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滿族飲食文化有什麽雅俗之分?

滿族飲食文化有什麽雅俗之分?

人類學原理告訴我們,人文地理環境等生活條件制約著人們的生計和生活方式,也決定著相應的飲食文化。長期生活在中國東北白山至黑水之間的滿族先民,主要以漁獵、采集和遊牧為生。主要食物來源是山裏的麅子、熊、豬、鵝、野雞、野鴨,以及各種可以采集的野菜、野果、野蘑菇,還有河裏的魚貝類。漁獵、采集、遊牧不僅培養了他們粗獷豪爽的氣質,也形成了北方民族固有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飲食風格。至今,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滿族菜肴和食品都留下了這種謀生方式和飲食習慣的痕跡,顯示和印證了滿族飲食文化的原始特征。

滿族薩滿家族祭祀

《山海經·黃達北經》載:

“野中有山名不鹹,有宿神之國。”對此,東晉郭璞註雲:“今肅申往遼東三千余裏,住窯洞,無衣無豬皮...

後漢書所謂“婁國”也。“書上說,就是現在的寧安鏡泊湖,長白山以北,牡丹江中上遊。在這壹地區,寧安縣鏡泊鄉英格嶺古蘇神人遺址中,考古發掘出土了許多石鏃、石刀、石矛、骨制魚鉤、大量殘存的動物骨骼和陶豬。在其中壹個客廳遺址中間的廚房遺址的南面,出土了五個保存完好、排列整齊、完整的麅和豬的頭骨。而且在灰坑裏,也有壹些精美的陶塑,比如陶豬、陶狗。特別是這些從灰堆中出土的陶塑,不僅栩栩如生,栩栩如生,而且雌雄、長幼豬都不壹樣。這些說明滿族人的先民蘇申不僅利用野豬等野生動物和魚類,而且馴化野豬,逐漸以豬為主要肉食來源。而且根據同壹遺址出土的陶壺、甑等炊具可以判斷,古蘇神人已經掌握了用燒、蒸、煮等方法將生食變成熟食或半熟食品的技術。這也與郭璞《山海經·黃達北經》註中提到的“衣服與豬皮”相壹致。正如《東漢列傳》所記載,“古蘇申之國也...全是糧,麻,紅玉,好貂。沒有君主,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大人。山林之間,土氣極寒,往往是窯洞,深度較貴。每個人都和九個梯子相連。養貘、吃貘肉、剝貘皮是件好事。冬天的時候,身上塗壹層膏藥,厚幾分禦寒。"

廟會上賣糖的小販。

由地理環境創造的古代肅慎人吃豬肉、葷素兼食粟的飲食習俗,被後世如樓、布吉、匈奴、女真、滿族等壹脈相承。這壹點在壹些以豬為主要原料的大眾化菜肴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而且,這種飲食習俗在祭神和宗教祭祀中尤為突出。比如,據近鄰何剛德《春夢與來訪夫婦談》記載,滿族人祭神,“(天)未晴就祭了,祭用剝了皮的整貘(豬)蒸。天亮了,客人們聚集在大廳裏,在鋪著八仙桌的炕上排好隊,所有的客人登上炕坐下。桌子上擺滿了糖末、蒜末、韭菜,中間放了壹盤白肉,壹盤接壹盤遞上去,不分盤數。旁邊有幾種肺腸,都是白煮的,不加鹽,不加豆豉。最後還有壹盤白肉末和壹碗白湯,可以吃老米飯”等等。“這是著名的滿族傳統美食‘全豬宴’。因為滿族飲食習俗以豬為上品,豬是滿族祭祀活動中的主要祭祀品,所以豬肉被稱為“祈福肉”和“靈肉”,祭祀結束後,民眾會分享食物。至於今天仍然流行的“烤小油豬”、“壇燜肉”、“燒豬”、“白肉血腸”、“殺豬菜”,是滿族飲食習俗中歷史悠久的著名民族食品。

