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中國古代史資料30問

中國古代史資料30問

中國古代史資料分析培訓。

1.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

材料壹:“德治如北辰,居其所,群星拱之。”子曰:苛政猛於虎。”——《論語》

材料二:“民為重,國為次,君為光。故邱敏為天子,天子為諸侯,諸侯為大夫。”“五畝房子,樹是桑,五十人可衣;雞、海豚、狗、豬漢堡都很及時,70個人可以吃肉;壹百畝地,不抓緊時間,壹家八口都能餓著。”“管民是明君的財產,父母妻妾必足;樂生滿,兇年免死。”——《孟子》

第三份材料,唐太宗說:“欲為君者,必先救民。如果害民為民服務,還是會割股吃死。”——《貞觀政治家》

回答:

(1)總結材料1的主要思想。

(2)概括材料2的主要思想。

(3)材料1和材料2所體現的思想有什麽關系?

(4)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上述孔孟思想在唐代貞觀時期的具體體現。

答案(1)提倡“道德政治”,反對暴政。

(2)“以人為本”和“仁政”思想。

(3)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具體化和發展。)

(4)實行租佃調整制,少交稅,保證農民的生產時間;勸農桑興修水利;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加強中央集權;生活上,忌奢華,簡簡單單;知人善任,虛懷若谷,政治相對明朗。

2.閱讀以下材料(***12分)

材料1“廣場和水井,水井900畝,其中公共土地。”八家都是私有制,共同養公田,幹完正事再敢管私事。"

——《孟子·滕文公》

材料二秦王正式宣布“用商鞅之法改變帝王制度,除礦田外,允許百姓買賣。”

材料3“今天的農民五口之家,其現役軍人不少於兩人,其耕種能力只有百畝...富者有田有樓,窮者無錐。”

土地。所以窮人往往穿的是牛馬的衣服,吃的是狗的食物。"(《漢書·食貨誌》)宋初"地制未立","並未抑"。明鄭德年

北京和首都之間的黃莊土地達到37000多公頃;江西臨江府郝敏“見附近百姓有好山園,有好地,需努力作此。”

每年的錢債都被非法轉移獲取利息,窮人無力償還,只好在上款提到的花園和房子上寫下並出售租約。"

“耕者有其田,富民之家有其廣...而地已半賺,耕者有其田。”(北宋蘇洵)

答案:(1)材料壹和材料二、三分別反映的兩種土地制度是什麽?(2分)根據材料指出,以前的土地制度是在秦朝。

中國被取代的直接原因是什麽?(1)

(2)根據材料三與所學知識的結合,判斷土地所有權的三種形式。(3分)

(3)材料3中社會矛盾激化的原因是什麽?(2分)中國古代多次進行經濟改革,主持人有望通過傅。

改善生產關系的稅制調整。舉出三個統治者調整生產關系的主要措施的例子,說明封建國家的權利

農民個人控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和趨勢。(4分)

回答(1)國有土地制度(井田制)和封建私有土地制度。商鞅變法確立了土地私有制。(3分)

(2)主權土地所有權、地主土地所有權和自耕農土地所有權(農民土地所有權)。(3分)

(3)土地兼並嚴重,農民負擔沈重,導致社會矛盾激化。(2分)

比如:①漢代的戶籍制度,人口稅重,賦稅更重;(2)隋唐租佃制,稅法改變了以人口為基礎的稅制。

稅收制度;宋代征兵法對不願服役的人征收免役線。在明朝,鞭子被用來代替銀子。(3)清朝廢除人頭稅。

趨勢:封建國家對農民的個人控制不斷放松。(4分)

3.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壹:江南為國繁華...不用軍,民不在外,務簡簡單單,民(民)育。至余糧居畝,戶夜不閉,蓋東南極。從金氏遷徙太原(年號,376 -396)開始,數百年沒有塵(戰)警,地區壹片寂靜。.....此後,當明朝(年號,457 -465)六歲以上時,私人住戶壹直在繁殖...良田也有幾十萬頃,畝值壹金...漁鹽之利,滿四面八方;絲綢和棉花幸免於難,覆蓋全球。——《宋書》

材料二:隋唐手工業分布圖,明代中後期工商業分布圖。

圖1:隋唐手工業分布圖2:明朝中後期工商業分布圖

請回答:

(1)根據材料1,概括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的經濟狀況?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前因後果?

