從xi安返回的途中,受到了駐守開封府的慈禧的接見。慈禧還賜飯,以示安慰。12日,慈禧再次召見載灃。元65438+2月14,兩宮從開封出發向北,65438年6月+0902年10月3日抵達保定,逗留四天。太後趁機留在保定。向載灃宣布懿旨,任命他迎娶瓜爾嘉。
中國壹方面淪為受列強欺淩的半殖民地,壹方面又受到慈禧極其嚴厲的封建統治。這是從19年底到20世紀初中國和載灃人民面臨的歷史現實。這種現實給中國億萬普通人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即使是載灃,壹個傑出的人,也無法擺脫這壹現實的影響。最明顯的事實是,他的婚姻被帝國主義和封建君主兩股暴力勢力破壞和幹涉。
原來他早訂了婚,姑娘自然不是普通平民,而是來自滿洲貴族家庭。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搶掠,奸淫婦女。為了逃避洋兵的侮辱,北京不少貴族和官員的家庭閉門自殺。女孩的家人也犧牲了。後來,載灃的生母劉佳親自主持,為兒子訂了二婚,做了壹個大決定,只待擇日結婚。雖然訂婚是由載灃的母親按照舊的封建方式決定的,但載灃本人對這個女孩非常感興趣。而霸道的慈禧太後卻可以為所欲為,無視那些封建禮法,不顧壹切人情和常識。她從個人利益出發,為了達到壹舉控制和籠絡兩大顯赫家族的政治目的,悍然打破了別人的既定婚約。劉甲氣得精神錯亂。他暗暗咒罵慈禧千百遍,表面上敢怒而不敢言。載灃自己也覺得很突然,他對慈禧太後的這種做法很不滿意。但王太後提婚是莫大的榮幸,沒有理由拒絕或感謝。載灃甚至缺乏說再見的勇氣。他接受了太後的旨意,連連磕頭。
1902年秋九月,19歲的載灃按照慈禧的旨意,在比他小壹歲的太子和太子之間舉行了隆重而高規格的婚禮。
王子婚禮的整個過程相當復雜。第壹步是結婚,指定將要籌備婚禮的牧師和女仆。這大致相當於婚姻規劃委員會。第二步,給福晉未來的父親發消息。接到聖旨的人著正裝入宮,走到幹慶門,朝北跪下,傳聖旨的大臣宣讀聖旨指嫁西天。接到命令的人三跪九拜。第三步,太子拜訪福晉家寫禮。下壹步是福晉的家人在婚禮前壹天將化妝品送到黃晨的子宮。之後,是迎娶新娘、喜結連理、設宴款待、新人朝見皇帝、九日回省親的儀式。
作為王子,載灃的婚姻與皇宮無關。但因為太後指的是婚姻,所以壹切禮儀都比較完備,接近王子結婚的規格。慈禧對這樁婚事非常滿意,雙方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載灃因為出國而名揚海內外,當然更受慈禧關註。他順從地接受了慈禧安排的婚事,更得慈禧歡心。這壹切都為他的進壹步晉升開辟了光明的前景。
1903年春,剛滿二十歲的他被任命為依附家族的大臣。1906年春,受命管理負責鎮守京城的堅瑞營事務。同年秋,被任命為正紅旗滿族首都。他的太子頭銜是上位的,此時他的官職已經到了壹個高官的地步。但是,這些都是武陟的要事,此時他並沒有直接參與管理軍務。
1907年6月19日,24歲的載灃奉命在軍事部長任上學習走路。從此,他成為“主管軍務表揚機車”和“主管軍務”的絕密機關的領導成員之壹,這與以前他被臨時命令外出執行任務和出差,或者只負責某壹部分工作的情況大不相同。顯然,為了“學會走路”,慈禧有意讓他去軍事部門鍛煉壹段時間。在載灃二十四歲的秋天,慈禧賜他在西苑門騎馬的獎賞。冬天,他又得到了穿貂皮大衣的青睞。這些本來是皇帝對臣民的同情,對老弱大臣的尊重,現在卻給了壹個年輕人。這其實是壹種進壹步晉升的準備和暗示。
1908年11月,光緒和西太後雙雙病危。西太後把軍機大臣載灃、張之洞、許氏召集到他在富昌堂的病榻前商議繼承人問題。慈禧的意思是,三歲的溥儀是皇帝,她的生父載灃是攝政王。
