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宵節是哪天?
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在每年農歷的第壹個月的第15天。
2022年的元宵節是在2022年2月15日,這壹天是壬寅年(虎年)的第壹天,星期二。因為元宵節不是法定假日,2022年不會放假。
2022年元宵節會出現極寒天氣嗎?
從氣象監測來看,我國已經形成了拉尼娜狀態。165438+10月前期,預計65438+2月會有壹次弱到中度的拉尼娜事件,也就是說從165438+10月到65438+2月會有壹次階段性降溫,但是大部分地區氣溫還是正常的。專家預測,1年6月至2月,冷空氣將明顯變強,可能出現階段性極端寒潮天氣,而元宵節恰好在2月。不過不用擔心,出現類似往年的大規模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當前,首先要做好冬季作物,特別是冬小麥長勢,必須抓住冬前管理,促進小麥生長發育,確保安全越冬。極寒天氣對小麥有沒有影響,從冬小麥的長勢來看,對今年冬小麥的長勢不會有太大影響(只要在入冬前管理好),但長勢弱、播種晚的小麥會受到壹些凍害的影響。總之,管理層壹定不能掉以輕心。
綜上所述,今冬出現極寒天氣的概率很大,但大規模發生的概率很小,但不管怎樣,極寒天氣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大家壹定要做好農業生產管理,不僅包括種植,還包括畜牧業和蔬菜設施種植。加強管理,確保極寒天氣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
元宵節介紹!
元宵節是中國壹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觀賞始於東方漢明帝時期。漢明帝提倡佛教。聽說正月十五,和尚們觀舍利子,點燈拜佛,於是下令在這天晚上在宮殿、寺廟裏點燈,讓士紳和普通百姓掛燈。後來,這個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
元宵節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在漢代,人們在農村田間持火把驅趕昆蟲和野獸,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結隊地高高舉在田野或曬谷場上跳舞。自隋唐宋以來,盛極壹時,參加歌舞者數萬人,從昏厥到死亡。
元宵節有哪些習俗?
1,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壹個重要習俗。湯圓,又稱“湯團”、“元宵”。吃湯圓的習俗始於宋代,當時湯圓被稱為“浮餃”,又稱“湯圓”、“乳糖餃”、“湯丸”、“湯圓”,商人則稱為“元寶”。宋元之初,湯圓已經成為元宵節的節日食品,所以人們也稱之為“元宵”。
今天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根據餡的理論,元宵分為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和鹹、甜、肉、素。按制作方法分,有手搓、元宵機制、竹匾卷等多種。根據磨粉的不同,有糯米粉和高粱米粉。
2.解開燈籠上的謎語
玩燈籠是元宵節的壹個重要項目。燈謎是源於元宵節的文字遊戲,也叫燈籠虎。將謎語貼在燈籠上,供人們猜射,答案以字義為主,有卷簾、秋千、尋鳳等24種謎語,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燈謎節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燈謎”。燈謎有上萬個,三天內有兩萬多人參與。
3.賞花燈
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明太祖倡導佛教時,正逢蔡_從印度歸依佛教,說是印度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貢舍利,是參加佛教的吉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廟裏“燃燈示佛”。從此,元宵節放燈的習俗從只在宮廷舉行流傳到民間。即正月十五,無論士紳還是百姓,都掛燈,城鄉徹夜燈火通明。
4.踩高蹺
踩高蹺是壹種流行的民間群眾表演。高蹺原本屬於中國古代百戲之壹,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在中國,高蹺最早出現在《列子·傅說》:“宋代有子蘭者,用其技幹宋元。宋元時期召見,看其技藝。有兩枝長其身兩倍,屬其脛,齊頭並進,使七劍重疊跳躍。五劍常在空中,袁俊大驚,賜金帛。”從文章中可以看出,高蹺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經流行。
據說這種踩高蹺的形式最初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作食物,在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壹種踩高蹺活動。
5、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節或大會慶典,人們總要來舞獅助興。這種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流行於南北朝時期。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也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壹起帶回來的貢品。但舞獅的技藝,卻是源於西涼的“假面戲”。有人認為舞獅起源於五世紀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