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中國有55個民族。請選壹個介紹壹下。(主要介紹聚居地區、民族風俗習慣等。)

中國有55個民族。請選壹個介紹壹下。(主要介紹聚居地區、民族風俗習慣等。)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

阿昌

去年八月我參觀了北京。當我來到世紀壇時,我對它宏偉的建築和新穎的設計印象深刻。從永不熄滅的聖火,到壹條記錄著中國偉大事跡的青銅大道,每走壹步,我都仿佛置身於百萬年前,與先輩同甘共苦。世紀壇主體部分鑲嵌著56個民族的圖騰,每個圖騰都展現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以現在我們可以欣賞這些圖騰,並為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感到自豪。有空好好看看世紀壇!)

人口是27708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德宏州的龍川、梁河縣,少數分布在保山地區的盈江、瀘西、瑞麗縣和龍陵、騰沖縣。

阿昌族使用阿昌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甸語支。有梁河、龍川、瀘西三種方言。阿昌族普遍熟悉漢語或傣語,因為他們長期與漢族和傣族共同生活。阿昌族沒有文字,習慣漢語和傣語。阿昌族聚居,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在中國史書中,除了“阿昌”,還有“常娥”、“常娥”、“常娥”等其他名稱。因為生活區域不同,有人自稱“蒙薩山”、“林薩”、“漢薩”。其祖先長期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大約13世紀,經過多次遷徙,他們逐漸在現在居住的地方定居下來。阿昌族從駐守邊疆的漢軍那裏學會了耕種水田和制作鐵器的技術,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得到了初步發展。唐宋時期,阿昌族地區歸南詔、大理政權管轄。明清時期壹直實行土司制度。解放前,阿昌族地區處於封建領主經濟,地主經濟已有壹定發展。當時領主多為傣族酋長,地主多為漢人。

白(巴)

人口是1594827。主要生活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在雲南省各地和貴州省畢節地區、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縣。白族使用白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有三種方言:南部、中部和北部。大多數白族人使用自己的語言,並熟悉漢語。從唐代開始,白族人就用以漢字為基礎的方形白字來記錄白字。由於漢族和白族的交流,白族人民長期以來壹直在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所以白族語言中包含了大量的漢語詞匯,漢語長期以來壹直是白族人民的共同語言。白崇拜相當於村神的主人,信奉佛教。

白族是壹個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的民族。白族先民長期生活在洱海地區。蒼洱遺址和海門口遺址的考古發掘表明,最遲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居民在洱海地區生活和繁衍。

白族人使用打磨過的石器,從事簡單的農牧漁獵生產,過著半穴居的生活。2000多年前,金屬工具被用來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公元2世紀,漢武帝在蒼洱地區設縣。公元8-13世紀,先後出現了以彜族、白族先民為主的奴隸政權南詔和以白族段為主的封建領主政權大理國。90%以上的白族人民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發展水平較高。白族人自稱“白子”、“白剛”、“白泥”,中文意思是白色。1956年,根據白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命名為白。

山林周邊——“山林周邊”是白族最大的年度歌舞集會,每年4月23日至4月25日舉行。屆時,每個村將組建壹支幾十人或幾百人的歌舞隊。隊伍前面是兩位長輩(或男青年),手持柳枝、牦牛尾為引,後面是群眾唱《白族民間調》,最後,帶起後方,分別手持“霸王鞭”、“八角鼓”、“飛燕”的青年男女組成的舞蹈隊。壹群人吹著節拍,載歌載舞,沿著洱海繞著蒼山散步。和其他村歌舞團在魯豫的時候,只聽見嘹亮的“白調”,此起彼伏;嗩吶奏振谷;《霸王鞭》、《八角鼓》、《飛燕》的敲打聲更大,場面宏大熱烈。?

