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有年貨節品嘗時,戶主帶領全家先餵狗,再吃飯的習俗。傳說來源於古老的神話,阿昌族古老的觀念認為人類最古老的壹種糧食是由靈犬帶給人類的。所以在中秋節和大年初壹,破例讓狗先吃,主人才會吃。
二、風俗的由來:
1.人類早期,谷物的種子被無盡的洪水沖走了。狗冒著生命危險,遊到洪水裏,把壹顆技術穗咬斷,給了人類。人們反復種植才得以幸存。此後,阿昌族為了感激狗給人類帶來的種子,就有了“八月十五先餵狗”的古老習俗。
2.雲南省梁河縣的阿昌族,在中秋節的時候,從來不會忘記給他們的狗餵食。相傳,過去水稻都是自己種的,有香蕉樹那麽高。於是,人們養成了偷懶的習慣,把吃不到的米都浪費掉了。有壹天,觀音菩薩看到人們並沒有那麽珍惜食物。壹怒之下,壹陣風吹來,卷走了所有的谷子。
很快,人們都在饑餓地哭喊,觀音聽到狗叫,以為作惡的是人,不是狗,就朝狗叫的地方扔了壹個飯團。飯團上有幾粒小米,人們把狗趕走搶種子吃。壹位老人勸阻大家,在河邊的地裏撒了幾粒糧食。
壹代又壹代,人們不僅學會了種谷子,還學會了生活要靠努力。為了不忘記過去的教訓,也為了報答狗得到糧食種子的恩情,8月15日早上,每家每戶都會用新收獲的大米煮飯餵狗,然後走親訪友,其樂融融。
第三,飲食
阿昌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食,面食為輔,喜食酸筍、酸菜等食物,還有烤豬肉。胡拉薩的“米線”,梁河的黃花粑粑,生姜,都是比較有特色的民族風味食品。阿昌族喜歡喝酒,大部分人自己釀米酒。大多數已婚婦女喜歡嚼檳榔。閑暇時互相遞檳榔,把牙齒染成黑色也很好看。
第四,服裝
阿昌族服飾有自己的風格,各地略有不同。傳統上,阿昌族男子通常穿著藍色、白色或黑色的雙排扣襯衫和黑色褲子。拉薩的成年男子也穿左排扣襯衫。胡薩阿昌男青壯年喜歡裹白包頭,梁河男青壯年喜歡裹黑包頭。女裝因地而異。
擴展數據:
阿昌族人通常把自己埋在地下。在信佛的地區,人死後先請佛誦經,然後擇吉日舉行葬禮。還有收氣、服喪、駐足祭奠等習俗。
葬禮上,佛陀在棺材上綁了壹條約三四尺長的布條,手拿布條走在前面,以示佛陀帶路,讓逝者平安到達“天堂”。靈柩擡出大門時,死者妻兒跪在兩側,靈柩要擡過頭頂,表示“搭橋”為死者過河。每個村莊都有壹個公共墓地。
梁河的阿昌族老人去世的時候,以前是用火槍響掉天空,現在是放鞭炮來表示對大家的哀悼。還請“住袍”(老師)主持祭奠儀式。葬禮上最悲傷的壹幕就是唱孝子歌讓人落淚,讓人感懷。
百度百科-阿昌族
65438+10月遷入宅,黃道吉日。黃道吉日在1和1什麽時候適合入宅?1,1,11月29日星期六,黃歷新年,適合搬家,裝修,結婚,入戶,領證,破土,落戶。
2.5438年6月+10月是什麽進宅的吉日?65438+10月7日,公歷醜年臘月初五,星期五,沖虎南(甲寅),宜裝修,宜結婚,宜入戶,宜領證,宜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