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居民日記訪問記錄

居民日記訪問記錄

居民日記訪問記錄

我們祈求越來越多?人的感情日記?能濕潤國人的心,成為黨群關系嗎?連欣大橋?。以下是居民民情的日記訪問記錄,供大家參考!

居民日記(1)走訪記錄和馬主任壹家吃早飯,我跟著馬主任去他家玉米地掰玉米。農村工作不像辦公室。我們工作組已經商定,每天在村裏集合的時間是上午10點。馬主任家的兩個兒子都在縣城上班,家裏的農活都是夫妻倆幹的。大兒子結婚了,媳婦不會下地幹活,只能在縣城租房子?家人?。所以,我總是早晚幫他們在地裏掰玉米棒子。

我們到田裏不到壹個小時,鐘副鎮長就打來電話,說鄉委馬書記要來村裏看望我們,順便也要督促壹下最近的秋覆膜工作。我覺得馬書記來沒問題。順便說壹下,我想匯報壹下我們支持小組最近的工作。馬書記和我們的其他同誌到達時,已經快10點了。到達馬主任家後,馬書記查看了我們的住處和駐村幫扶組的簡易辦公室,以及相關資料和民情日記。之後,我們開了壹個簡報會向馬書記匯報。作為幫扶組組長,我簡要匯報了駐村幫扶組近期的工作情況,特別是村民提出的整體安置、村道硬化、學校教育等問題。聽完匯報後,馬書記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我們反映的問題進行了壹壹解答。關於移民整體搬遷,他說,去年縣扶貧局向省市上報申請納入易地移民搬遷項目,至今未下發;關於村道硬化的問題,他說雖然縣裏納入了?十二五規劃?規劃中,但為了早日發布,希望能幫忙爭取壹下。我也說明了我的計劃,就是通過我們人大的領導,去告訴我以前的華龍領導,也就是現在的省交通廳副廳長陶,能否早日批下來。關於學校的問題,馬書記說最近和鄉中心校校長商量解決。同時,馬書記要求我們抓緊秋季地膜覆蓋工作,為確保明年農業豐收打好基礎。對此,我當即表示,明天去農村收塑料薄膜,後天正式開始。

通報會結束後,馬書記壹走,我們就繼續走訪農民。今天,我們拜訪了第二個和第壹個社團的農民。在去壹舍的路上,我們沿路看到壹個布局整齊的大院子,裏面是壹排不算太舊的瓦房。包村村幹部老謝說,幾年前是學校,之前賣給農民了,不然可以直接用來建村級活動室。xx村沒有村?兩個委員會?活動室,這也是壹個很大的難點,我也經常在想。雖然村民沒有提出來,但是作為壹流的村級組織,不存在主動影響村級工作的立場,所以我們已經把這件事情列入了近期的工作計劃。從這個院落的前面壹直走到清真寺。清真寺後面還有壹個院子。聽老謝說是清真寺的。不過院子最裏面有三間破舊的平房。謝先生說,原來是村裏黨員活動,現在已經廢棄了。我想,如果村裏有錢建村級活動室,選址是個大問題。

隨後我們沿途走訪了馬、等四位農民。這些家庭是相似的。每家種三十畝地,養三兩頭騾子、驢等大型動物供勞動,養幾只羊。當我們在黨員中拜訪馬忠福家時,天色已晚,但這位老黨員堅持要我們留下來吃晚飯。聽老謝說,那老頭是村支書,通情達理,在村裏很有威信。我說,那就跟他說。老黨員說,他今年76歲,上世紀80年代當上村支書。他家現在有八個人。今年他家耕種了17畝承包地,還耕種了23畝別人的撂荒地。他還說種全膜玉米好。去年種了13畝,明年還要種20多畝。話雖如此,我們還是不失時機地鼓勵他的兒子馬今年多蓋幾片,爭取明年種50多畝,鄉上和我們都全力支持。他沒說,我們留了電話,讓他考慮考慮。談起村裏的工作,老黨員感慨萬千!他說:?那時候黨員才是真正的黨員,現在黨員不行了!現在我們村大部分黨員幹部都享受低保,這說不通?。我趕緊跟他解釋,村裏低保馬上要調整了,我們會盡量做到公平。關於低保的調整,鄉裏也讓我們抓緊時間,因為去年xx村就有很多村民為此事到縣民政局上訪。這幾天經常思考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村支部的馬,他說他家也享受低保,但他說村裏真的到了調整低保的時候了。我們聊到壹半,黨員媳婦拿來了普通的土豆菜和饅頭。老黨員很熱情,壹次次被允許吃飯,我們都有點不好意思。當我離開時,我對老黨員說。妳是老黨員,老幹部,我們很看重妳。以後還會繼續發揮作用,支持我們在村裏的工作嗎?。他連連點頭。

因為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參觀完就要回家了。但是因為鐘副鎮長今天在鄉上接受計生工作,我們回去的時候沒有車。我說,我們今天去走走吧,走壹個小時到山下,那裏有班車。大家都同意。剛出村,村委會馬主任打電話說有便車。他同意帶我們回去。過了壹會兒,壹輛桑塔納轎車停在路邊,讓我們上車。我們人多,車也擠。但是我們邊說邊笑,不到壹個小時就到了鄉政府。

