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中國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壹天在古代叫上元,它的夜晚叫元夜、元夕或元宵。在古代中國,歷法和月相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每個月的15號有壹次滿月,叫做“望月”。滿月象征著幸福的團聚。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壹年中的第壹個月圓之夜,自然被視為吉日。據史書《樂書》記載,早在西漢初年,正月十五宮廷就有祭祀太乙神的儀式,祈求太乙神保佑。
元宵節與燈籠密切相關。開燈、觀燈是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所以也叫“燈節”。元宵節據說起源於東方漢明帝時期。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澄(〔尹)受漢明帝派遣,自印度求佛,在西方僧人莫騰、朱發蘭等陪同下,返回京都洛陽。明帝親自出宮迎接,燒燈拜佛,並在雍門城西修建白馬寺弘揚佛法。這引起了道教的強烈反對。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初壹,道士向朝廷提議抗佛。15日,明帝組織佛教和道教在白馬寺比賽。結果佛教贏了。明帝更是信佛,官方下令,無論平民貴族,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張燈結彩,以示對佛教的尊重。之後,元宵節點燈成為壹種慣例,南北朝時更是蔚然成風。南朝時,梁健文帝曾寫過壹篇名為《李娥燈賦》的文章,專門描寫元宵節賞燈的盛況。到了唐朝,元宵節及其前後壹天正式成為固定的節日,所有的衙門都關門了。而且這三夜“許晉五禁觀燈”(《兩京新錄》),也就是暫停了禁止夜行的法律,讓全城市民盡興。唐玄宗二年(公元713年)元夜,宮門大開,宮門外“燈籠輪(燈籠樹)二十尺高...五萬盞燈籠,簇簇如花樹”,長安千余宮女、少婦奉命“踏燈輪下三日三夜”(《朝野》)。從此以後,歷代皇帝都在元宵節看燈,元宵節成了封建皇帝炫耀國家和人民的統治秩序,表示天子和人民同樂的盛大節日。宋代元宵節從三夜到五夜(乾德五年聖旨)。為了鼓勵人們到禦街看花燈,朝廷還規定“凡來看花燈者,賜酒壹杯”,於是看客擠滿了人,喧鬧非常熱鬧。明朝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上諭將元宵節假期定為10天,成為當時最長的假期(當時官員春節放假5天,冬季至日放假3天)。可見,元宵節是古往今來備受重視的。
元宵節看燈是古代女性壹年中最吸引人的節日活動。按照封建禮教,平時大家閨秀只能住閨房,就算是小家碧玉也不能隨便露臉,過幽閉的生活。但每到元宵節,他們就可以不用擔心閨房禮儀,出去夜遊看燈了。壹些相愛但平時不易接觸的青年男女也有機會談戀愛。所以宋代李清照說:“中州鼎盛,閨閣多閑。記得重點三五。”(雍宇樂)“三月五”是正月十五,表示女性對元宵節特別重視。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古代女性直到元宵節才有壹點在大街小巷活動的自由,所以元宵節郊遊“女人特別好”。明代劉士奇寫的《元宵節》詩中有兩句:“笑樂頻起,千兒大鬧”,正是這壹盛況的寫照。甚至可以說,古代女性只有在元宵節才能暫時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露出壹點人性的色彩。
至於元宵食品,從宋代開始,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元宵也被稱為紫苑、團子或湯圓。在元宵節吃元宵是祝願全家和諧幸福的象征,這是壹千多年來慶祝節日的壹項基本內容,並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