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市(原北鎮縣,升格為縣級市後更名為北寧市,幾年後最終定名為北鎮市)位於遼寧省錦州市東部,醫巫閭山東麓。位於東經21° 33 '與東經122 12 '之間,北緯41° 19 '與北緯41° 48 '之間,東接黑山縣,西接易縣,南接盤錦市,北接盤錦市。全市轄3個街道,11鎮,6個鄉鎮,27個居民委員會,324個村民委員會。北鎮市地處連接東北和關內的交通要道。京沈鐵路和國道102橫貫東西,境內有5個火車站。鄉級以上公路32條,520公裏,其中國道2條66公裏,省道3條75公裏,縣道4條85公裏,鄉道23條290公裏。實現了鄉鎮通油路,村村聯網。
自然地理
地形山脈
lǘ位於北鎮市西北5公裏處,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主峰望海山高達867米。自隋朝以來,此山成為“四大鎮山”之“北鎮”,因而聲名鵲起。元、明、清三朝皇帝登基時,都照例到山腳下的北鎮寺向此山供奉祭品,因此名聲日隆,成為東北名山之首。
氣候特征
北鎮全境屬於溫帶半幹旱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
地名的由來
北鎮,因醫巫閭山而得名,是北方鎮山。據《李周》記載,東鎮青州易展、西鎮永州吳山、中鎮冀州霍山、南鎮揚州金雞山、北鎮醫巫閭山合稱五鎮五山。據《廣寧縣地方誌》記載:“順峰十二山,因醫巫閭山為幽州鎮,故名北鎮”。明清時稱為廣寧山,群眾仍稱之為“山”。漢代的悠然郡,唐代的獵巫,都是以醫學上的獵巫命名的。晉朝開始改為廣寧,壹直沿用到清末。民國二年(1913)縣名全國統壹,因與湖南廣寧縣同名,改稱北鎮縣。
歷史的發展
北鎮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唐堯地屬冀州,虞舜地屬幽州,夏商地又屬冀州。
西周時為燕國封地,東周時屬燕國遼東郡。
秦屬遼東郡。
西漢時,這裏設悠然郡,境內設遼東郡西杜威府,隸屬幽州刺史部。
東漢時,伍肆郡初屬遼東郡,漢安帝遷遼東為屬國。三國時屬魏幽州昌黎縣,西晉屬平州昌黎縣。隋朝時,初屬邵巖,八年改延縣為遼西縣。
三國屬幽州昌黎縣(今黟縣)。
西晉時屬平洲昌黎縣(今遼陽)。
南北朝時期,屬潁州昌黎縣(今朝陽)。
隋朝屬鄢縣(今黟縣)。
唐代屬河北路潁州。女巫進駐領地攻占城市,當地軍隊進駐城市。北鎮城在遼代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遼朝九個皇帝中有三個葬在廬山。為保護陵墓,周憲設仲景路,州下有三州三縣(豐縣、魯東、歸義)。
金滅遼後,政治機構的設置是路、府、州、縣四級。金天惠元年(1123),遼升任廣寧府(屬北京路),府址在今廣寧鎮,下轄呂陽、王萍、廣寧、鐘秀四縣。
袁誌廣寧府道轄呂陽、王萍兩縣。
明代為遼東都督。廣寧是明代東北軍政機關的最高駐地,是管理東北女真的基地。它不僅是政治中心和軍事重鎮,也是東北人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繁華城鎮。明末,後金崛起,廣寧城是兵家必爭之地。
清康熙三年(1664),建立廣寧府,統壹寧遠府、進賢縣、廣寧縣。次年,遷到錦州府。此後,廣寧縣壹直屬金州區管轄。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廣寧縣駐金州。
民國元年,奉天屬遼沈路。
民國十八年(1929),屬遼寧省。
1932屬於奉天。
1934屬於錦州省。
1949屬於遼西省。
1954屬於遼寧省。
1995年3月,撤銷北鎮縣,設立北寧市(縣級)。
2006年2月8日,經國務院批準,北寧市更名為北鎮市。
文物古跡
青巖寺
青巖寺位於北鎮市長興店鎮西部,是廬山主要旅遊景點之壹。青巖寺有上中下三院。我帶著趙樸初題寫的“青巖寺”進了大門,踏上石頭過道,來到群峰環繞的山腳下,就是青巖寺的下殿。下殿殿門上有書,名曰《天開靜域》,殿內有大雄寶殿、天王殿、祠堂、禪堂。釋迦牟尼、南海忠德等佛像被供奉在大雄寶殿,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整座寺廟雄偉壯觀。
青巖寺創建於北魏,興盛於中唐。至今香火還在繼續。它將永遠存在。青巖寺分上中下院,下院建在峰巒之間,猶如坐井觀天;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鐘樓”、“鼓樓”等。院子裏綠樹翠柏。中院位於香爐峰上,香煙裊裊,氣體蒸騰。上院建在絕壁之畔,景色壯麗。幾百米的懸崖出口是壹個天然的階地,邊上建著壹堵磚墻。墻下萬丈深淵耀眼,群山如煙。
