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節日主要是指適應天氣和物候周期性變化,由人們確立的,具有壹定民俗文化意義的特定日子。
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動。例如,在端午節,我們賽龍舟,吃粽子。在中秋節,我們賞月,吃月餅。重陽節,我們登高望遠。這些節日也是以年為周期,年復壹年循環往復。
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們的祖先認識和把握自然運動規律的智慧結晶。它是古代農業文明的產物,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
那麽,18歲這個節日是怎麽來的呢?
1,古代歷法的因素。
這是首要原因。最早的原始農業出現在六七年前的仰韶文化。也有傳言說,野生植物的選擇和栽培以及野生動物的繁殖和馴化始於更早的傅時代。在最早的農業活動中,我們需要掌握合適的種植時間來獲得收獲。這時,人們通過觀察天氣來制作歷法。
相傳黃帝時期有五感,其中有檢查星歷的官員。顓頊有火官,有何官,“正明”,形成了四時的概念。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年代學的方法。漢武帝太初元年頒布了《太初歷》。這種歷法規定壹年有12個月,19有7個閏年,閏年有13個月。
在古代,為了農業豐收,需要在春種前祭天拜地,秋收後感謝神靈,於是出現了春社和秋社,當時舉行獻土儀式,具體時間是立春立秋後的第五天。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祭祀節日。
2.月亮圓的因素。
在確定節日日期的過程中,月亮的圓缺也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古代沒有文字和歷法,我們只能觀察天上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太陽每天升起落下,可以說是壹成不變的,而星星滿天,規律不太好找。只有月亮,它不僅有起伏,還有圓和缺。最適合人反復看。
因此,月的概念出現在年齡周期中。比如古代的朔日、元日,現在是初壹,滿日是十五。有些節日在新月或滿月時舉行。比如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十月初壹的寒衣節等等。
3.重疊數的應用。
我國人民很早就形成了數字信仰,尤其是數字重疊的時候,不是吉日就是兇日。例如,1月1日、2月2日、3月3日和9月9日被認為是吉日。5月5日被古人視為惡月、惡日。《史記·孟嘗君列傳》歷史上著名的孟嘗君誕生於5月5日。他的父親要求母親不要生他,認為“五月生的孩子,比壹家人還長,對父母不利。”
壹般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然而,在歷史上,端午節的形成起源於古代避免“壞日子”。午後和夏季至日即將來臨。這個時期陽光最充足,各種蚊蟲出現,而說到“重五”,五就是陽的數量,重五也就是“極陽”的意思。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陰陽和諧。壹般認為這種太陽滿的日子不吉利,疾病瘟疫多,於是形成了“下午(初五)躲”的習俗。後來謠傳是端午節。
4.祭祀中的信仰因素。
在古代,由於人們對Xi冉缺乏了解,也由於萬物有靈的觀念。於是就形成了對自然的崇拜。後來出現了人神崇拜。蚩尤主要指民族人性的始祖、民族英雄和各種公德人物。
比如人類的祖先是女媧、黃帝、顏地,民族英雄是嶽飛、戚繼光,或者其他公眾人物,比如工匠祖師爺魯班、醫學祖師爺華佗等等。由於他們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這些人把他們的生日,紀念日或某個特殊的日子變成了某種節日,有些人甚至形成了當地的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