⑵根據材料2的圖1,隋唐時期手工藝品的分布呈現出哪些特點?隋唐經濟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

(3)根據材料2的圖2,指出明代中後期江南地區手工業進步的典型表現?依據是什麽?

⑷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經濟的發展狀況。

答案(1)現狀:人口增加了很多,開墾了大量的土地,交換和發展了物資。

原因:北方人口向南方遷移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戰爭少;統治者的政策更加自由。

影響:改變了中國人口的分布,促進了江南地區經濟的進壹步發展,平衡了南北經濟,為未來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奠定了基礎。

⑵特點:呈現南北分布大致均衡的局面;它呈現出沿運河沿岸分布的特點。

趨勢: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趨勢;運河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業績:資本主義的萌芽。基礎:商品經濟的發展。

(4)江南經濟的中心地位逐步形成並得到鞏固和發展。

4.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壹:(洪武)二十七年春二月,侯寇到浙東,命都督、、商巡察兩省。太祖下令:“禁止百姓使用假貨和香火。”首先,海外蠻族在世界上是騙人的,他們是被禁止互相交流的...而靠近大海的人,經常發表私人言論,又因為引誘蠻族偷盜,被勒令取締。誰敢私下交流,誰就要受到嚴懲。——摘自《明太祖實錄》卷23l。

材料二:明代日本海盜的構成非常復雜。其中,阮既有因內戰失敗而失去軍職的南朝勇士,也有在東南沿海從事海上私人貿易的私營商人,更有因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而破產的沿海農民、漁民和鹽民,甚至還有在被革職的少數貧困文人和官員。——摘自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易》

材料三:禁止做商人,他失去了生理,於是轉做教練。寇和商都是人,城池從寇變為商,城池禁止其他商變為寇。無論是否相通,中國人和外國人都是壹樣的,這是必然的——摘自湯舒《日本帝國雜文》

材料四:福建省地狹人稠,糧食匱乏。所以海邊的人都是以船為家,以海為田,以商(海外貿易)為業...壹旦取締,利潤來源被堵塞,生計蕭條,境況不佳,必然導致聚集。.....萬壹乘風露桿,遠航海外,沒辦法追捕,最好的朋友壹折,和入侵掛鉤。——摘自《明神宗實錄》卷262。

答案:(1)根據材料1,分析明朝的對外政策以及采取這壹政策的原因。

(2)結合相關材料分析這壹政策的後果。

(3)如何評價明朝的這壹外交政策?

答案(1)明朝實行海禁政策,禁止商人的對外貿易活動。原因是倭寇騷擾沿海,明政府試圖通過禁止中外交流來達到穩定海防的目的。

(2)海禁政策斷絕了沿海漁民和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的生計,導致他們與侯口勾結,卻加重了日軍的侵略。

(3)明朝是壹個以自然經濟為主的國家,海外貿易對國民經濟影響不大;封建社會末期,明朝對外政策日益封閉。明朝的外交政策阻礙了中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5.閱讀下列材料(13分)

料使人何以武,與牧部坐在壹起。不告漢奸者斬首,告漢奸者與斬敵者同賞,藏匿漢奸者與投降敵人者同罰...那些有軍事功績的人將被按照他們自己的速度授予榮譽。自己業內耕種織布的,壹律平反(免徭役);事末懶貧者,以為必領賞(官婢)宗室須有服兵役之論,不得為族員...相反,小城鎮和城市應該聚集成縣,所有31個縣應該是有序和誠實的...——《史記·尚軍列傳》。

材料二秦孝公利用上洋這種爛礦田開建築,重視緊迫的農戰。雖然不是為了生意,而是轉向周邊國家,成為男性附庸。然而,君主制被摧毀了,暴君死了。庶人富人累,窮人吃糠;有強國,有國家領土,弱國失國。——《韓曙》

