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國寺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是汕頭唯壹的明代古剎。該寺原名崇福庵。歷經滄桑,清康熙八年(1669)重修。她(字至真,籍貫,翰林院學士)題寫寺名,太公、學生袁夢祖等人邀請福建著名高僧擔任住持。康熙五十四年(1715)、乾隆五十八年(1793)、民國十二年(1923)重修。
寺內有600年的菩提樹,還有壹口古井叫般若泉。1983年6月,正國寺由師遠徹大師主持,準備重建。經過10多年的新建擴建,於1997年竣工,並於20011年10月4日舉行了隆重的開業典禮。寺廟有壹定規模。它坐西北向東南呈長方形,深77.2米,寬21.7米,總建築面積1.7萬多平方米,投資約600萬元。中軸線向裏依次為山門、華藏法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有賑災堂、感恩堂、珈藍神殿堂、地藏堂、觀音閣、客堂、五觀堂、方丈室、僧舍等。尤其是石門、無量(梁)天王殿、大型泰國青銅佛像、九龍壁石雕、古菩提樹、般若凈泉,令人神往。潮州府之塔,汕頭市歐廷騰輝的塔,叫彭州塔。位於汕頭市龍湖區鷗亭,俗稱“鷗亭塔”。1988 65438+2月被列為汕頭市文保單位。騰輝塔,昔日歐廷八景之壹,也是歐廷第壹古建築,被收錄在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寶塔鑒賞》壹書中。
騰輝塔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由澄海縣鷗亭鄉人、翰林院辛長武建造。該塔屬於貝灰沙夯築的風水塔,是乾隆年間潮州貝灰沙夯築古塔之壹。這座夯土塔的外觀受到了當時建築材料使用方式的影響。塔的平面呈六邊形,共七層,高20.3米。底層外圍17米,塔樓中空。二層以上重檐,每層六面開壺形門。這座七層亭式寶塔的塔剎,其實是壹座五層亭式寶塔,外形與塔身相似。結構嚴謹,氣勢恢宏。是國內罕見的塔上加塔的建築結構。為了解決下層的承載力問題,騰輝大廈的建築師們別出心裁。塔的下面三層幾乎全部被壓實,只留下樓梯,壹層的墻壁有壹米厚。上面的四層被搗成空心塔,地板是鋪好的,留有壹個可以觀賞的門道。這樣,塔的下三層實際上就成了堅固的塔基礎,只承重四層墻體,大大加強了夯土塔的牢固性。這個合理的設計顯示了建築師的智慧。
塔匾“騰輝塔”題寫“乾隆三年春月建,五題盛世”。塔門兩側對聯稱為“雲蒸夏薇七層大觀,五嶺滿衣”,也是新昌五題。1965438+2008年2月13日(正月初三下午),塔閘頂部傾斜,塔身晃動多處裂縫。騰輝塔作為壹個風水塔,當時離海不遠,所以在當時有壹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就是起到導航的作用。這座塔已經建了200多年了。雖然歷經風雨和地震的破壞,但外觀基本完好,為歐婷增添了美麗的風景。對研究潮汕地區的歷史、文化、古建築藝術和民俗文化活動也有重要價值。汕頭市鷗汀三山王廟距離汕頭市鷗汀村方圓幾裏地。三山王古寺四座,分別建於清乾隆、同治年間。經過幾次修建和重建,現在被當地人供奉著。這是壹個民間信仰的地方。
