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下壹個閏年的十月是哪壹年?

下壹個閏年的十月是哪壹年?

導語:在農歷的計時方法中,多了壹個閏月,過幾年就會出現壹個閏月,但恐怕很多人都沒遇到過閏月,因為上壹個閏月出現在1984,也就是30多年前。那麽十月份的下壹個閏年是什麽時候呢?我們來看看閏十月的年表。

閏年十月

1623, 1775, 1870, 1984, 2166, 2318, 2386,

2481辛四年,2500庚子年,2595乙亥年,2872壬子年,2891辛未年,1967定海年,1986丙午年,

3081辛四年,3263圭魏年,3415毛毅年,3453圭司年,3483圭海年,3578戊戌年,3597定思年,

公元前3635年,公元前3673年,公元前3855年,公元前3950年,公元前3969年,公元前4045年,公元前4064年,

4083癸亥年,4178戊戌年,4227定海年,4360庚子年,4436丙子年,4447丁卯年,4455乙亥年,

4542年在仁陰,4550年在耿旭,4561年在心有,4637年在丁醜,4732年在仁子,4819年在集貿,4914年在嘉蔭。

十月份的下壹次閏是什麽時候?

下壹個閏十月,離現在最近的,在2166。

農歷二十四節氣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所以有些農歷月份,月底氣落,下個月就沒氣了。壹般每兩年都會有壹個月沒有氣,正好與需要閏月的年份重合。所以農歷規定非中性的月份為閏月。

在我國傳統農歷中,當農歷正月(29.5306)的長度為1個月的平均值,即壹年中的12個月,回歸年(365.2422)的長度約為10天和21天時,需要設置閏,以保持農歷各月與天象的對應關系。在我國古代的六年歷中,采用的是閏月法,三年1個月,五年2個月,19年7個月。閏年的每個月都被稱為“閏月”。閏月被放在壹年的末尾。例如,秦朝和西漢初年使用的《篆》,以十月為壹年的開始,九月為壹年的結束。閏月放在九月之後,稱為“後九月”。西漢初年制定太初歷法時,在壹年中的每個月都插入閏月,並規定無中氣的月份視為閏月,月序仍為上月的月序。只要它被稱為“閏月”,這壹規則設置閏是最合理的日歷與中性氣體。到了清朝,憲法延續下來,改為定氣歷。如果繼續用沒有中性氣體的規律來設置閏,壹年有可能設置兩個閏月。因此補充說明,閏年定義為兩個冬至之間包含12整月的壹年,閏年第壹個沒有中性氣的月份定義為閏月。這條規則壹直沿用至今。閏年閏四月、閏五月、閏六月最多,閏九月、閏十月較少,閏冬月、閏十二月、閏壹月頻率最低。

農歷為什麽有閏月?

——農歷閏月是為了協調回歸年和太陰年的矛盾。

回歸年和太陰年的矛盾是什麽?先記住:回歸年的總長度是365.2422天,農歷正月的長度是29.5306天。

12個太陰月組成太陰年,長度為29.5306×12=354.3672天,比回歸少10.88天,每月比0.91天少約11天。

據此,如果農歷某壹年的春節是壹個多雪的冬天,那麽第二年的春節將比季節提前11天,16農歷新年將出現在炎熱的夏季。

如果太陰年由十三個太陰月組成,則長度為29.5306×13=383.8978天,比回歸年多18天。

如果按照上述規定制定歷法,就會出現天氣與歷法不壹致,時間順序錯亂顛倒的奇怪現象——這就是矛盾。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我們的祖先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找到了“閏月”的方法,保證正月到三月為春,四月到六月為夏,七月到九月為秋,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同時保證農歷的第壹年在冬末春初。

農歷年中月份是以農歷正月29.5306天的長度為基準,所以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為了保證每個月的第壹天(初壹)壹定是新月,大小月份的安排不是固定的,需要通過嚴格的觀察和計算來確定。所以陰歷中連續兩個月大或小是很常見的,甚至出現過罕見的例外,比如1990中的3、4月小,9、10、11、12月連續四個月大。

  • 上一篇:道部第4卷原文_翻譯與鑒賞
  • 下一篇:鞋墊是幹什麽用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