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解釋“全民健康保險”
濟南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即日起正式啟動。今年我市將有48.6萬居民提前享受醫保帶來的福利。今天,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濟南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對即將實施的“全民醫保”做出了詳細規定。
其他居民參保會準備哪些材料?
根據實施細則,其他城鎮居民應當以家庭為單位,持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近期1寸彩色免冠照片,到戶籍所在地街道(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填寫參保登記登記表。部分特殊城鎮居民參保時需要提供其他相關證明材料:18周歲以上、男60周歲以下、女55周歲以下,無職業、無收入、無社會保險的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需要提交戶籍所在地居委會出具的失業證;重度殘疾人需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 * *和中國殘疾人證;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提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證書如有遺失,應由原發證部門補發或換發。未能及時提供補領證件或有效證件的,費用由普通居民支付。
被保險人如何賠付?
在校學生和幼兒園兒童的居民醫保費由學校和托幼機構代收,每年6月65438+2月31前存入指定銀行。其他城鎮居民在參保登記後,憑繳費通知單到指定銀行繳費。新生兒在辦理戶籍後,下壹個繳費周期前,可以隨時參保繳費。
如果被保險人基本信息沒有發生變化,學校、托幼機構等被保險人可以在續保時直接到指定銀行繳費。參保人基本信息發生變化的,續保時,在校學生、托幼人員應當到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登記;其他參保人員可到戶口所在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登記。同時填寫信息變更申請表,憑繳費通知單到指定銀行繳費。
逾期付款怎麽辦理手續?
繳納居民醫療保險費的城鎮居民應填寫繳費申請表,辦理繳費手續。參保人補繳個人在歷年內或中斷繳費期間應承擔的醫療保險費後,居民醫保基金不再支付該歷年內或中斷繳費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參保人繳費後中斷繳費的,補繳後繳費年限重新計算。
由新農合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轉為居民醫保的參保人員,在參加新農合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期間,不繳納居民醫保費,不計入居民醫保繳費年限。
參保人因參軍、升學(就讀大專院校)等原因不再享受居民醫保待遇,退休(畢業)後失業且符合參保條件的,應在首次繳費年限屆滿後及時參保繳費。參保人繳費後,因參軍、升學(就讀高等院校)、戶籍轉出本市、死亡等原因,在下壹年度不能享受居民醫保待遇的。繳費期間可在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填寫返還申請表,辦理參保個人繳費返還手續。
如何辦理被保險人住院手續?
參保人住院時,應持醫保卡和居民身份證辦理住院手續。沒有居民身份證的,可以憑戶口本或學生證辦理,新生兒還應出具監護人的身份證明。證件材料不全的,自錄取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補辦。
參保人申請特定疾病門診治療時,應準備病歷、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相關檢查結果、個人申請等原始材料。學生、幼兒園兒童由監護人或本人到學校、托幼機構申報,其他參保人員將上述材料報街道(鎮)勞動保障機構。納入門診疾病管理的參保人可選擇2家定點醫療機構作為定點醫療機構,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在壹個醫療年度內不得變更。
18周歲以下的學生、兒童等參保人員因意外傷害需要門診急救的,可就近就醫,醫療費用由個人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後,憑門診病歷原件、有效費用單據原件和費用清單,到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報銷手續。
轉診醫院僅限於北京、上海或天津的三級醫院。異地轉診的醫療費用,由被保險人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後,將相關材料提交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報銷。危重患者在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搶救的,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後,憑醫保卡和現金報銷的必要材料,到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報銷手續。
醫保卡丟了怎麽看病?
參保人員醫保卡遺失、損壞或因其他原因無法繼續使用的,應到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補卡手續。換卡期間需要住院的,應當到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住院備案手續,開具無卡證明,憑無卡證明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換卡期間需要就醫的門診患者,應當到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開具無卡證明,憑無卡證明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或在無卡開具證明期間接受門診規定疾病治療的,先墊付個人應承擔的醫療費用,待補卡後,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補充結算。
此外,實施細則還指出,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不得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其醫療待遇按照失業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被保險人在國外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發生的醫療費用,居民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