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十三年(1887),二賢寺開始傳戒。重慶水月寺的宋惠安方丈,光緒十三年來到二仙寺講戒。三年後,宋惠安方丈由首都(北京)白雲觀轉交衣缽,盡快回川講經。繼顏永和之後,方丈追隨宋會庵法座,倡導三壇戒律,講經戒律,執缽。於是,宋惠安過了嚴永和,嚴永和過了王宗盛,王宗盛過了熊利斌,熊利斌過了王福陽,王福陽過了沈。從光緒十三年到民國三十六年(1887-1947),* * *傳了六代方丈。到民國三十六年(1947),二仙寺已有60多期教規,弟子6000多人,遍布四川、西南乃至全國。
光緒十八年(1892),住持閆永和在講經期間發起了《道藏》經典版的重刊和刻印工作。方丈顏永和、凈顏、賀龍祥、新津彭漢然等。,根據成都著名藏書家姜的《道教藏書家集》重新編輯而成。他們針對“時事不在日”、“恐珠離海”等問題,增加了17種重要的道教書籍,並根據每本書的內容,增加了28個相關詞集。同時,顏永和、方丈等人還收集了清代賀龍編撰的5種道經書籍和宋元以來的18種道經書籍,以供參考。可見,顏永和、方丈在江道藏中增加了17種道經,23種道經,共計40種。為與蔣的《道藏》相區別,故稱《重印道藏》。從光緒十八年到光緒二十七年(1892-1901年),歷時九年完成了重印道藏的編纂。
光緒二十七年(1901),顏永和與方丈發起集資,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開始刻《再版道藏》經典版。光緒三十四年(1908),顏永和和方丈回真。其雕刻的組織由王富陽、宋繼承,前後耗時15年,至民國四年(1915)才完成。重印版《道藏》為梨木版,每塊兩面雕刻,壹面兩頁。壹萬四塊由* * * *刻成,按二十八夜的順序印成245份。它收集了從周朝到秦朝的道教書籍,六朝以來的道教經典,道教哲學,道教歷史,科學儀器和煉丹術,天文墓葬,醫學易學等。,而且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重印道藏》連續出版20年,到抗日戰爭時期印刷工作中斷。經典本原存於二鹹安淡臺碧東書房,1961移至青羊宮,直至今日(現存青羊宮經典印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