1.衡城古寺,俗稱第二王葉寺,位於茍亭正國寺左側,坐北朝南,面積約140平方米。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後又重建。現存古寺建於1994。門匾是“衡城古寺”。“衡城古寺”,進門就是門廳,院子在上面,四周是玄關。過天井拜亭,接後堂。殿內二皇子有兩個妻子坐在壹起,匾上寫著“魏出類拔萃”,對聯上寫著“雄偉的樹永遠挺立,靈要護佑眾生,護佑李淵”。兩邊也有拜者,舍者,花父母。“衡城古寺”供奉的二皇子有兩位夫人坐在壹起,在嶺東及海外眾多的三山王廟中獨樹壹幟,有著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相傳同治年間,關彜村修建三山王大王葉廟時,百姓將王業夫人的塑像制作完成後運回。雨下得很大,時間也晚了,所以他們不得不去二王葉寺避雨。第二天,這位女士的雕像搬回了王葉寺,剛壹放進壁龕,這位女士就倒了下來,好像大王子沒有允許她在王葉寺過夜。人們只好把她搬回二皇子身邊,再做壹尊大皇子的妻子,於是“衡城古寺”的二皇子就有了兩個坐在壹起的夫人。據說此後每年正月十二拜神時,“衡城古寺”都要用掃帚擋著門,以防鷗上三皇子要向大皇子出氣,打二皇子。另壹種說法是:同治四年,歐尚村建第三座王葉廟時,王業夫人像雕塑壹樣被運了回來。路上下雨,她就去第二王葉寺避雨。雨停了,大家都去搬夫人的畫像,可是搬著搬著就倒了,好像夫人愛上了二王子,不想走了。人們不得不把她留給二王子,另建壹座三王子夫人的雕像。其實這應該是民俗文化時間變異性的壹種表現,也是晚清歐廷人開放意識的壹種體現。
2.南潯古寺位於甌下南門,南北向,面積約70平方米。建於清乾隆年間,後幾年重修,1989年再次重修。門匾上的碑文為“南潯古寺”,碑文背面寫著“恩欽騎木”,碑文為“道光五叔年間(1838),紀日立,,穆恩之子許進貢”。進門是門廳,過了就是亭子。拜亭兩側有龍虎井兩口,墻裏嵌著瓷磚和彩畫。白亭蓮後殿。寺內有三王夫婦,匾上寫著“三山之王”,對聯上寫著“國澤瞻千古,諸侯享前程”。兩邊也有祭祀舍人主,太後,雙忠王,太子,總督。廟旁有壹座“福德廟”,供奉福德大人和夫人。
3.國王古寺,坐北朝南,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鹹豐三年(1853)重修。他還立碑說:“鹹豐三年,醜。四月,四社欣然捐建。林社、徐社、陸社、漳河社、黃河社、秋社”。鑒於古寺老化,2000年9月在鄉下長輩和華僑的倡議下進行了重修,使古寺煥然壹新。廟前墻東側建有香墻,立有碑文。碑上題字為“王古寺”,題字為“乾隆、仁辰年間嶽夏吉日刻本”。錢坫殿屋脊飾以雙龍奪寶,殿頂兩端鑲嵌花鳥人物瓷故事,光彩奪目。這座古廟由三個入口相連。門廳入口為拜亭,亭兩側有龍虎井。拜亭是連接的後殿。這個大廳是獻給偉大的國王、第二個國王和第三個國王的妻子的。牌匾上寫著“護我惠民”,對聯上寫著“國澤戰長存,諸侯享未來”。兩邊也有對總督、花男花母、福特勛爵夫婦的貢品。
4.王葉廟,俗稱宮,位於鷗上北定門前,面積約200平方米。坐南向北。因為外墻是紅色的,所以當地人叫它“紅宮”。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1922重建。入口是門廳,天井就在上面。兩邊有龍虎井,墻上嵌著瓷磚和彩畫。過天井拜亭,接後堂。這座廟是獻給三位王子和他們的妻子的。兩邊還供奉著天上的女神、朱升皇後、護國公、總督、福特勛爵和夫人。王葉寺創建時,由鼓浪嶼上的張、李、郭、陳、辛五姓組成,由十家會所管理,後改為十樓輪流管理。每年都會有壹個樓裏的老人代表去聖王葉寺辦簽證,在農歷二月初二到初六之間選壹天徘徊,也就是“燈籠頭”,然後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二手持小規模的“燈籠頭尾”每棟樓每十年有壹次“燈籠頭”,所以有句話說“李。z郭,十年‘營’神”。這是潮汕地區特有的民俗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