尤其是上院的“歪脖子媽”更是聞名天下。根據東北古跡的軼事,在南海有壹座落潮時的青石佛像。請去青巖山雲中洞。壹群工人搬不動石像和門。有戲的說老佛脖子歪了就能進。所有人都驚呆了,老佛仿佛是個聖人。他們淡定地搬進來,都肅然起敬,忘了叫老佛把脖子擺正,所以還是歪的。《歪脖子老母親》是世界上也是中國唯壹的佛像,是觀音菩薩三十二化身之壹。
鼓樓
鼓樓位於北鎮市中心,原為遼代周憲的南大門,明代擴建時得以保留。遼東總兵李、馬勇曾作過指揮所,清代改為鼓樓。為兩層單檐倚山式,占地625平方米,大木框架結構,重檐建在陽臺上。
鼓樓橋臺為磚砌,東西長24米,南北寬20米,高8米。樓的上部有壹面女墻,裏面有壹個券門。門洞高6米,寬4.5米。北面有門,上樓梯有40級臺階;舞臺中間有壹個兩層閣樓,高8米,有梯子可以爬。清末民初曾多次修繕。1929年(民國18年)南北新增“幽州鎮”、“冀北姜妍”八個大字。
北鎮鼓樓對研究明代鐘鼓樓的建築結構和形制具有重要價值。它與南面30米處的李石廣場遙相呼應,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遊人絡繹不絕。
重興寺
重興寺位於北鎮市東北角。這座寺廟建於遼代,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近年來得到修復。有5個正殿和3個深殿,裏面塑有釋迦牟尼、文殊和普賢的塑像。大雄寶殿東西兩側各有三座佛堂,東面雕刻有觀音、龍女、善財;在西方雕刻西藏國王和侍者的佛像。有10間僧房,前廳有彌勒佛和韋陀雕像。
寺南有兩座塔,東西向,相距42米。東塔47米,西塔45米,均為八角形13層實心磚塔,檐部密集。它們是中國三千多座古塔中著名的壹對姊妹塔。因其外形獨特,美觀挺拔,被譽為“禪塔雙標”。重興寺雙塔的基座每邊寬7米。基座上雕刻有各種圖案,下部雕刻有獅子、重載力士、蓮花花瓣等。向上是蓮花基座,支撐塔身。塔身兩側各有壹個拱形龕,內雕佛像,外立侍者,飾華蓋、飛天、銅鏡。塔檐十二層,自下而上收藏,每層檐下掛風鈴,隨風搖動,聲音清脆悅耳。重興寺雙塔頂部的蓮花座、花瓶、鍍金剎桿、寶珠、相輪保存得相當完整。在西塔的中間,還有壹塊名為“重修崇興寺塔”的小石碑,建於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重興寺雙塔於1963被列為第壹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石牌坊
李石牌坊位於北鎮鼓樓南,在步行街上。是古廣寧府八景之壹,石牌坊聳立於此。石坊建於明朝萬歷八年(公元1580)。為了表彰當時的遼東連長李,命遼東地方督察組右副都督等人修建了壹座三座四柱五層單檐的石牌樓。
石料作坊全部采用暗紫色沈積砂巖,高9.25m,寬13.1m。飛檐、橫梁、欄桿制作精美,人物飾以四季花卉,如鯉魚躍龍門、二龍戲珠、三羊開泰、四龍五鹿、海馬對雲、犀牛等。
方額豎刻“世爵”二字,橫額刻“天朝號券”和“李,鎮守遼東、太保寧遠太子的首席兵官”字樣;下題“萬歷十月八日姬日立”柱腳前後各有兩對夾柱石獅,邊柱前後各有兩對刻鼓石。兩邊各有壹個石獸,整個石坊精致美觀,是遼寧省幾個有名的石坊之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李什邡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雖然已經過了400多年,但依然保存完好。石坊因其雄偉、奇特、精巧的結構贏得了歷代文人雅士的贊譽和評論,尤其是晚清學者李維真的《古風之歌》。其中有“獨留傑出者造天,哲人雕鬼工”的詩句。
《石坊歌》生動地描述了石坊的美,肯定了勞動工匠的精湛技藝。本文簡述了修建石坊的歷史背景,並對李的歷史功績給予了肯定。此外,他還對自己晚年的貪汙受賄、驕奢淫逸等行為進行了客觀描述,可謂褒貶適度。最後,言詞不絕,以期讓石坊這個歷史遺跡空空如也,哀痛過去,傷害現在。
2021,1,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排名出爐,北鎮排名第474位。
2020年8月,農業農村部選舉北鎮市為“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縣。
5438年6月+2020年10月,農業農村部確定北鎮為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2018北鎮市入選2018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推廣項目實施縣。
2016年2月,北鎮被列入2015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
2005年,北鎮在2005年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縣中排名第7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