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十月初壹,稱為“十月朝”。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在新的收獲時節祭奠祖先的習俗,以示孝順,不忘自己的根。古代人也在農歷十月初壹祭祀祖先小米。農歷十月初壹,有家祭,有墓祭,南北方都有。今天,在長江以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在十月的第壹天獻新墳的習俗。
冬季服裝節
農歷十月初壹也是冬天的第壹天。此後天氣越來越冷,人們害怕祖先在陰間的靈魂缺衣少服。因此,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壹般供品外,還有壹種不可或缺的供品——壽衣。祭祀時,人們將鬼衣焚化給祖先,稱為“送寒衣”。[4][5]
後來有些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變了。人們沒有燒冷衣服,而是在壹個紙袋裏燒了很多鬼紙,上面寫著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名字以及他們對應的名字。這叫“包袱”。有寒衣之名,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黑社會和死人壹樣,可以用錢買到很多東西。
民俗的起源
它脫胎於先秦迎冬的禮儀。
根據《禮記》,十月是立冬之月。這壹天,天子帶領三官九臣到北郊舉行迎冬儀式,儀式結束後返回,獎勵為國捐軀者,並賠償妻兒。死人怎麽獎勵?給他們“禦寒衣”應該是題中應有之義,上下功夫,所以會成為習慣。但這種觀點只能停留在推論上,因為中國民間“祭祀”和“穿衣、靴、鞋、座、帽”的記載直到宋代才出現在文人的方誌中。如果說寒衣節形成於先秦時期,那麽這麽長時間的記錄差距就很難做出合理的解釋。因此,有人推斷寒衣節習俗的形成不會早於宋代。[4][5][6][7]
朱元璋“賜衣”傳奇
冬季服裝節
農歷十月在古代是壹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水稻收割入庫的時候。“是月,天子始降”(《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方式告訴老百姓冬天到了。相傳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表示順應天時,他在十月初壹舉行“賜衣”儀式,用剛收獲的紅豆和糯米做成熱湯,供大臣們品嘗。南京民間諺語說:“十月穿棉襖,食豆湯禦寒。”“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在添衣禦寒的同時,也給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送去冬衣,以示關心和照顧。[4][5][6][7]
孟姜女把禦寒衣物送到了千裏之外。
相傳秦朝時,孟、姜兩家種瓜,得了壹個女兒,名叫,嫁給了範啟良。後來齊梁被抓去北疆修長城,千裏迢迢找丈夫去長城腳下送禦寒衣物。她不想她的丈夫死了,被埋在墻裏。孟姜女既傷心又生氣,日夜向長城哭訴。最後,她被大地感動,哭倒長城,露出丈夫的屍骨。千百年來,這個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裏後,與秦始皇面對面作戰,為夫報仇,泄憤於己。最後,她抱著丈夫的屍骨跳海殉難。跳入海中的壹瞬間,海面上波濤洶湧,慢慢拱起兩座礁石。據說海上姜女的墳,無論潮水多大,都沒被頂過。
由於孟姜女不遠千裏去找丈夫送寒衣的故事,農歷十月初壹在長城內外被稱為“寒衣節”。“十月初壹燒寒衣”早已成為北方悼念已故親人的習俗。[4][5][6][7]
商人的促銷策略
還有壹種說法是“十月壹燒寒衣”源於商家的促銷手法。
據不完全可靠的資料,這位精明的商人生活在東漢時期,卻是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大嫂。
大嫂名叫慧娘。看到蔡倫造紙有利可圖,她鼓勵丈夫蔡默跟著弟弟學造紙。蔡默是個急性子。回家之前,他就著手開了壹家紙店。結果,紙的質量很差,沒有人關心它。這對夫婦不得不擔心滿屋子的廢紙。
眼看要倒閉了,慧娘靈機壹動,想出了壹個鬼主意。
壹天晚上,驚天動地的鬼叫聲從蔡的大院裏沖了出來。鄰居們嚇壞了,第二天早上趕過來打聽,才知道慧娘昨晚突發疾病去世了。只見屋內是棺材時,蔡默正在哭泣燒紙。燒著燒著,棺材裏突然壹聲響,慧娘的聲音在裏面叫,“開門!打開門!我回來了!”他們楞住了,過了很久才回過神來,打開棺材。我看見壹個女人從棺材裏跳出來,可是慧娘是誰?
惠娘搖搖頭,大聲唱道:“錢在死人堆裏走遍天下,紙是冥界的錢,我丈夫沒燒。誰讓我回家!”她告訴大家,她死後去了陰間,閻王派她去推磨。她用她丈夫寄來的紙幣收買了所有的孩子,孩子們都爭著要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能使鬼推磨!她又賄賂了顏,顏讓她回來。
蔡默擺出壹副不解的樣子說:“我沒給妳送錢啊!”慧娘指著燃燒的紙說:“那是錢!在冥界,就是吃吃喝喝。"蔡默壹聽,立刻抱了兩捆紙去燒,說這樣可以讓陰間的父母少受點苦。
夫妻倆的雙簧表演能讓鄰居上當!大家看到紙錢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就出錢燒紙。消息口耳相傳,沒幾天,蔡墨家囤積的紙就賣光了。由於慧娘回陽的日子是十月初壹,後人就去墳前燒紙祭奠死者。
這兩個傳說有悲有喜。雖然道具不同(壹個是燒棉衣,壹個是燒紙錢),但都是在死者身上做文章,都是在撥動人們心中的親情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