滿清飲食習俗禁止吃狗肉,也禁止用狗皮做衣服和飾品。就其生存所必需的生產生活條件而言,狗是國家生產活動中用於狩獵、看管財物和自衛的重要家畜,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伴侶動物。滿族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義犬救星”的故事,說的是壹只義犬曾經救過危難中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壹命。這段文字雖然依附於清太祖,但仍然是滿族先民生活條件所決定的視狗為親密夥伴的意識的反映和寫照。

基於自身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和生產生活習慣,形成了滿族傳統飲食文化的原始特征,即喜吃肉、魚、山珍海味,烹飪方式以燒烤、燉菜為主,這是清代著名學者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所寫。對於古代滿族來說,這種飲食資源豐富,容易獲得,熱量高,加工制作方便,適合本民族的生活環境和生產方式。

過去,滿族人喜歡吃小米、黃米幹飯和黃米糕(粘豆包子),逢年過節吃餃子,農歷除夕壹定要吃紅燒肉。有壹首滿族情歌,用粘豆包來表達愛情。歌中唱道:“黃黃的年糕,黏黏糊糊的,紅蕓豆,撒在上面,格格的訂婚飯,雙手捧在我面前...越粘,我的心越粘。”滿族風味獨特的“薩其瑪”至今仍是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小吃。今天的“遼菜”是在滿漢全席的基礎上形成的,吸收了北方和南方菜系的長處。那家餐廳的白肉血腸,是正白旗人那吉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開的,還有家常燉雞配香菇,濃縮了滿族的美食風味。“那家餐館”有白肉和血腸。它的白肉是豬硬筋裏的五花肉。先用清水和調料煮,再用小火浸泡。肉爛,醇香,肥而不膩。它的血腸是用新鮮的豬血做成的,顏色呈紫色,光澤明亮。輔以香蔥、發酵乳、辣椒油、蒜泥,給人壹種清新可口的味道。至於宮廷中著名的“滿漢全席”,則是滿漢飲食文化交融的結晶。

滿族是壹個“馬背上的民族”,也是清朝從白山、黑水走向全國,壹度建立起統壹的國家版圖的偉大民族,為祖國的統壹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中,既註重學習和發揚源遠流長的漢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又使其優秀的民族文化,包括飲食文化,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完善、提高和升華。從民間到宮廷,同時廣泛征集了全國各地古今飲食藝術的優劣,使民族飲食文化發生了歷史性的演變和提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現在享譽海內外的“滿漢全席”。

作為明朝以後中國烹飪技藝發展的壹個高峰,滿漢全席是中國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典巨宴。清朝入關後,隨著國家的逐漸強大、繁榮和穩定,滿族統治者自然重視飲食。到了康、雍、甘時代,鑒於宮廷宴席既要突出統治者的飲食習慣,又要照顧其他參加宴席的人的需要,形成了“滿宴”與“中宴”並行的制度。這壹制度為宮廷飲食制度提供了便利的平臺,導致滿漢全席的“嫁接”或“合流”,使之成為壹種合乎邏輯的正常過渡。

根據中國文獻記載,滿漢全席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清朝中期,當時稱為“滿漢全席”。這就是所謂的“滿漢全席”,最早見於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和李鬥的《揚州畫船記》。

據《帶園食單、筆記單、值日筆記》雲:“滿族菜多熟,而中國菜多熟,小兒為Xi之,故擅之。漢邀滿漢,各有特長,感覺入口清新,又不失邯鄲老臺階。今天的人們忘記了他們的職責,但他們應該更加取悅他們。漢人請滿人用滿菜,漢人請漢菜,原來是名存實亡的葫蘆,畫虎不成反狗。”對此,他還舉例說,“秀才最後寫了自己的字,極其用功,有自己的會。如果每次遇到師傅都模仿,每次遇到考官都模仿,那就沒什麽區別了,會錯過壹輩子的。”在《隨園食單、戒單、戒墜集》中,他又寫道:

