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每年的1月15日、7月15日和10月15日被稱為上元、中原和夏媛。1月15日上元節是慶祝元宵節的節日,自古就有。7月15日中秋節,是為了尊重祖先,履行孝道,祭祀祖先。農歷十月十五,是紀念先賢的寒食。
昨天是農歷七月十五,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個節日裏,人們尊敬祖先,緬懷祖先,促進他人,表現善良和慈善。
中秋節俗稱鬼節、石鼓和七月三十日,而佛教則稱之為蘭花節,而中秋節則是道教的名稱。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主要習俗有祭祖、燃放河燈、祭祀死者、焚燒紙錠、祭祀土地等。
這個節日和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壹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2010年5月,文化部在香港特區申報的“中秋節”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和中國的情人節壹樣,壹衣帶水的日本也會慶祝中秋節,但壹般都叫小笠原節。
日本小笠原節
日本笠原節起源於中國,7世紀中葉傳入日本佛教寺廟,後進入宮廷,滲透民間。
如今,笠原節已經成為日本僅次於元旦(相當於我們的春節)的重要節日。企業和公司通常會有壹至兩周的假期,稱為“笠原休息”,讓在外工作的人可以回家祭祖,與家人團聚。
節日的時間在不同地區會略有不同,因為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歷法(比如新歷法和舊歷法)。壹般來說是8月13到8月16,部分地區是7月13到7月16。其中7月份的叫(新鍋),8月份的叫(老鍋),壹般都是超齡的。
那麽,日本是如何慶祝笠原節的呢?有哪些習俗和活動?
盆景節中的飲食
牡丹餅
在笠原節期間,日本人會吃米飯和糯米混合在壹起蒸。紅豆和其他餡料的牡丹餅象征著驅魔和豐收。
金靖美食
除了牡丹餅,他們也吃“精修料理”,這在佛教中是指壹心壹意的修行,而齋戒被認為是壹種修行。所以“精耕細作”要避免大魚大肉,食物要準備好直接吃。壹般粗糧以蔬菜、山菜、雜糧為主,基本是兩湯五菜或素面、紅豆飯等。
盂蘭盆節的習俗
掛飾品
7月13和8月13是進入小笠原節的日子。日本人會在家門口掛燈籠等裝飾品,用黃瓜、茄子、牙簽做成四足動物的樣子。黃瓜做的是壹匹精靈馬,寓意故人祖上回鄉時可以騎著快節奏的馬早點到家。用茄子做成的東西叫精靈牛,意思是當故友先人離家的時候,可以坐壹只慢悠悠的牛,壹邊欣賞風景壹邊慢慢離開。
遇見靈魂之火
在日本的笠原節期間,通常是在13的傍晚,人們會在家中的佛壇上,或在自家門前、院子裏搭壹個棚子,或在墓地前點燃火焰,作為指引標誌,幫助祖先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近年來,由於集體住宅不可能燒火,人們用燈籠或集體在河邊燒火來代替。
在死者墓前向其致敬
8月15是“掃墓”的好日子。大人帶著孩子拿著除塵刷、抹布等。打掃祖先的墳墓,拔掉墳墓周圍的雜草,給孩子們講過去的故事。
送壹把聖火,壹個碗舞。
816是送走祖先靈魂的日子。這天晚上,人們會穿上和服,手持團扇在蘭中起舞。跳完還要點燈(送聖火)為祖先照亮歸途。
現在很多地方都加入了區域活化、城市振興的元素,壹般在舉辦區域活動時作為表演節目。有些地方甚至偏離了最初的目的,逐漸演變成各個地區熱鬧的夏季活動。其中德島縣的awa odori、秋田縣的Nishimonai盆舞、岐阜縣的八幡盆舞被稱為日本三大盆舞,成為日本傳統文化之壹。
去購物,吃美味的食物
由於假期時間長,這是老年人和年輕人聚在壹起的好時機。所以很多地方會借機舉辦美食節,晚上走在美食街上,穿著漂亮的浴袍,選擇自己喜歡的美食,也是壹件很開心很放松的事情。
另外,不同於我們中秋節的莊嚴深沈,日本的笠原節氣氛輕松活潑。很多地方會舉辦燈會,非常熱鬧。
著名的蘭花節
北海道劄幌夏季藝術節
北海道的夏季節包括兩大活動:劄幌國際啤酒節和北海盆地舞。盂蘭盆節期間,人們可以在日本最大的露天啤酒場品嘗劄幌生啤酒,並穿著浴袍壹起跳舞。
Bawei-ぉわらの嶽重盆地
每年節日期間,都會有數以萬計的遊客湧入這裏。整個小鎮就是壹個表演舞臺,從孩子到老人,所有人都投入到節日中。11小鎮將分布在小鎮的各個區,依次表演各具特色的舞蹈。
京都——送別巫山之火
夏季祭的代表是京都的五嶽之火。其中最著名的是《東山如意嶽》中的“大”字。
其他還有金閣寺北山的“大”字,松崎西山和東山的“妙法”字,西河毛川山的“船形”圖案,崎嶇的曼陀羅山的“鳥居形”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