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節是壹項主要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並流傳於尖紮、德貴、循化三縣數十個村落的大型民間娛樂活動,藏語稱為“六月樂瑞”,意為六月獻給龍的歌舞。它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蘊含著宗教、歷史、民俗等豐富的文化內涵,展現了* * *民族勤勞、樸實、智慧、勇敢的美德。
藏族分布在* * *和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的部分地區,自稱“波巴”。但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稱謂,如阿裏人自稱“堆巴”,後* *自稱“藏巴”,錢* *自稱“衛”,昌都以東的人自稱“康巴”,安多哇、哇、貢布瓦等。雖然分布廣泛,但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佛教把生與死看成壹個整體,認為死只是另壹個生命的開始,是生命的另壹種表現。這種觀念是* * *壹族所認同的,他們腦子裏普遍有“輪回”的觀念,相信人死後會轉世。所以他們對逝者非常尊重,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身份、習俗進行安葬。那麽,藏族傳統的葬、喪、喪儀式是如何進行的呢?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在藏區,由於地域不同,喪葬方式也不同。但喪葬方式有明顯的等級制度,這是壹樣的:最高等級是塔葬,其次是火葬,最流行的是天葬。在壹些地區,非常古老的喪葬習俗長期保存下來,或受到鄰近民族的影響,往往有壹些鮮為人知的特殊喪葬習俗如洞穴葬、棺材葬、地板葬、平臺葬、室內葬、樹葬、嬰兒赤手水葬等。此外,壹些地方的土葬比例也很大,對去世的幼兒流行水葬。這裏我們主要介紹藏東和甘南藏區的特殊葬俗。
甘肅白馬藏區流行土葬。人死後,在這裏受洗、穿衣、綁成蹲姿,然後放入坑中,蓋上木板,用土掩埋。冬天屍體不易腐爛,所以進行火化。墓地裏有宗族墓地和墳墓。
送棺葬棺材最終是壹種土葬,流行於甘肅舟曲藏區。這是埋葬已故夫妻的棺材,暫時存放在懸崖、田野、路口等地方。不要挖墳,把棺材放在選定地方的高處,防止被水浸泡,用大石頭壓住,防止野獸侵入。對方死了,為了永遠不離開,會舉行合葬。
樓葬,又稱戶葬,流行於康南地區。這是把死者的屍體埋在樓的頂角,葬禮非常隆重,不用出門。但這就要求死者必須是壹方認可的德高望重的人,是有名望或長壽的喇嘛,是兒孫滿堂或五世同堂的家庭,或者是大公無私,主持正義,敢於為群眾說話,在群眾發生糾紛時能作出公正判決的人。
平臺葬平臺葬流行於康南巴塘地區。這是壹種特殊的埋葬方式,因為人們認為用其他的埋葬方式是不適合死者使用這種習俗的。它的形式是在平地上用大石頭搭建壹個高1 m,寬1 m的平臺,然後將屍體捆綁成胎兒形狀,放在平臺上的木盒裏。然後在木箱周圍砌上石頭,用大石頭蓋住木箱,最後用泥巴勾住縫隙,遠遠看去就像壹堆瑪尼石。
室內葬室內葬流行於康北地區,是80歲以上、有威望的人去世後的壹種特殊葬法。死後,人們擦洗包裹,用酥油、金銀和寶石等填充五官。,把屍體放在木櫃或大盆裏,四周用青稞穗、麥芒、谷殼填滿,蓋好,用泥封好,放在房間的壹個角落裏。幾年後,他搬到野外火化。骨灰要麽扔進河裏,要麽埋在地下。因為這種安葬方式需要幾年時間,幾道程序,所以也叫“重葬”。
樹葬樹葬在林芝和康北部分地區流行,這種形式多用於英年早逝的幼兒。用鹽水洗凈屍體,放在木箱、木桶或竹籃裏,然後掛在大山的成蔭林中的大樹的半腰上,或者掛在大樹的枝頭。據說這是為了防止另壹個孩子不幸在家。但這種習俗很少見。
嬰兒赤手水葬只適用於兩個月內死亡的嬰兒。把死嬰的手塗成紅色,然後綁成胎兒形狀,放在籃子裏,綁上兩塊大石頭,扔到河裏。他們中的壹些人和籃子壹起被埋在河邊,屍體在水上漲後被沖走。家人在拋屍入河的地方放壹塊刻有經文的石碑,點上酥油燈,燒上年糕,插上幾根摩尼桿,每年祭祀。
無論采用哪種葬法,葬禮的日期和方向都是由歷僧根據死者及其親屬的生辰八字、死者死亡的日期和時間、星宿的巧合等天文五行算法計算決定的。據說計算厄運是為了盡快避免災難,保證人畜安全,安慰死者。葬禮時間壹般在死後3到7天內。在此之前,親戚、朋友、村民都帶著幹糧、酥油、錢等物到死者家表示哀悼,帶來的奠酒用於祭祀和布施。室內服喪期間禁止家貓靠近。這期間,家裏的貓要麽被拴在家裏,要麽被送到別人家拴著。葬禮那天,妳通常會早早離開,但不會晚於中午;只有男人被允許送到墓地;同壹個家庭,同壹天生日的人不能去參加葬禮。死後49天內,禁止殺生,只吃別人殺的牛羊肉;留守的女人不洗頭,男人不刮胡子,不理發,不戴飾品;不要訪問;不參加節日或娛樂活動;我沒有在新年拜訪我的親戚和朋友。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科技的普及,觀念的更新,很多喪葬禁忌,尤其是年輕人中的喪葬禁忌,近年來逐漸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