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中國古代大部分人生活在黃河流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之間(即中原),直到北宋時期,中原都是中央政權的基礎,是我們華夏先民的歷史活動中心。所以在本文中,我的分析是以中原為中心,先說明中原本身的基本情況,再大致說明中原周邊的地理地形。
1、中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的基本情況
中原是中國歷史上壹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其範圍自古以來變化很大。“中原”壹詞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被當時的人用在口語中,但它最初的意思是“平原”或“原野”。如《詩經·瀟雅·吉日》雲:“望中原,有洞也。”《詩經·瀟雅小灣》雲:“中原有鈸,庶人采之。”上面詩中提到“中原”二字,毛詩註:“中原,原在中國也。”鄭玄寫道:“霍生於原。”顯然,所謂“中原”其實指的是平原或原野,而不是地域。只是到了春秋晚期,中原才演變成壹個地域概念。《左傳·Xi公二十三年》記載:“晉楚治軍,相約中原。”《孫子兵法·戰記》也記載:“力廢,中原空。”甚至後來諸葛亮的《出師表》:“三軍授之,中原定於北。”《北史任城王成傳》說:“因此規模,照耀中原。”明朝永樂十四年:“付偉京,中原之南。”上述五個文件中的“中原”已不再指平原或元野,而是指黃河中下遊平原,區別於邊區。當然,中原的地理範圍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逐漸變化的。春秋至漢代,中原主要指黃土高原東部和華北平原中部。從唐代開始,中原的範圍擴大到整個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到南宋才包括長江中下遊的大部分地區。
黃土高原大致的地理範圍是,西起祁連山東端,西至太行山,北沿長城與蒙古高原相連(黃土高原與蒙古高原的高度相同:海拔約1000米,但氣候、土壤、降雨量差異較大),南至秦嶺,面積約50萬平方公裏。華北平原的地理條件與長江中下遊平原相似。大部分地區海拔低於50米。地勢非常平坦,交通也相當便利。範圍北起北京、天津,南至長江流域(包括湖南中部、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區),西至太行山,西至巫山,東至大海。總面積* * * 1多萬平方公裏。
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基本上都位於中國暖溫帶氣候區(年積溫為3400-4500℃)。在現代,年降雨量基本在400毫米到800毫米之間(屬於半濕潤地區),其農作物壹年三熟或壹年兩熟。長江中下遊平原屬於中國亞熱帶氣候區(年積溫4500-8000℃),現代年降雨量基本在800mm以上(屬於濕潤區),其農作物壹年收獲兩到三次。
2.中原周圍的地理地形
中原的地理地形在全世界的平原中是相當獨特的。中原本身規模巨大,但周邊地理環境惡劣,形成壹個龐大的封閉系統。先來看看中原周邊的地理地形。
中原以北是蒙古高原。蒙古高原與黃土高原相連,高度與黃土高原幾乎相同。而且蒙古高原是中國最平坦的高原,交通條件相當便利。但氣候條件太差,蒙古高原年積溫只有1600-3400℃。從大興安嶺西部到長城以北到蘭州,包括蒙古高原在內的大部分地區,近代年降雨量只有200毫米-400毫米(屬於半幹旱地區)。但由於蒙古高原的氣候限制和古代畜牧業生產技術的落後,生活在這片400萬平方公裏土地上的人口壹直在654.38+0萬左右,並沒有出現驚人的增長。人口規模“達不到漢代壹郡”。再往北,蒙古高原屬於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人類難以生存的地區。從西周開始,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就開始騷擾中原的王朝政權,但壹直是小規模的遊擊性質。直到“五亂”時期,這些遊牧民族才開始進入中原腹地。
中原以西是廣闊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喜馬拉雅山也分布在其西南部。青藏高原總面積250多萬平方公裏,氣候寒冷,交通極其不便。從幾百萬年前到今天,中國歷史上從未發生過野蠻民族以青藏高原為根據地進攻中原的戰爭。青藏高原的氣候壹直制約著當地人口的增長,交通不便也導致其難以有效對中原發動戰爭。