居民日記(2)的來訪記錄都是新拆遷戶。據統計,僅去年壹年就搬遷了18戶。原來三組村民主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各占壹半左右。山上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村民強烈要求搬遷。在村委會的協調下,在山腳下布置了壹些房子地基,條件好的都搬下來住新房。目前山上大概有七八戶人家,我決定先上山走壹趟。

爬上山路,大概二十分鐘就到了第壹家,叫徐光超。家裏三口人,有三間低矮的土坯房。家裏亂七八糟,院子裏全是剛孵出來的小雞。徐光超的兒子徐斌告訴我們,他們三人因為母親生病得了肝硬化,壹直在外打工,在醫院住了幾個月。醫生說沒有治療的希望,她必須回來。他母親的病情雖然沒有惡化,但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父親身體不好,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和甲亢。他不得不放棄工作,回家照顧父母。為了賺點錢,他去省農科院學習蜈蚣養殖技術,在家裏養蜈蚣,但剛起步,還沒看到收成;同時回購了壹批雞,準備搞規模化養殖。徐斌是我家訪時在壹個農民家裏遇到的第壹個年輕人。他今年25歲,是村裏唯壹壹個搞特種養殖的。我深有感觸,年輕人就是不壹樣,有文化,有思想,新農村建設需要年輕人。我跟他說,養蜈蚣風險很大,關鍵是技術,壹定要多加小心。有問題請及時找人解決,千萬不能讓蜈蚣得病。

再往上走,我來到了枚乘的家。她在樹林裏放牛。我說,我們是誰?三萬?活動工作組想去她家坐坐,她就把牛綁好,帶我們去她家。家裏條件還不錯。雖然她住在山上,但房子幹凈整潔。她說這房子已經建了好幾年了。枚乘今年39歲。她是我在壹次入戶調查中遇到的第二個40歲以下的年輕人。接連遇到兩個年輕人,我有點激動。現在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太少了。

枚乘壹家三口人,丈夫朱朝明開著農用車在周邊村子裏做農產品買賣,每年都能賺點錢。她在家種莊稼,不僅種了10畝地,還養了10頭豬,3頭牛,1只羊。我粗略算了壹下,她家裏種田養殖的毛收入每年近兩萬元。她還有壹個女兒,9歲,在洪門上小學。她家是我去過洪門浦村後,比較好的壹個家庭。我問她現在主要的困難是什麽。她說主要是女兒上學難。她只有9歲。她每天都要走好幾裏路到山腳下學習,沒有同伴。中間有很多野豬,很危險。她可以在上學的時候寄。如果她放學後太忙,她將不能去接他們。希望能解決。然後希望村裏幫我協調壹個山下的房子地基,或者我想搬下山去住。

三組山裏面的資源其實很豐富,森林保護的很好,山的面積也很大。如果年輕人不出去工作,像枚乘壹樣,他們仍然可以在家裏發展農業來賺錢。政府應該在這方面做壹些工作,盡量吸引年輕人回來。年輕人回來了,村子才有發展的生機和活力,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後來又去了吳玉海、程、吳朝旭、塗元錦等。,情況基本相同。他們都屬於那種很勤奮,生活還過得去,但是生活條件很差的那壹類。他們都反映山上條件太差,野生動物多,破壞性大,莊稼都種不了。他們請求村裏幫助他們搬下山來住。

從山上走回來,我覺得村裏搬遷扶貧是正確的。村民們應該從山上搬下來。人雖然住在山下,但是山上的地還是可以種的,山田資源可以用來發展特色產業,老百姓也有辦法增加收入。

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城市化,所以農村發展的趨勢應該是集鎮和村莊。如何探索壹種土地流轉機制和搬遷幫扶機制,把那些生活條件差的村民搬遷到公路和集鎮周邊,讓他們搬下來,穩定地生活,發展,應該是政府認真研究解決的問題。

居民日記走訪記錄(三)今年以來,市畜牧獸醫局在何世禮鄉和何世禮村進行了駐村走訪。拜訪慧聚?工作組通過入戶走訪記錄日記的方式收集民情民意,解決了村民關心的實際困難問題。

據《春人情懷日記》記載,村裏的四組阿布紮比?斯蒂等9名村民提出,小區通往獨木橋的道路旁有水泥電線桿,影響過往車輛通行。特別是,村民們搬運梨和棉花非常不方便。請工作組幫忙協調解決。工作組向鄉政府和農村供電部門反映了這壹問題,並通過與鄉政府分管領導、道路施工方和供電所負責人協商,就移動電話桿達成壹致。目前此事正在落實中,將方便250畝果園和196畝棉花的運輸。

工作組進駐該村之初,五位村民聯名提出,每年給李湘花園和棉田澆水,因為澆水路線長,不方便,而且浪費水資源。他們希望在河西力克鄉道到村委會9公裏的柏油路上修建壹條涵洞,需要挖開已鋪好的柏油路段,通過埋設涵管將水從北方引入南方,然後在該路段進行道路擴建和鋪油的施工工作。面對道路擴建的良好機遇,在征得鄉政府同意後,工作組多次與市交通局、住建局聯系協調,最終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許可。在擴建瀝青路面、修建人行道之前,實施了涵洞引水工程,使1.5萬多畝果園的澆水問題受益,間接為村民爭取資金1.5萬元。

