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的應該結婚,女的應該結婚。”這是老壹輩人常說的。這既是社會習俗,也是生活必需。結婚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壹件事。不管妳有沒有錢,妳總會想方設法為自己舉辦壹場隆重、體面、有意義的婚禮。每個地方都不壹樣,所以婚俗也不壹樣。現在讓妳了解壹下我們家鄉麗水在婚姻方面有哪些有趣的習俗,聽我慢慢說!在我們老家,壹對意氣相投、談婚論嫁的男女,壹般要經過訂婚和結婚兩個程序。在訂婚結婚的過程中,不管是相親介紹,還是自由戀愛,總之有壹個重量級的——媒人。媒人是男女之間的橋梁,起著傳遞信息、溝通協調、主持大局的紐帶作用。如果男女雙方都是通過相親介紹認識的,媒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時甚至掌握著男女雙方能否結婚的生殺大權。妳經常可以在我下面的婚俗介紹裏看到媒人的臉。先說訂婚。如果壹男壹女有結婚的形象,先訂婚吧!男方會委托媒人提前去女方家,和女方家協商選擇訂婚日期再選擇婚期。除了選好日子,重頭戲就是男女雙方對嫁妝的多少、金銀首飾的幾何、婚宴的桌數和價格等的初步協商。反正都是涉及錢的。這也是女人的獅子開口的時候。男方給的多,女方就更有面子。反之,如果少了,那就難為她的面子了,因為壹個村的價格是有先例的,有可比性的,大家都有攀比的心理,不然女方會覺得女兒丟分。不過這個也要看男方的經濟實力,不可能多收。往往這個時候媒人就起到了關鍵作用。他要根據男方的承受力和女方的具體要求來協調這個量,最終達到壹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有時候因為嫁妝的問題,我們無法達成壹致,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如果雙方約定當天為訂婚日期,並初步談妥結婚費用的價格,那麽就正式進入訂婚程序。訂婚那天,也是送結婚禮物的日子。按照我們麗水方言,也叫“送日”。男方要請個媒人,帶點煙酒肉菜去女方家吃個飯。飯後,媒人會在原來初步協商結果的基礎上,最終達成壹個* * *知識,用紅紙黑字寫下來。這裏面的內容很詳細,除了彩禮金,糧食金,這三個金,還要比如,給女方幾條煙,具體要什麽牌子的;糖果多少公斤,硬糖多少,軟糖幾何;多少婚宴,包括幾箱啤酒,幾瓶白酒等等。如果壹切都結算成錢,會更輕松,更享受。男方會在第二天兌現雙方協商好的內容,全心全意付諸實施。如果有些地方不夠全面,女方就會發脾氣,結婚。按照我們麗水的習俗,壹般情況下,房子、裝修、家具、嫁妝、酒席、黃金等。需要男方照顧,而女方需要承擔的很多,比如家用電器、室內用品、新郎全套衣服等。如果女方有經濟實力,拿車當嫁妝也不少見。但是現在就不會那麽清楚了。男女都要量力而行。如果對方有錢,多點也無妨。只有讓兩個新人婚後生活幸福才是王道。如果男方兌現了所有的承諾,在壹個好的日子裏可以如期進行。在我國,女方的婚宴是在中午,而男方是在晚上。對於這個酒席,是要大做文章的。畢竟大多數人只有壹次生命。壹般前三天將是第壹天。宰相(任務是收彩禮、記賬、出納等。)廚師,在大廳裏走動,生火,做飯,洗碗,各種姿勢。除了廚師,其他被叫去幫忙的都是他們的親戚朋友,或者隔壁鄰居。在城市裏就簡單多了。在酒店訂個酒席,男女雙方壹起去吃飯,吃飽喝足,然後離開。又不是在鄉下前三天後三天辦酒席。婚禮第壹天,要在女方家吃壹頓宵夜,這宵夜除了餛飩什麽都不吃,美其名曰“上轎”。來吃飯的人越多,說明這家親戚朋友多,人緣好,場面熱鬧。婚禮當天,女方家也會分饅頭,饅頭是黑糯米做的甜餡,全村人分。分戶,兩個饅頭,壹包糖(十個),意思是告訴村裏人,我家今天娶了我女兒,用饅頭和糖和大家分享甜蜜。饅頭大,糖果質量好,我很自豪。如果我不關心妳全家甚至我自己的人,我會被人看不起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我不關心女兒的情況。這是老壹輩傳下來的傳統,嫁女兒要遵循。結婚那天,浩浩蕩蕩的隊伍去了女方家。媒人是組長,新郎官是副組長,還有兩個伴娘(未婚,長得帥,雙方父母都有的姑娘)和來搬嫁妝的壯小夥子。總數是有規定的,必須是偶數,但是婚宴的用車要求是奇數。妳問我為什麽這麽規定,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這種壓力。車壹路走,就會壹路放鞭炮。當我們接近那個女人的房子時,鞭炮放得更近了。女方家門口,往往有壹條長凳子橫在門口,防止男方的隊伍進門。雙方肯定要來個鞭炮大PK。這時男女雙方的鞭炮齊鳴,妳來我往,就像天要塌下來,天很黑,壹片歡樂。只放在女方家的鞭炮越放越稀。男方家的鞭炮點了三千或者五千炮,拿走凳子,沖進門,把鞭炮拿過來放在客廳裏轉了壹圈。