“唐詩最好,五言八韻考帖,名家不選,為什麽?也是因為它的落定。詩尚且如此,食亦宜。今天的官方菜肴被稱為十六菜,八個障礙和四種小吃。它們也被稱為“滿韓熙”、“八大小吃”和“十大菜肴”。各種俗名反對不良烹飪習慣。只能用於新親戚上門和老板入境,以敷衍了事;有了椅子,有了桌裙,有了屏風香案,就可以說三尊了。如果家裏有酒席,有酒席,安可以用這套邪套嗎?只有碗碟錯落有致,才能有難得的氣氛。俞家壽宴上搬來五六桌的人,召喚的是洋廚,落在後面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妳訓練,妳會有不同的味道。”此外,還有所謂的“滿漢全席”,見於徐克編著的《清倉鈔》。不過這裏的滿漢全席不是指滿漢全席,而是指“烤全豬”。

《大清紙幣與餐飲》記載:“燒烤席俗稱滿漢大席。酒席無上品。烤,在火中烘幹。除了燕窩魚翅之類的珍品,壹定要用燒豬,烤菜,都是全身上下的烹飪。酒過三巡,就進烤豬,宴席和仆人都穿禮服。

宴席承辦人在等他,仆人解開他佩戴的刀,切開,放進容器,單膝下跪,獻上第壹位特殊的客人。歡迎特別來賓。坐在宴席上的人開始品嘗,代碼將永存。第二個用的是燒方。方的,海豚肉方的,不是全部,但比起只有烤鴨,還是有價值的。“有人把這當成《滿漢全席》的書證,顯然是大謬誤。研究透徹只是滿漢全席上的壹道菜,或者說壹道菜使用了燒烤技巧。需要註意的是,烤全豬被稱為滿漢全席,但這也從另壹個角度反映了滿族燒烤的特色在其菜肴中占據了非常重的分量,是滿漢全席的主要風味特色。

中國幅員遼闊,飲食習慣豐富多彩,風味各異,因地方色彩而異。通過加減融合,形成了幾個具有地方色彩的地方版“滿漢全席”。比如滿清發源地盛京(沈陽)滿漢全席的版本,就是壹個大盤八個炒菜的所謂“壹君八臣”格式,席間翻臺十二次總是* * *的。在廣州,分別有54道南菜和54道北菜,菜式格式按照星宿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數量排列。另外,兩方分手,四個郭靖,四個糖果,四個酸果,四個生果,四個觀賞果,山珍海味,78種主食,分四餐供客人享用。天津格式以108為吉利數字,與北京格式大致相似。其中有幹果、鮮果、蜜餞、蜜餞、涼菜、面食、甜碗、粥碗等。,菜肴和茶點均為四人壹組,而大盤菜則按照四紅四白四大盤的“壹帶四”格式層層推進,排列緊湊,菜式簡單,少有粉飾,保留了滿漢風格。這也體現了天津當地風光的特點。無論是哪個版本的“滿漢全席”,都是根據當地的飲食口味和習俗,用原料烹制,菜品不斷變化更新,但都突出了“滿漢全席”工藝和滿漢全席風味的主要特色基調。雖然滿漢全席在各地有很多變體,菜品和業態也不盡相同,但其場面之宏大、風格之豪華、餐具之精美、用料之考究、菜名之豐富、層次之豐富,特別是對禮儀的重視和嚴格,最終被塑造成壹場重大的“國宴”,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經典,成為中國美食的壹個縮影,奠定了基礎。

滿族民間飲食文化最早是通過清朝入關後朝廷制定的“滿宴”、“中宴”等制度,以主流面貌進入宮廷生活,然後在保留滿族飲食風味特色的基礎上,創造並升華為滿漢全席,進而成為當時最隆重、最高貴的國宴。通過“從民間到宮廷”的方式,實現了北方壹個遊牧狩獵民族飲食文化的歷史演變和提升。這壹歷史性的演變和提升,進壹步加強了滿族文化的影響力和滿漢文化的融合。

  • 上一篇:烏海化工公司簡介
  • 下一篇:2065 438+2004年8月造個吉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