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埋葬和第壹次埋葬壹樣古老。對廣東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表明,這種埋葬方法在當時很流行。例如,在石霞文化的宗族墓中,分別有原葬地和二葬地。此外,還有燒墓和壹墓存放兩套隨葬品的情況。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墨子》第二部(卷六,節葬)曾指出:“楚南有炎國,其親屬亡,腐其肉而棄之,而後葬其骨而成孝子。”這是第二次剔骨葬的最早記錄。
墨子所說的“楚南”當然包括嶺南。今天回想起來,文章的位置與廣東曲江石霞文化遺址的位置壹致,說明這種葬俗在廣東有著悠久的歷史。
在中國,有很多關於二葬習俗的記載。據顧《天下郡國病誌》(卷100)和《粵四》記載,在明代,粵北人“有權於死後三日,將遺體葬於土中,三年後取葬”。同壹篇文章還說,在清代興美客家地區,“10年討論俗父母葬。復葬者,易蹲而撿骨。”
據光緒《徽州府誌》卷四十五《風俗》記載,徽州壹帶的風俗都是“擇吉土而葬,...各縣都差不多,或者有壹種說法,人過三年就埋了,或者埋了幾年的人,開土,開棺,把屍骨放在瓦罐裏,叫金城,搬到別的地方去。”
據《光緒嘉應縣誌》卷五記載,在潮汕地區,“葬後10年或葬後10年,換棺,屍骨存瓷壺,稱“金壺”。那些黃骨的,找回了原點的,那些黑骨的,會找到另壹座美麗的城市。”
民國《閩西上杭縣誌》卷21說:“又有重葬之俗。死亡12年後,棺材腐爛變肉,和商販交換棺材時便於搬運,骷髏放在裏面。說是金商動心,弟子不定。”
廣東蕉嶺的“二葬”也是壹種習慣,“石窯壹簽”描述道:
“共同的父母葬於10年。壹個重新埋葬的人和壹個商人交換棺材。把遺體撿起來放在地上,也有失去瓦棺意義的危險。撿骨頭叫撿黃金,所以操盤手叫黃金操盤手。重新埋葬的人開始他的葬禮,當他看到泥土是幹的,骨頭沒有腐爛,他仍然埋在老地方。如果土壤又黑又濕,骨頭會腐爛,那就搬到吉爾吉斯斯坦去吧。”
我國仰韶文化早期流行二次葬,仰韶文化中晚期也發現了齊家文化、新店文化、卡月文化、絲瓦文化等遺址。壹般可分為單人二次葬和多人二次葬。有的有埋葬工具(如骨灰盒、棺材),有的只有坑。中國後來的壹些少數民族和北美的印第安人也有這種葬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