料三孝公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富國強,民樂於用,諸侯親服。他是楚魏之師,養育了千裏之地。迄今為止,他壹直統治著這個國家。——李斯《諫驅逐書》。

材料四(公元前338年)孝卒,及後汪卉之輩...有人說,汪卉說:“太重的大臣有國家的危險,和他太親近的人也有危險。今天秦朝的婦孺都在講尚軍之法,而莫言王之法就是尚軍為王,王更為臣。”

——《戰國策與秦策》

回答:

根據第壹、二份材料,概括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要點(原文材料不允許抄襲)。(5分)

分別總結和說明材料2和材料3、材料2和材料4對商鞅變法態度的相似之處,指出後壹種態度所說明的問題。(3分)

根據上述材料,本文指出了尚軍提出的重要經濟思想及其根本著眼點,並對這壹思想作了簡要評述。(5分)

答案(1)①練習坐在壹起的方法;(2)獎勵軍人,按功授予;(3)重農抑商,重獎農織;(4)廢包、縣制;

(5)廢棄的井田、露天建築物。(5分)

(2)前者肯定商鞅變法的進步歷史作用,後者對商鞅變法不滿。(1)通過惋惜奴隸

制度的崩潰和對秦王的讒言表明,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往往會損害某些社會階層的利益。

受益和遇到阻力,改革必然要經歷曲折的鬥爭。(2分)

(3)重要經濟思想:重農抑商。根本觀點是把農民依附於土地,保護地主土地私有制。

建立封建經濟基礎,建立封建制度。

評論:長期來看,反對工商業和農業,打壓他們。

其結果必然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使農業生產長期停留在自然經濟的水平上。但是那時,農民們

重視工業作為國計民生的基礎是正確的,它促進了秦國封建經濟的發展,使其逐步。

成為七國中最強的,為其統壹全國奠定了物質基礎。(5分)

6.閱讀下列材料(12分)

料武帝時,屬西域。有三十六個國家。韓為使,壹校尉管之,帝改都護。元帝還買了第二個隊長。

材料二王莽篡位,降諸侯。因西域民怨、叛亂,與中國絕交,回國當匈奴,收稅,教訓沈重。國家很慘。在建武,都有使臣來謀內政,願意請都保。

材料第三章皇帝不想廢了我們中國給他制造方便,但他歡迎吳為校尉,並且不再派他所有的侍衛...當司馬班超的軍隊停留在竇時,他召集了所有的國家...班超之所以決定西域,是因為他把晁作為自己的全部護衛,並且住在龜茲。

材料49年,班超貧困地把甘英送回西海。都是過去出的,山經不詳,必須備風俗。

這是個奇怪的故事。-《後漢書·西域傳》

回答:(1)漢武帝是如何做出“西域歸中國”的?有什麽歷史意義?(6分)

(2)根據第二份材料,妳認為西部地區與內地關系發生顯著變化的實質性原因是什麽?(2分)

(3)說說材料3中“軍馬班超”的由來。(1)

(4)根據材料三和材料四,班超的主要歷史功績是什麽?(3分)

答案(1)經過長期的戰爭,漢武帝打敗了匈奴,張騫派使者出使西域保護他們。意義:加強了西部地區與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西部地區在形式上屬於中央政府。(6分)

(2)是否尊重少數民族,是否實行正確的民族政策(答案意思差不多)。(2分)

(3)班超從軍,跟隨竇固攻打匈奴。(1)

(4)幫助西域擺脫匈奴的束縛和奴役,加強西域與內地的聯系,為發展中西交往和文化交流提供條件。(3分)

7.閱讀以下材料:

第壹份材料,唐太宗說:“從前都城初平,宮中美女稀少,院中無不滿。田皇帝嫌麻煩不夠,無所求,還征服了東西。他筋疲力盡,傾家蕩產,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晚上很努力,但我想安靜,讓世界無所事事。”

材料2唐太宗經常用這個比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做主人的,不要怕!”