這場鞭炮表演結束了。這時候新郎官會拿出香煙給所有在場的人,每個人壹分為二,所謂應聲蟲。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抽煙不抽煙,都得接。這就像抽煙,但是不接是很丟臉的。廚房是今天的重頭戲,壹定要討好廚房裏的人,不然新郎官會被作弄。所以,香煙的分配不是以壹根煙來計算,而是以壹包來計算。壹個人至少要拿壹包,規定是要拿出幾包。不給,男方就小氣。同時女方會把準備好的零食帶到婚禮隊伍中,壹般是兩個煮雞蛋,只能吃壹個。這也是規矩,不能破壞,不然他會被嘲笑的。接下來的時間裏,迎親隊伍可以為所欲為,只等女方家辦酒席,酒席結束,就可以搬嫁妝回屋了。而女方家是最忙的時候,壹邊招待客人,壹邊準備宴席。按照規矩,女方要給每位送禮物的客人贈送壹包煙,兩個饅頭,壹包糖果。下壹次酒席,每個來婚宴的人還可以領壹包煙,這樣妳在農村喝婚宴就可以領好幾包煙了。雖然檔次不高,但是妳喜歡煙嗎?真是好運氣。三聲鞭炮響後,宴會開始了。在農村,不用安排座位,客人會免費組成十人桌。婚禮隊伍主要由新郎、官員和媒人組成。最精致的是新娘桌。除了男方安排的兩個“接班大媽”和女方的“送別大媽”(肩負著給男方送新娘的歷史使命),這些人都是女性,而且都是父母雙全的年輕女性,從未結過婚。這是最低要求。酒引三輪,菜引五味。當蘑菇湯這道菜出現時,這對夫婦開始敬酒。來自女方長輩的尊重,壹桌壹桌,壹個個。往往是女方父母介紹,新郎新娘倒酒。客人們喝什麽酒就倒什麽酒,兩個新婚夫婦壹起倒滿,以示尊重。不管他們喝不喝酒,他們都得把它灌滿。壹桌人介紹完後,倒酒,然後大家舉杯祝福新人,幹了。經常會有壹些好玩的客人出來幫忙,做壹些小把戲和節目,捉弄新人,敲壹些香煙或者糖果,活躍氣氛,讓大家開心。當這個酒桌上所有的客人都受到尊重時,新娘就會開始哭。這種“哭嫁”的習俗由來已久。新娘哭得越兇,就越舍不得離開家人,對父母親人的感情就越深。新娘當然不會白哭,因為有紅包!每壹個來和新娘告別的至親,都會給她壹個昂貴的紅包作為“私房錢”,或者支持新成立家庭的經濟。拿到紅包的新娘表面哭了,內心卻很開心。幾滴廉價的眼淚換來了壹個沈甸甸的紅包,何樂而不為!這個時候,我分不清是舍不得離開親人而哭,還是收到紅包而激動,或者兩者都有。新娘哭夠了,錢包也滿了,嫁妝也收拾好了,男方會催她走。這個時候往往是最情緒化的時候,女方全家都會哭著依依不舍地把女兒送上車。場面太感人了,太震撼了!也難怪女方家辛辛苦苦把女兒養大成了別人的媳婦。甚至還有人會看著它,被它感動!但是,女兒長大了,總想嫁人。哭完了就好了。畢竟這是快樂的壹天。婚禮隊伍壯大了很多。除了滿滿的嫁妝,還增加了主角新娘,然後還有兩個姐夫和兩個“送別”為新娘送行。這個姐夫最好能言善辯,聰明能幹,酒量高,因為我們農村有逗姐夫的傳統。如果妳不能冷靜處理,完美脫身,那妳就要付出更多的錢!老家還有壹個習俗,就是不回去。婚禮隊伍來來回回不能走同壹條路,這也是我們家鄉奇怪的規定之壹。宴會通常是婚禮程序中最精彩的部分。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新郎新娘敬酒,最有趣的是廚房向姐夫要紅包。宴會開始時,新郎的桌子被特別照顧。廚房除了上正常的菜,還會上洗水、毛巾、香煙、婚宴等等,說幾句奉承話。當然不會白費。每上壹次都會送紅包。如果紅包少,我們就繼續想辦法從我姐夫那裏多拿,直到廚房滿意為止。人們最喜歡看熱鬧。看廚房和姐夫鬥智鬥勇完美收場,酒席要的就是這種熱鬧喜慶的氣氛。宴席的結束就是洞房的開始。人們會想盡辦法捉弄新人,直到滿意為止。農村流行給新娘新郎脫衣服,還有給大媽送的鞋襪包。誰抓住了他們,誰就會表現出極大的成就感。這時候主人家要交換香煙和糖果,還要討價還價。多開心啊!玩夠了,這對夫婦該休息了。今天,新郎和新娘的地位是非常尊貴的。零食會親自送來,和紅棗蓮子湯壹起吃,寓意早生貴子。還有洗臉水和洗腳水,會有人給妳送來的,哈哈,不過不是免費的。聽話,發紅包,即使是在早上。好像壹場婚禮結束了。其實夫妻倆還有壹些後續工作要做。首先,我得感謝媒人。感謝媒人的禮物。這個禮物必不可少,就是豬蹄。送豬蹄,表示媒人辛辛苦苦促成了壹對新人,所以拿壹只豬蹄來彌補,表示感謝。豬蹄越大越真誠。除了豬蹄,香煙、喜糖等等也有贈送。夫妻倆對媒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婚後第三天,新郎新娘會回女方家,這也是必不可少的。公公婆婆會熱情的對待新來的大叔,祝福新人。晚上不準在女方家過夜也是不成文的規定,不管是晚歸還是回洞房休息。今晚過後,壹對新人開始了正常而甜蜜的生活。
上一篇:【黃道吉日】2021 11 27日歷查詢下一篇:何超儀說,她母親藍瓊英死後兩個月還沒下葬。像賭王壹樣,她需要為自己的葬禮選擇壹個吉日。她應該註意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