在中原西北,屬於西域。該地區通過夾在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之間的狹長道路(由河套走廊和西部綠洲組成)與中原相連。但由於西域廣大地區屬於幹旱地區(漢代以前比現在濕潤),沙漠面積太大,人口和文明水平也沒有得到大力發展,所以西域從來沒有出現過威脅中原政權的強大勢力。其弱小的實力,使其在中國歷史上要麽是依附於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要麽是順從中原的王朝政權。
在中原以南,也就是我國的東南丘陵地區,年積溫和降雨量都比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和長江平原強得多,從氣候角度來說非常有利於農業的發展。而且這個地區很早就出現了原始人類的活動,更早的進入了文明時代。10000年至6000年前,相當多的中國祖先曾在此活動。但是為什麽這麽大的區域沒有發展成為中華文明的中心呢?這和當地的地理交通條件有關。丘陵地區山多,比青藏高原低很多。但這裏的山脈在古代交通工具落後的情況下,嚴重制約了人類的交流。因此,我國東南丘陵地區的古代文明壹直以地理環境為分割,呈點狀分布,原始文明之間缺乏充分的交流和相互促進,文明進步緩慢。而且中國南方鳥獸蟲蛇多,各種疾病多,人口沒有得到有效的增加,以至於很長壹段時間都沒能像中原古文明那樣形成壹個大規模的統壹整體。
至於中原以東,只要看看地圖就知道是什麽了,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除了明朝的倭寇和近代西方列強從海上入侵中國,中原地區從未受到過來自東方的威脅。
由於中原周邊地理環境的特殊性,中原地區(黃土高原、華北還原、長江中下遊平原)長期處於相對封閉的廣大地區。這對保護華夏先民(漢代以前)的生長發育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3.中原的古代氣候。
根據近十年來地理學和考古學的新成果,我們對中國古代的氣候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認識。全新世中期有壹個全球變暖期,大致相當於中國的仰韶文化期,所以也叫“仰韶暖期”,距今8000 ~ 3000年。
黃河中下遊(包括黃淮海平原)在5000年前處於溫暖濕潤的氣候。在Xi安半坡遺址發現了約6000年前的麅子、竹鼠、貉等動物遺骸。現在這些動物主要生活在長江流域,那裏氣候溫暖濕潤,多沼澤。當時京津地區有壹些亞熱帶地區發現的動植物,以櫟、榆為主的闊葉林為主。根據天津和遼寧的孢粉研究,7000年前該地區就有水蕨,今天淮河流域也有。在京津以南的河南、山東等地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喜溫的動物和竹子。據推測,當時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比今天高2℃左右。8000年至2500年前,遼南地區以櫟類和榿木為主的闊葉林,氣候溫暖濕潤,與今天的山東半島相似。
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孢粉分析結果表明,5000年前的氣候普遍比今天溫暖濕潤。比如上海附近的年平均氣溫比近代高2 ~ 3℃左右,相當於今天浙江中南部的氣候。中全新世以來,太湖地區也壹直處於炎熱、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中。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的動物遺骸中發現了大象、犀牛和其他生活在熱帶地區的動物。當時的氣候大致接近今天華南的廣東、廣西西南部和雲南。杭州灣新石器時代的年平均氣溫在今天的4℃以上。其他如長江中遊洞庭湖周邊、江西南昌地區、安徽下遊安慶地區,都有孢粉分析結果,證明5000年前氣候較暖。
總之,從10000年到5000年前,從北方的黑龍江到長江流域以南的廣大東部地區,處於壹個溫暖的氣候時期。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水牛、大象、貘等喜溫動物可以證明,這壹溫暖的氣候時期大體上從公元前16年壹直延續到公元前11世紀的商代。
植被方面,8000 ~ 5000年前長江中下遊地區有亞熱帶森林和沼澤植被。然而在古代,黃土高原並沒有像現在這樣被植被嚴重破壞。2000年以前,黃土高原東部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和竹林,秦嶺山脈仍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從全新世到兩三千年前,茂密的天然林植被也廣泛分布於華北地區。
8000年至3000年前,中原地區的氣候條件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有利於原始農業生產。最後為中原龐大的人口規模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