載灃上臺後做的第壹件事就是罷黜袁世凱。袁事變後,聽從在德時的勸告,效仿德國,開始緊鑼密鼓地采取壹系列軍事措施,加強清皇室對全國軍事力量的控制。1908年12月,載灃下令編練禁衛軍為直隸攝政王親軍;撤銷馮靜恩各省的新軍訓練處,將馮靜恩各省的新軍劃歸陸軍部管轄;成利軍咨詢政府負責軍事管理;建立海軍部建設海軍;設立貴族學校招收滿人,培養高級軍事人才。1909年,他代表皇帝出任陸海軍大元帥,宣布統壹全國軍政大權;任命滿清、余浪、單榮掌握建立新軍的事務;桂良、鳳山為江寧將軍,尹暢為中郎將。他還委派弟弟宰勛和載濤去歐美訪問陸海軍。他們回國後,宰勛是海軍大臣,載濤是軍事顧問室的部長,他是載灃的警衛司令。載灃的任用靠的就是這壹批人,都是大清富甲壹方,相親相愛,無能卻極度權欲的庸人。載灃親貴親權的目的無非是為了鞏固清朝,加強皇權地位,排擠和壓制漢人官員。更糟糕的是,這些親貴族在把持政權的同時,各自立門戶,勾結謀取私利,使得晚清政局更加混亂。
面對日益嚴峻的國內革命形勢,清統治集團內部立憲組閣的呼聲越來越高。有鑒於此,宣彤元年(公元1909年)二月,載灃上書重申預備立憲,使各省“切實預備立憲”,並於當年設立咨議會。這種致力於憲政的姿態使壹些想從中獲取政治利益的立憲派對載灃和憲政產生了極大的幻想,他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投身於各省的憲政運動。宣彤三年(1911)四月,載灃以國家攝政王的名義任命清太子許奕為內閣首任總理,組織責任內閣,廢除原軍部和舊內閣,以示實行憲政的決心。然而好景不長。5月8日,清政府公布的新內閣名單披露了“立憲”內幕。
1911 10 6月10日,武昌起義槍響,革命風暴隨即波及全國。清廷已經岌岌可危。載灃走投無路之時,不得不重新審時度勢,認為:“沒有袁世凱可以死,但可以用袁世凱。”12月30日,載灃譴責自己並解散了皇家內閣。次日,清廷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全權組閣。至此,載灃將所有軍政大權拱手讓給三年前被他罷免的袁世凱。不久之後,該監獄的前攝政王載灃以醇親王的名義退位到自己的官邸,結束了他短暫而又備受折磨的三年國家生涯,隨後退出了歷史舞臺。不久之後,清廷的自衛堡壘全部被自己拆除,只剩下壹個孤兒和壹個寡婦,再也無力反抗袁世凱的操縱和欺詐。
清朝皇帝退位後,載灃的生活非常低調。他從不參加復辟活動,只想維持對皇室的優待條件,保持現狀。在“張勛復辟”的鬧劇中,載灃極為冷淡,自始至終沒有參與。而是冷眼看著這場只持續了12天的復辟鬧劇。以後,溥儀潛往東北,載灃反對“冒這個險”。溥儀到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後,多次要求舉家遷往,使前景壹片光明。日本代表也多次勸說他遷往長春,但載灃總是憂心忡忡,缺乏信任,甚至把小兒子溥仁和小女兒華歡留在身邊。他認為全家去東北是愚蠢的。壹旦它們落入陷阱,就會被屠殺。在清朝的幸存者中,載灃是壹個能很快接受新事物的人。他是最早剪辮子、裝電燈電話、穿西裝、買汽車的人之壹,這可能與他的德國之行和接受新思想有關。他的所作所為自然引起了壹些保守派王公大臣的不滿,有人甚至稱他為“健忘”,但也有人稱贊他開明。王室的壹些後裔受他的影響,改變了他們舊的生活方式。載灃對天文學有濃厚的興趣。每次有月食或日食,他都會仔細觀察,畫成壹絲不茍的圖形,記在日記裏。他也喜歡數學,更喜歡拍照,認為自己不是壹個自滿的人。
載灃為人慷慨,對親朋好友總是真誠相待,謙虛善良。盡管載灃在政治上並不滿意,但他在與人交往方面更成功。載灃說話太慢,很少說話。當他和他的親戚兄弟在壹起時,他總是壹個沈默的觀察者。他討厭社交和交流。不管待多久,來春王府的人壹般都不會輕易離開飯局。和往常壹樣,他們漠不關心,敷衍了事。就算他把親戚當大事,也只是露個面,寒暄幾句,就趕緊起身走人,留下其他人哭笑不得收拾殘局。
載灃的行為準則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壹如既往”。無論什麽季節,他的飲食、衣著、發型,甚至生病時吃什麽藥,仆人們都不必請示,因為他們知道報告的回答壹定是老樣子。在肩負國家重任、把持王權的時候,載灃是這樣做的,遵循舊制度——“照常”,不越線;像往常壹樣,他不考慮王宓的生活費用,大廈裏的壹切都由他的母親劉佳管理。在這平淡無奇的日子裏,載灃也是自在、祥和、無憂無慮的。然而,1925正月,春王府發生了壹件很不尋常的事情。事情來得突然,時間也短,但快如閃電,對皇宮造成了極大的震動。
