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把糧食磨成面粉,做成各種餅,放在身上方便食用(所謂“粉食”),那是胡人騎馬謀生的做法。於是在極度開放的唐朝,各種“胡餅”在中原地區大規模流行起來。因為吃起來方便,所以特別飽,很受廣大平民的歡迎。唐朝雖然稱得上盛況空前,但面對古代低下的生產力,吃飽飯仍然是大多數人的主要訴求。就在國內火的網劇《長安最長的壹天》裏,毛順大師說:“壹分錢可以買兩個胡餅。”其實當時的胡餅應該更貴。
月餅的最初起源其實就是這種胡餅,在唐代民間廣為流傳。有了人民的歡迎,當然上層要和人民同樂。因為宮廷吃胡餅不是為了餓肚子而是為了陪茶,為了體會茶的苦澀,胡餅開始加入大量的芝麻和蜂蜜(當時制糖技術還不發達),成為了壹種配茶的甜點。今天在鄰國日本,其實也能看到類似的甜品叫“大福”,其實是嶽的遠親。據不可靠的傳聞,這種經過改良的“胡餅”因壹次意外的慶功宴而得名月餅。喜歡胡人文化的玄宗皇帝非常喜歡這種小吃。當時正是中秋節,面對著皎潔的圓月,唐玄宗給它起了壹個新名字——月餅。
而且規定每年中秋節都要吃,於是“月餅”就和中秋節結緣了。當月餅在唐玄宗經過改頭換面,從宮廷重新推廣到回民家中時,出現了壹個問題——不像宮廷裏的達官貴人,他們更關心月餅的味道,而普通百姓對月餅的興趣是壹種飽腹感。所以最遲在宋代,月餅開始在民間經歷各種“變魔術”,逐漸向大家熟悉的五仁月餅靠攏:
昂貴的蜂蜜首次被請出月餅。到了宋代,又加入了民間極受歡迎的瓜子;明代加入花生和杏仁或橄欖。此外,唐代月餅中還有芝麻仁和核桃仁。最遲在清代,五仁月餅的創作思路基本定型。《紅樓夢》中,第七十六回中秋賈府吃的月餅裏提到了壹種用油松和瓜子做的月餅。這種聽起來很油膩的月餅,被很多人認為是“五仁月餅”的前身。值得壹提的是,這種月餅居然是皇宮頒贈的,可見類似的口味在當時是被上層社會所接受的。
什麽?為什麽喜歡在變魔術裏給月餅加上各種“仁”?其實道理還是壹樣的: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大多數人吃高熱量食物的機會有限。趁著中秋節,他們可以吃壹次又甜又油的五仁月餅,而不是感到厭煩,他們想吃肉。那樣的話,當然是越甜的油越受歡迎。五仁月餅就是這麽保存的。比如蘇東坡當年有句詩:“小餅如嚼月,有酥有雍容。”蘇軾至少是個文人,當了壹輩子官,吃到香甜的月餅就像“嚼月亮”壹樣美,可見當時甜品是多麽稀缺。
其實在民國時期,五仁月餅真正出名的時候,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這種重油甜膩的嘴型還是中國社會的主流。所以妳看,不是五仁月餅難吃,而是中國人過上好日子後口味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