材料3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上三個素材選自貞觀權貴。

材料4明代思想家李贊評論說:“都說鄭偉善於諫,卻自以為幸得太宗耳。否則遇到壹個好說話的,未必會從勸諫轉而說話。”——《歷史大綱》

請回答:(1)根據第壹個材料說明隋朝滅亡與貞觀之治的關系。(3分)

(2)有哪些材料2表明唐太宗是知情的?(2分)他說這話的用意是什麽?(2分)

(3)第三份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比較重視哪些方面?(2分)

(4)材料四李哲評論的實質是什麽?(2分)妳的依據是什麽?(2分)

回答(1)因果關系。(2分)“貞觀之治”是在吸取隋亡教訓的基礎上出現的。(1)

(2)意識到人民的偉大力量。(2分)意圖是調整執政方針,緩和階級矛盾。(或保持其主導地位)(2分)

(3)重視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可教性(2分)。

(4)封建帝制。(2分)因為大臣的建議能否被采納取決於君主的神聖程度,君主的意誌決定壹切。(2分)

8.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1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今師道不同,人論不同,百家爭鳴,意謂以上統於上。.....我傻傻的以為都不是六藝科目。孔子的藝術家都是獨壹無二的,不要進步。邪君說,止其利,則紀可統——法度可明,民必從之。”——摘自《韓棟·中書傳》。

第二份材料,康有為在《孔子變法考》壹書中強調了所謂的孔子變法論。它聲稱六經皆是孔子所撰,六經中記載的堯舜“德大業”是借古聖先王之言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改革主張。——摘自《中國近代史》。

材料三“主張尊孔,勢必立君;鼓吹憲政必然復辟...儒家和* * *是絕對不相容的東西,保留了就要廢除。”——陳獨秀

請回答:(1)作為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主張是什麽?(2分)

(2)根據第二份材料,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麽樣的命題及其目的和影響。(3分)

(3)康有為為什麽把孔子打扮成主張改革的先驅?結合時代背景評論這壹歷史現象。(3分)

(4)根據材料3,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激進民主派如何看待儒學?產生了哪些影響?(3分)

(5)我們今天應該如何看待孔子的學說?請告訴我們妳的看法。(2分)

答案(1)提出了“仁”的學說,主張以德治國,反對暴政和刑罰。(2分)

(2)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目標:以思想統壹鞏固政治統壹。影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主導意識形態。(3分)

(3)19年底,民族危機嚴重,變法圖存成為時代的迫切要求。康有為作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代表,由於自身的軟弱,不敢公開反對封建正統,所以把孔子打扮成主張改革的先驅,以孔子的權威來服務於維新變法的宣傳。同時也有減少政治改革阻力的戰略意圖。(3分)

(4)批判孔子是* * *的敵人,是專制的護身符。影響:動搖了封建正統的統治地位,應該肯定,但對孔子的絕對否定反映了新文化運動初期的片面認識。(3分)

(5)孔子的理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歷史遺產,其優秀部分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仍然可以借鑒和利用。(只要有意義)(2分)

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壹:郭沫若在《幹勇陵》詩中寫道:“無字碑(見圖1)猶在,六十君王立於露天,冠以唐力文物,權衡女帝之智與全能。黃巢溝在陵墓裏是無辜的,關於德與紀的描寫代代相傳。幽宮重啟時,亦有望續案。”

材料二詩人杜甫《追憶似水年華》中說:“追憶當年開元鼎盛,小城尚有千戶人家。大米肥白,公私倉富。九州的路上沒有豺狼虎虎,是遠行的好日子。萬奇和陸茂是駕校班,男女不輸。”

(圖1)

材料3閱讀下面的圖片材料:

答案:(l)某旅遊主管部門應在圖1中的墓碑前設立壹塊引導板,對墓碑上的人物進行簡要介紹和點評。

價格。如果讓妳寫,妳會寫什麽?(3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唐代的社會面貌。妳從這些材料和圖片中獲得了什麽信息?(8分)

(3)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唐朝整體的歷史特點是什麽?(1)

答案(1)重點包括:①無字碑的主人是武則天。(或者說甘陵是武則天和唐高宗的墓。武則天是歷史上唯壹的女皇帝。③武則天重視生產,重視人才。她在位期間,唐朝經濟持續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被譽為“以官開元,治宏觀廉”。(3分,如果有其他答案,有道理可以給分。)

