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上沙民俗

上沙民俗

上沙村位於福田區西南部,東臨新洲村,西接下沙村。北鄰濱海大道,南臨深圳灣。它屬於沙頭街道辦事處。現有面積0.38平方公裏,常住人口370人,1.430人。上沙村始建於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村裏的原住民都姓黃。上沙黃的祖先發源於湖北江夏,被稱為“江夏黃”。東漢末年,為躲避戰亂,江夏黃後裔整體遷居河南固始。大約在唐代,其中壹個分支,黃的祖父黃,帶領他的家人搬到福建邵武。黃有三個妻子和二十壹個兒子。晚年,黃為了保全家業,下令三室各留壹個長子,其他兒子外出自謀生計。南宋時期,其後裔金堂經江西來到上沙開荒建村。黃發源於湖北,經河南到福建,從江西到廣東,最後定居在沿海的上沙。他們在每個地方生活了很久,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各地的風俗習慣。因此,在上沙黃氏家族的婚禮習俗中,既保留了中原的傳統習俗,如新娘坐轎子出嫁,又吸收了客家人的習俗,如姑娘出嫁時唱“哭嫁歌”,特別是在南嶽幾百年的長期生活中,融入了南嶽當地的風俗習慣,最終形成了上沙人獨特而有趣的婚禮習俗。

和壹男壹女結婚是壹生的大事。近代以前,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郎新娘是陌生人,就像路人壹樣。壹個要離開父母,家人,嫁到陌生人家裏的女孩,舍不得家人,對未來不確定。上沙村的整個婚禮習俗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上沙村的姑娘到了出嫁的年齡,就會去“馬家”學唱“哭嫁歌”。有些女孩不得不住在“麻房子”裏。所謂“麻屋”,就是村裏年老寡婦的家。如果結婚了不會唱,或者唱的不好,那是很丟人的。

結婚前六到12天,家裏要選個吉日在家裏搭個閣樓,然後搭個木梯,讓新娘順著木梯爬到閣樓上,然後把木梯拿走,這樣新娘結婚前就再也下不來了。在未婚姐妹的陪伴下,她壹直住在閣樓裏。這個儀式叫做“上朝”,是婚禮的第壹個儀式。在閣樓上,新娘要給自己的祖先、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家裏的雞鴨豬狗等家禽家畜,甚至蚊子蒼蠅昆蟲唱送別歌,所有前來探望祝賀的親朋好友都要唱送別歌。為了表達對家人親人的戀戀不舍之情。

婚禮那天早上,七星還在天上眨著眼睛。送走新娘後,她去閣樓給新娘穿衣服,叫“上頭”。新娘壹邊梳妝,壹邊唱著《上頭歌》:“不要把棉繩綁得太緊,直到我放松手指,露出笑容;(意思是綁頭發的繩子不要太緊會比較舒服),牙齒會梳到底,不要打結再梳;(意為白頭偕老,中途不要磕磕絆絆再嫁),頭戴金冠彩鳳,五個雨滴映玉。。。。。。"

  • 上一篇:進門左手墻上掛什麽畫最好?
  • 下一篇:2011婚禮黃道吉日查詢根據男女生日選擇謝謝!男1980年5月22日大年初九女1985年2月26日大年初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