“霸王鞭”、“八角鼓”、“飛燕”是三種不同的舞蹈道具,經常同時使用。女青年大多跳“霸王鞭”,男青年跳“八角鼓”、“飛燕”。“霸王鞭”是壹根竹棍,兩頭有銅錢(持中間舞動),與漢族地區的“金錢棍”基本相同;“八角鼓”其實是六邊形單面羊皮手鼓,隨鼓邊舞動;“雙飛燕”由兩塊小竹板組成,用絲帶裝飾,雙手各持壹對。雖然道具不同,但舞蹈的基本動作和節奏是相同的,三種道具都具有打擊樂器的特點,所以舞蹈節奏感很強。?

舞者左手小指戴著彩色毛巾,右手拿著道具。打法多種多樣,有“八招”、“十二招”、“十六招”等。主要動作是用道具輕敲肩、胸、臂、腿、膝、腳及地面,同時做“弓箭步”,上下顫抖或行軍、跳躍、下蹲等動作。,而且動作很豐富。動作幅度大時舞蹈剛勁有力,動作幅度小時輕快活潑。?

壹般來說,表演是按照獨舞、二重唱和群舞的順序進行的。其隊形有“鳳凰穿花”(即“兩條龍吐水”或兩豎排互相交叉)、“雙采花”(兩人成對跳舞)、“五社”(五人組成“梅花”形)、“壹街”(所有人連成隊列,單腿跳躍)。?

解放後,“環山林”作為壹種歌舞活動形式出現在重大節日和慶典中。1958年,《環山林》第壹次搬上舞臺,壹次次改編加工,受到白族人民的歡迎。與此同時,“霸王鞭”等舞蹈也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和完善。

植苗會——“植苗會”是植苗前後的歌舞活動。流傳於洱源縣,源於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項歌舞活動自始至終都與植樹密切相關。它由立苗旗、開苗門、爭旗、田幾個部分組成。首先,壹個裝扮成秧官的人手持鑼,督促群眾豎起壹面繡有“五谷豐收”的錦旗和壹面用彩球、雉雞羽毛裝飾的“秧旗”,上面綁著壹個四尺高的大水桶。然後,稻苗官在稻苗場上拔起第壹根稻苗,跳起“蒼鷺伸腳”(即壹條腿向後伸)和“白鶴展翅”(雙手呈飛翔姿勢)。嗩吶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吹響了“布谷鳥迎來春天”的曲調,被認為是打開了“苗門”。然後苗官敲鑼督促大家趕緊插秧。這時,盛裝的少年挑苗,少女插秧,伴隨著嗩吶演奏的聲音,開始插秧。人們壹邊在田裏插秧,壹邊在田裏玩嗩吶手。在緊張而愉快的勞動間隙,不努力的人受到懲罰,被要求頭上頂著幼苗跳舞取樂,被稱為“捉懶人”。栽完苗後,大家圍著苗官手舞八角鼓、霸王鞭引他回村,邊跳邊打苗官,以示尊敬和感謝。最後,“田”在村頭歡快地表演起來。不同的人裝扮成漁夫、柴禾人、犁人、讀書人輪流表演,語言風趣,邊唱邊跳,邊說邊慶祝栽苗結束。

西山唱戲——“西山唱戲”是白族歌舞的壹種形式(“打”就是踩,“唱”就是唱,“打”就是踩)。流傳於洱源西山壹帶,是結婚喜慶節日的娛樂活動。這種舞蹈沒有樂器伴奏,由歌手端著壹碗酒和茶領舞。大家和唱或者男女問答。大家經常圍著篝火跳舞,經常用呼號協調舞步。以前的“唱”的動作大多是向左三步,向右三步,然後雙腳壹起跺,壹起蹲,還有模擬的勞動動作和動物形態,比如“猴旋”(雙手纏繞在胸前的動作);“打馬架”(把腳伸出來)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西山大哥”逐漸形成了壹套完整的舞蹈詞匯。近年來,它已成為青年男女聚會時的壹種歌舞,舞蹈動作已發展成幾十種不同的組合。動作的特點是上身松弛,雙臂隨腳步擺動,轉身迅速。其中腳在地上跺壹腳再向前伸壹腳,是西山唱腔的代表步。