在壹個漫天飛雪,人鳥無聲的早晨,孫中山先生突然造訪春王府。壹個革命領袖去拜訪壹個被革命推翻的王室權貴,在當時是多麽不可思議。然而,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孫中山對被斥為失敗者、書呆子的平庸太子大加贊賞。他認為載灃在辛亥革命中辭去攝政王的職務是愛國的,在政治上是有遠見的。難能可貴的是,載灃能夠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家庭利益放在壹邊。他還說,他從1898年政變就知道載灃看穿了袁世凱,他決心除掉袁賊,但由於形勢演變復雜,制約因素太多,他力不從心。而且,孫中山充分肯定了載灃退位後的淡定態度,不問政治,不參與復辟活動。孫中山先生的載灃之行不僅給了載灃壹次深刻的教育,也給張富有留下了壹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照片。照片後,孫中山先生的親筆簽名寫道:“醇親王是孫文贈送的禮物。”臨別時,他們約好下次去載灃拜訪孫中山先生。可惜,壹個多月後,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消息傳來,全屋陷入悲痛之中。載灃把張珍貴的照片放在書房裏,周圍是素凈的白花,點上香,蒸上蠟燭,虔誠地為英年早逝的偉人祈禱...從此,載灃從中國的政治舞臺上消失了,並長期居住在王宓。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在北京酒精宮安詳辭世。
作為在位壹段時間的最後壹位君主,載灃的壹生既幸運又不幸。好在他年輕時繼承了酒精王子的稱號,事業壹路順風順水。20歲時,他是這個國家的攝政王,也是宣彤皇帝的父親。可以說他手握太子爵位,口中有天憲。可惜他生在了風雨飄搖的清末。在他執政的三年裏,他麻煩不斷。這三年是他壹生中最困難的時期。滿清皇室很多人都認為他平庸無能,只是個膽小的書生,沒有政治才能,不配當攝政王。清朝的土地被他們的兄弟和兒子毀了。這太偏頗了。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清廷覆滅的歷史責任只能由載灃壹人承擔。面對滿清皇族已經時運不濟的局面,即使是壹個資質好、從政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也很難力挽狂瀾,缺乏從政經驗、勇氣、能力有限的更不用說·載灃。在晚清這種瞬息萬變的復雜環境中,載灃雖然無法挽救清廷覆滅的命運,但卻能迅速看清形勢,了解時事。他辭去攝政王職務,從此不再過問政治,也不再參加老幼復辟活動。他追求的是普通人無憂無慮,安靜舒適的生活。難怪他在被解除攝政王、監國之職的那壹天回到春王府,壹臉輕松地對福晉瓜爾加說:“從今天起,妳可以回家抱妳的寶寶了!”因為從此以後,他再也不用擔心朝鮮的大事,他也不再會被玉龍和有權勢的人挾持而安享余生。他在和平中度過了余生,無病無災。與他的哥哥光緒皇帝載湉和他的兒子宣彤皇帝溥儀相比,他可能被認為是幸運得多。
杯,諧音是“命”。杯子除了非常實用,還有更特殊的意義!以下是我給妳整理的,供妳參考!
情侶間送杯:“杯”與“代”諧音,意為:兩個人,壹輩子~!我願與妳共度壹杯,攜手壹生。
如果壹個女生或者壹個男生要送壹個杯子,如果他們之間的關系還沒有建立,那就有了壹絲愛和追求。如果關系已經確立,那就是戀人之間的美好願望。我會送妳壹杯濃濃的愛,陪伴妳壹生。祝酒辭可以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