(2)主要觀點包括:①材料2反映了唐代政治清明、社會秩序穩定;經濟繁榮,有繁榮的局面。(2分)2圖2和圖4反映了唐代對外關系的發達。當時很多國家向中國派遣使節,官員接待外國使節;中國和非洲已經有了聯系。(2分)3圖3和圖5反映了唐代和諧的民族關系。與周邊少數民族友好交往,唐太宗接見西藏使節(2分)4數字5和6反映了唐朝的文化繁榮。音樂、舞蹈、繪畫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2分)

(3)封建社會進入繁榮時期。(l分,或答“繁榮開放”)

10,材料1:世界文化遺產——孔府、孔廟、孔林、2005國際孔子文化節。

材料二:嵇康子問孔子政治:“殺無道,有道。什麽?”孔子對他說:“當官的為什麽要殺兒子?子欲善,人欲善。君子德風,小人德草;草地上的風會死。”——《論語為政》

”材料三:鐘書福對他說...春秋大壹統,天地經典,古今友誼。今天老師各不相同,人各不同,百家爭鳴,意思也不壹樣,就是上面統壹上面。法制變了,不知道保留什麽。我傻傻的以為都不是六藝之科,孔子之術都是獨門絕技,不上進。邪君說了,就止了利益,那統壹的紀律就能統壹,法度就能明確,百姓就知道該怎麽做了。“天子以中書為江都相。——《韓棟中書史》

材料四:就世界的原理而言,應該是微妙微妙的,各有千秋;永恒的,不可改變的,只有古代的聖人才能做到;而他的所作所為,所說所言,不能成為後人的難解之題。

——(南宋)朱《奏於官堂》

材料五:我不在乎前三代;三代之後,漢、唐、宋也。誰孤獨了幾千年沒有是非?賢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未聞是非。

材料六:“明明掛了* * *和牌子,國會議員居然大聲喊要尊重儒家。.....這種腐朽思想遍布全國,必須真心實意地鞏固* * *和國體,必須徹底洗去反對* * *的倫理、文學等舊思想。否則,不僅* * *和無法開展,連這個* * *和招牌都掛不上。”……

“儒家思想和* * *之間的和諧是絕對不相容的。如果其中壹個被保留,另壹個將被廢除...故其主張儒家必與* * *調和,其信仰* * *必與儒家調和。”——《陳獨秀文選》

回答:

(1)閱讀材料1中的四張圖,妳獲得了什麽信息?(6分)

(2)根據第二、三份材料總結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指出兩者思想的不同結局及其原因。(6分)

(3)根據材料四和材料五,朱和李誌的觀點有何不同?有什麽問題?(3分)

(4)材料6中“尊孔”的真實意圖是什麽?陳獨秀倡導「儒教必除」有哪些積極意義和局限性?(6分)

(5)結合以上材料,談談妳對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認識。(4分)

參考答案

(1)歷史資料: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深受後人推崇;儒家思想對世界影響很大。全球華人崇拜孔子,傳承民族文化。“三孔”旅遊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開發。促進了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6分)

(2)孔子主張以德治民,這在當時爭霸兼並的戰爭背景下是不可能的;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大壹統”。董仲舒的主張適應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被漢武帝采納,使儒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6分)

(3)朱堅持儒家思想,認為儒家思想不可改變:李贄提出不能以孔子的言論作為衡量是非的標準,是非觀念也要隨時代而變。說明儒家的主導地位受到了懷疑和動搖。(3分)

(4)真實意圖:為復辟帝制服務;麻痹人的思想。積極意義:動搖儒家的統治地位;它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局限性:東西方文化的觀點存在著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偏向。(6分)(5)從西漢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斷豐富和完善,逐漸確立了其主導地位,對維護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起到了重要作用。從明朝開始,逐漸僵化保守,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社會進步。(4分)

  • 上一篇:5438年6月+2023年10月哪壹天適合剖腹產?
  • 下一篇:冬季至日活動策劃方案初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