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習俗指的是白色的東西,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所謂喪,“喪”就是祭奠或悼念死者,即喪;“埋葬”是埋葬遺體的行為。喪事壹方面是安排死者,壹方面是安排前來救治和悼念的人。喪葬習俗是處理死者遺體及相關悼念的壹種方式,它構成了生命儀式的最後壹個環節。死亡意味著生命旅程的結束。生命是有限的,所以生命有始有終。人有生死,有生死文化。喪葬文化是圍繞死亡事件和活動而形成的思想文化體系,受社會經濟、政治、意識形態、民俗和世界的影響和制約。
中華民族的喪葬習俗和文化源遠流長,幾萬年前就有了壹定的喪葬形式。由於人們對圖騰和死者的崇拜,受封建思想的影響,發展為對死者的恐懼,沿著這條線發展為“小心埋葬死者”的傳統習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壹個“理想主義”盛行的風俗文化領域。迷信和封建喪葬活動在民間仍然流行和嚴重。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倫理,親人快死的時候,要好好打扮,走過線,買路線,就像給離家在外的親人收拾東西壹樣。下葬後,每逢節假日、生日,親戚們都會去墳前燒紙、送東西,不僅有零食、水果,還有巧克力、啤酒,甚至還會為逝者點上壹支煙。如此周到的服務,將孝子與親友之間的人情關系表現得淋漓盡致。
原始人不忍“棄體”。所以舉行了葬禮。葬禮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產物。文明社會,喪葬發展起來,後來越來越復雜。比如,如果壹個老人忙了壹輩子,死後得不到“體面”的葬禮,得不到“莊重”的對待,人們總會覺得對不起逝者,會認為後人“不孝”,逝者壹生“不配”。即使在現代,如果葬禮過於倉促,人們還是會覺得人生不完整。同時,重要人物的葬禮也要特別隆重,比如為皇帝建壹座陵墓。如果壹個偉人的葬禮和壹個小人物的葬禮壹樣處理,人們會覺得太不對了。葬禮活動是由生者組織的,是為生者舉行的。告訴別人它不會開始也不會結束。心理需求也是人性的需求。就像吃飯睡覺等物質需求壹樣。只要不妨礙社會,就應該滿足。
所有的葬禮活動都是根據活著的人的生活方式設計的。比如活人的房子叫“陽宅”,墓地叫“陰宅”。活著的人喜歡被尊重,所以人們會以各種方式“尊重”死者,給他們磕頭和上香。活著的人要吃飯,所以也要給死去的人獻祭。因此,喪葬文化本質上是壹種特殊的生存文化。
葬禮結束後,有必要為葬禮定壹個時間。山西各地的葬禮壹般都不是“熱死即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孝,是對逝者的不尊重。至於出殯的時間,往往要看準備情況,季節,近親是否到,墓是否完整。時間可長可短,最短的三天左右,其次是五天、七天、九天...老人能達到百日以上,都必須是單數。陰陽師在舊時代也講究選個吉日,把墳墓定在“空”,也就是所謂墓地可以出入的時候。
葬禮時間確定後,要通知親友。五寨壹帶叫“送孝”。去的時候要帶壹塊孝心布,看關系。大的穿著喪服,小的戴著喪巾。晉中祁縣等地,出殯當天,門前要懸掛用白麻紙剪成圖案的條幅;紙與紙的連接不需要漿糊粘合,而是用鐵器或石器將紙折疊起來,壹起搗實,稱為“搗紙”這和上面說的“年代紙”類似,只是掛的時間不同。當死者到了八旬老人的“新年紙”時,當地人有時會撕壹張給子女穿,據說可以延年益壽。撕回家貼在骨灰盒上,這樣就沒有蟲子了。舊時,有些地方在大門外立“避諱牌”,男左女右,不僅標明生卒年月、喪事年月,還標明避諱物品。
除寧武地區有“崖葬”的習俗外,“土葬”在山西各地都很普遍。也就是“墓葬”有的墓是提前建好的,有的是死後臨時打開的。舊時要請陰陽師坐觀風水,定穴。然後撒五粒,用銀針在設定的穴位上開“十”字,稱為“破土”或“破土”。“挖”完了,就可以挖墳挖了。合葬的只需要在舊葬地旁邊再開壹個洞。如果死者進了祖墳,他的墳就在上壹代的腳下。依次排到墳不能再開,然後請陰陽師看風水,選個新地方建個新墳。
舊時出殯前,山西各地如沁縣、祁縣都有“訂主”儀式。即請人用朱砂筆在碑上原寫的“王”字上加壹點,使“王”字變成“主”字。俗稱“大師”,即成神。點主的人稱為“點主官”,要請當地德高望重的名人學者或地方長官擔任。這種儀式壹般只限於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不舉行幼死者。
葬禮那天,親戚、朋友和鄰居聚集在壹起哀悼,並獻上壹杯酒以示哀悼。奠酒通常包括壹個祭祀墊、壹個饅頭、壹個勺子和壹個紙領帶。至親送祭品。俗稱“祭祀”,以菜肴為主,每對要插上大小不壹的紙花,然後是饅頭,也就是用碗蒸的壹種面食。大多數親朋好友都讓他們去拉胳膊,綁對聯,後來就變成了壹塊布。普通街坊送四色紙禮,有蠟燭、香、錫紙、紙,或者就壹張紙。20世紀50年代以後,紙質禮物大多被花圈取代。
吊唁者獻上公飲後,死者長子跪拜致敬,即把棺材的大頭背在背上,在眾人的幫助下移出棺棚,俗稱“靈柩”。在整個山西,都有在棺材後面打碎死者生前用過的飯碗的習俗。五寨地區叫“裁災”,意思是裁災殺特,消災消災。有的地方把死者用過的藥罐砸了,表示以後家裏沒人生病了,不用再熬藥了。在醒來之前,死者的兒子們要在晉中祁縣舉行壹個按“食壓碗”的儀式。他們把各種各樣的菜和食物放在壹個瓷缸裏,然後依次按壓,直到裝滿。上面放壹個饅頭蓋住,用壹雙筷子豎壹個洞,上面放壹些紅色的粉條。這罐食物,連同“饅頭”和“長明燈”,將在葬禮上隨棺材陪葬。
靈柩擡出靈堂後,放在預先綁好的架子上,架子有豆腐架、兩條龍杠、壹條龍杠等幾種形式。在五寨地區,靈柩前會有壹張桌子和供品,家屬們會擡著靈柩,在鼓樂聲中繞著靈柩左轉三圈、右轉三圈,以示對死者的眷戀。每次轉身都要倒壹杯。靈柩完畢,靈柩升靈,當地稱之為“靈圍喪”。
在棺材被擡起之前,死者的大兒子跪了下來。拿著燒紙錢的陶罐,哭著,然後把玩的罐子摔在地上。忻州、定襄壹帶被稱為“落魄失子的盆地”。民間認為,如果葬盆破了,死者可以把燒過的紙錢全部拿到冥界使用。
摔倒在“喪盆”上後,葬禮正式開始。在山西南部的壹些地方,註意棺材卸門時,大頭要在前面;出了門,大家都會轉頭,擡著去墓地。原來,人們認為逝者躺在棺材裏就像壹個人站著壹樣,頭朝前走出去,相當於回望自己的家,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眷戀;出門的時候頭朝後,就是不回頭,直奔西方的天堂。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類正在走向文明,為了滿足社會心理的需求。出現了喪葬服飾文化、墓地文化、殯儀館建築文化、殯葬設備和技術,內容非常豐富。這些新的學科分支形成了喪葬文化學的學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