為方便村民前往村委會停車,村工作組與道路工程施工方協商,在村委會大門兩側修建停車場。通過工作組的努力,這個問題已經得到多方支持,目前已經開始建設。停車場的建設得到了群眾的好評,村工作組間接為村裏爭取了約2.6萬元。

居民日記的走訪記錄(四)在村委會,我聽到了村支書常斌書記對村子的簡要介紹。全村7個村民小組,467戶農民,人口1691,勞動力918,耕地5002畝,平均2.96畝。村黨支部有9個黨小組,其中黨員64人。其中,女黨員14人,45歲以下中青年黨員23人,60歲以上老黨員23人,高中以上學歷黨員6人,初中以上學歷黨員40人。村裏的主導產業主要是玉米制種、養殖和勞務。2011年,全村農民純收入達到125776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09元。

在了解小莊村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區統計局局隊與村隊進行了座談。就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思路、黨員引領示範、設施農業、物種、養殖品種、致富途徑、致富信息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找出了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幫助該村明確了種植養殖結構調整的方向,制定了具體的項目建設,進壹步明確了發展思路。經過區統計局局隊和村隊的討論,我深入到我的聯系戶二組賈勝友家中,聽取他的家庭背景、困難和打算,詳細掌握了他的基本情況。結合他的實際情況,我們幫他分析了致貧原因,制定了年度幫扶計劃,積極開展幫扶活動,送去了2袋價值200元的春播化肥。

賈生友,70歲,戶主,長期患氣管炎,家中三口人;妻子63歲,患肺氣腫重病;兒子40歲,在鐵通公司上班。家裏只有1個勞動力。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靠種植,養個企業,出去打工。20年人均純收入5000元。

通過幾次走訪和與村幹部的深入交談,我認為賈生家庭貧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壹是妻子病重,自己也有病。他們看病很久了,花光了家裏多年的積蓄。二是家庭耕地面積小,再加上勞動力不足,家庭收入比較單壹。幫賈生友做壹個致富計劃。

針對以上致貧原因,結合金佛寺鎮小莊村整體發展規劃,並通過與賈生友個人溝通,針對小莊村靠近* * *,我為該戶制定了年度家庭增收計劃,調整種植結構,擴大四季豆種植面積,改良綿羊養殖品種,擴大養殖數量,增加家庭收入。

聯村到戶為民富民行動,可以幫助困難群眾理清發展思路,開闊眼界,最終脫貧致富奔小康。我也決心以這次行動為契機,狠抓當前工作,幫助賈生友謀劃長遠出路,讓這次行動真正做到村村通、戶戶通、富民惠民。有感於《民情日記》2012三月10星期六晴《民情日記》中的幾句話震撼了心靈,洗禮了靈魂。帶給我們的力量感和深刻的思考,是任何華麗的詞藻都無法給予的。

當壹場如火如荼的活動接近尾聲,我們的目光就不能從那些飽含深情的文章中抽離出來?人的感情日記?走開。?房間很暗,這家人被墻圍著。大家的眼睛立刻紅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不忍停留。?這是壹個幹部日記裏的壹段話。類似的話經常出現在人們的感情日記裏,但三言兩語卻震撼人心,讓人眼眶濕潤。在這個由政府推動、全省黨員幹部積極參與的活動中,我們的領導和幹部可以俯下身子問老百姓過得怎麽樣,為老百姓辦實事。通過《民情日記》中的壹些動情的文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我們與人民群眾的心是非常貼近的。只有坐在同壹條板凳上,才能縮短心與心的距離;只有沈下身來,才能感受到壹個黨員幹部肩上的擔子有多重。應該是這個吧?為民接村到戶富民工程?必需品之壹。領導幹部中,不乏省領導、縣領導。當我們看到他們俯身與人民群眾交流時,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作為壹名黨員和人民公仆的人性。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在很多領導幹部主政、分管的單位,基層員工很少見到。有人曾開玩笑說,基層群眾跟領導溝通、反映問題,比在醫院排專家號還難。因為有的領導幹部開會沒完沒了,宴請沒完沒了,出差沒完沒了?其實在單位,我們黨員幹部應該沈在自己單位的壹線。如果每個領導都能彎下腰,沈下心來,深入基層,那不是很容易解決整個社會的基層問題嗎?可以在黨員幹部中開展壹個深入本單位基層的活動嗎?既能解決基層活動更廣泛的參與問題,又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目前,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如何凝聚人心,激勵廣大群眾積極投身改革攻堅戰,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風險,是黨員幹部面臨的壹個十分嚴峻的課題。下到基層去,把基層的聲音帶起來,把民意帶起來,把新時期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做得更好,讓妳的決策更貼近人民,讓妳的決策不偏離改革的方向。

  • 上一篇:十大面巾紙品牌
  • 下一篇:格列高利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