舞龍——“舞龍”:白族中有很多關於龍的傳說。“舞龍”源於小黃龍打敗大黑龍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壹條大黑龍,因為丟失了自己的袍子而非常生氣。壹怒之下,他堵塞了海威河,大理壩子沈入大海。看到百姓遭受水災,小黃龍奮力與大黑龍搏鬥了三天三夜,才取得勝利。?

《龍舞》中的小黃龍被精心系上黃緞,系上美麗的龜、鶴、鷺、鳳,以及梅、蓮、菊、牡丹等燈籠,作為小黃龍的陪襯;黑布紮成壹條大黑龍,魚、蝦、蛙、蚌都紮出來作為大黑龍的陪襯。龍燈在兩個扮成龍女的男子引導下,壹會兒就遠去了,生動再現了小黃龍與大黑龍搏鬥的場景。?

此外,白族民間還流傳著其他形式的舞龍,如用竹子紮成可伸縮的龍、布龍等。

煙壺舞——“煙壺舞”是白族老年人的即興舞蹈,模仿各種吸煙動作和造型,或蹲或站,有時壹兩個人跳舞,有時多人圍著跳舞。老年人有趣的“煙壺舞”經常吸引年輕人和婦女觀看,有些人忍不住加入到舞蹈中來。

草帽舞——“草帽舞”是年輕人愛跳的壹種舞蹈。草帽不僅是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白族人民的裝飾品之壹。心靈手巧的白族婦女經常在草帽上裝飾各種絲帶和花朵。人們戴草帽是為了防曬,或者在日常工作或節日時摘下來涼快涼快。根據這種生活習慣,人們逐漸發展變化出十余種草帽,同時用草帽打腳,從而改變了“單腳跳”、“兩腳跳”等舞蹈姿勢和技巧。跳舞的時候,右手拿著草帽,隨著步法擺動,肩膀前後擺動,腰也隨之動起來,極好,很美。在集體舞中,年輕人互相扔草帽。有壹段時間,齊飛各種各樣的草帽看起來非常漂亮,就像壹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煙鍋舞”和“草帽舞”是以日用品為道具的舞蹈,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

巫術舞蹈——“巫術舞蹈”是巫師過去驅鬼治病時跳的壹種舞蹈。這種舞蹈因道具不同而因人而異。有的人拿著羊皮鼓跳舞,羊皮鼓上綁著把手,還有兩個響的單面羊皮鼓。他們邊敲邊轉圈跳舞,動作幅度大。拿著毛巾跳舞的人,是雙手各拿著壹條毛巾,搖晃著毛巾做出抖、撲、拍、打、轉等動作。腳以跳躍為主,腰部左右晃動的動態規律非常鮮明。雙扇舞的特點是上下繞花、左右轉腕、單手拋扇、轉身接雙扇等動作,有壹定難度。

南詔獻聖樂——自古以來,白族人民與大陸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交往頻繁。這種聯系和相互交流也體現在舞蹈中。

“南詔獻聖樂。”這是公元800年南詔王藝謀荀獻給唐朝的大型歌舞。僅其音樂系就有龜茲、大鼓、戶部、軍樂四個部分,可謂是管弦、鼓樂。64名舞者身著民族服裝,手持羽毛,以四縱四橫的16人方陣交替出現,在舞蹈中擺出“南”、“聖旨”、“奉”、“聖”、“樂”等字樣。其間有領舞、群舞、領唱、合唱,段落清晰,銜接緊密,內容浩瀚,規模宏大。這次演出震動了長安,載入史冊。

此外,還有壹些舞蹈被漢族吸收並結合了白族的習慣和愛好,在白族中流傳。

比如“泛舟”類似於漢族的“旱船跑”,但服裝是白族的,船體上也裝飾有白族圖案。這種舞蹈是白族人民在壹年壹度的“劃船會”上經常使用的。

再比如“玩馬”基本上和漢族的“跑驢”差不多。這種表演在“三月街”聯歡晚會上可以看到,但伴奏音樂卻變成了典型的白族音樂——“吹吹”,並根據白族人民的愛好增加了唱腔,使形式更加活潑,更受白族人民的歡迎。

博南島

人口是12212。主要分布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居住區的保安人使用保安語,屬於阿爾泰蒙古語系。大多數安全人員都熟悉中文。安全人員使用中文作為交流工具。信仰伊斯蘭教。

保安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保安是從地名自稱的。明朝萬歷年間,在青海銅仁設立保安營,建保安城。過去人們稱其為“保安回族”,因為其伊斯蘭教信仰和習俗與當地回族相似。1950根據民族意願被命名為保安族。根據傳說、語言特點和壹些與蒙古人相似的生活習俗,可以認為,保安民族是元明以來,壹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與生活在他們周圍的回、漢、藏、土族等民族長期交往而逐漸形成的。

受封建農奴主壓迫,保安族被迫遷徙到甘肅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撒拉族自治縣大河故裏相鄰的三個村莊,習慣上稱為保安族三莊。保安族主要從事農業,少數人從事畜牧業和手工業。

宴舞——宴舞是保安族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歌舞,通常在婚禮上表演。他們經常在收獲季節或其他節日跳躍。

宴舞來源於保安族的婚禮習俗。結婚時,新郎和村裏的年輕人組成“迎親隊伍”向女方走去,女方村的青年男女也組成迎親隊伍,在村口用墨汁和拳法畫男方陪嫁者的臉,互相取笑。婚禮結束後,新娘和新郎騎馬回家,舉行宗教儀式,然後分發核桃和紅棗。任何祝賀他們的人,不分性別、年齡,都應該向主人要壹份,祝賀他們好運、幸福、夫妻和睦。終於宴會開始了,在篝火的倒影中,邀請了村裏最好的歌手唱了壹首宴會歌,大家跟著歌詞載歌載舞。宴席舞的表演者,每個人都可以隨意觸景生情,任意作詞。歌詞豐富多彩,曲調優美,舞步穩重別致。總的來說,大部分是對唱,二重唱,即興創作。?

宴會舞的特點是頭部有規律、有節奏地擺動。動態法從下巴左下側到右上側自然擺動,節奏感強,停頓。整個身體明顯左右擺動,尤其是胯部。腿部屈曲伸展,落地時腳有力穩,多為邀請動作。手形為半握拳,大拇指伸出,寓意贊美保安族在氣質上是壹個“驕傲”的民族。這種手勢在保安族民間舞蹈中廣泛使用。保安人跳舞時喜歡昂首挺胸,整個動作和情緒都表現出民族自豪感。

扇子舞-保安族民間舞蹈的另壹種類型是男子扇子舞,出現在宴會舞之後。保安族自遷居甘肅以來,與周邊的漢、回、藏、撒拉族、東鄉族在生活習俗、貿易往來、文化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所交往。男子扇舞是保安族人民用漢族人跳秧歌時使用的扇子。在捧扇、舞扇方面創造了許多花樣,如搖扇、轉扇、卷扇、平扇等。跳舞時手完全握著扇子,手腕的晃動很靈活,帶動整個手臂,擺動時有韌勁。同時胯部的扭轉和腿部的屈伸相互呼應。步法在拖、動、靠方面也十分細致,尤其是在最後跳出步法的自然動作,即壹條腿微曲於地,另壹條腿曲於背的舞步,凸顯了舞蹈的獨特風格,使保安男子扇子舞成為壹種與眾不同的自然民間舞。

  • 上一篇:美滿婚姻的吉日
  • 下一篇:為什麽不冥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