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仫佬族婚姻習俗

仫佬族婚姻習俗

仫佬族的婚姻習俗是不同姓,但同姓但“冬”不同的人通常可以結婚,其他家族內部的婚姻是“亂倫”,這是族規所不允許的。“冬”本來是分社會基層單位交糧的。由於仫佬族大多生活在同壹個姓氏中,所以在“冬”之下又分“房”,實際上成為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氏和房屋組織。

仫佬族由古代的“遼人”演變而來。在常渠的《華陽公誌·南中誌》中,有雲貴高原雲嶺山南緣“遼人”活動的記載。唐宋以後,《答嶺外之輩》、《Xi漫叢笑》等史書中出現了對“遼”、“陵”的描寫。《天河縣誌》和《大清統壹誌》中說:“演員又叫廖,俗名木老”,可見木老與廖、淩關系密切。學術界普遍認為仫佬族是由今代和今代分化形成的。仫佬族在歷史上並不被視為壹個民族,直到1953年8月30日國家認定後,仫佬族才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壹員。

仫佬族婚姻習俗簡介:

仫佬族通婚範圍不限於本民族,可以與周邊漢、壯民族通婚。但仫佬族並不同姓通婚,同姓但與“冬”不同的人通常可以通婚,其他家族內部的婚姻則是“亂倫”,這是家規所不允許的。“冬”本來是分社會基層單位交糧的。由於仫佬族大多生活在同壹個姓氏中,所以在“冬”之下又分“房”,實際上成為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氏和房屋組織。清代,仫佬族地區劃分為縣級以下的“裏”,“冬”設在“裏”之下。每個“冬”約有十戶,有壹個“冬頭”,由大家選舉產生,負責籌糧、收錢。

仫佬族青年男女歷來自由戀愛。除了在節日、聚會、集市中結識,主要的戀愛方式是在“走坡”裏傳播歌曲和答疑交友。“走坡”的季節是春三月,秋八月。年輕人穿著盛裝,男女壹起去集市找夥伴唱歌。找到滿意的對手後,我們邀請他們到美麗的山坡草坪上開始二重唱,以歌曲為媒介進行問答,互相滿足,互相贈送信物。最後讓媒人通知父母確定婚期。

媒人是男方先問的,如果女方家裏同意,就把女兒的生日交給媒人,轉交給男方。男方父母收到女方的八字後,認為與兒子的八字壹致,這段婚姻基本完成。

各地接親戚的方式略有不同,最有意思的是“送十妹嫁”。新娘過門後壹個月,同村同齡女孩自願組成十個伴娘,在未婚新娘家做姐妹,日夜陪在新娘身邊,幫她做新鞋、縫嫁衣、準備妝容。婚禮當天,十姐妹和新娘穿得壹模壹樣,穿壹樣的“情人鞋”和“嫁衣”,撐壹樣的“姐妹傘”,剪壹樣的發型,紮壹樣的辮子,甚至舉止也很相似。要不是親戚朋友,我真不知道誰是新娘誰是伴郎。到了新郎家,十壹個姑娘壹起進屋,好不熱鬧。

在接親的日子,很多地方都有立“宋牌”的習俗。男方壹行人到女方村拜見親戚時,要先唱歌回答問題,才能通過“歌卡”進入新娘家。同樣,女方到男方村送迎親隊伍時,也要回答壹首問題歌,才能進入新郎家。有時候從早唱到晚的人都擠在周圍看熱鬧。最後,如果妳回答不出來,就自問自答,不然父母會出面唱《和解歌》,宣布《跨欄歌》結束。在長時間的對話中,主人要給客人提供美味的食物和飲料,保證客人精力充沛,情緒飽滿。

新娘進房後,很多地方會有“鬧歌廳”,即在洞房內外放壹首比賽歌曲,男女對唱對答。高潮時,歡聲笑語融為壹體,成為年輕人展示才華的絕佳場所。婚禮當天,新婚夫婦不在壹起過夜。新娘和新郎應該和他們的客人和親戚壹起過夜。第二天早飯後,新娘和送別的人壹起回娘家了。直到第二年二月的社交日,男方才將新娘接回家中過節。在這個晚上,丈夫和妻子必須睡在壹起。第二天,新娘還是回娘家住。通常只有在農忙季節,新娘才臨時回婆家住幾天,直到懷孕生產後很長壹段時間才回娘家。

仫佬族婚姻流程:

充當媒人/中間人

男人要女人,就讓媒人去女方家問。如果女方父母同意結婚,他們會把她的生日交給媒人,並帶到男方家。男方父母收到後,會先把八字放在香爐下,到了初三、初六、初九早上,如果這期間沒有雞叫、打碎器皿等意外征兆,就可以“合八字”,請算命先生算命。如果男女雙方的八字不相配(比如水火土,火與金等。),他們就可以訂婚了,不然男方家回八字,婚姻就毀了。

從事

雙方人物重合,男方留下人物,送兩斤豬肉到女方家作為“暖婚”。隨後,媒人和雙方約定,男方帶八斤豬肉、壹對閹雞、兩壺酒和壹些彩禮錢到女方家訂婚。有的地方,男方出了女方八字後,讓媒人送三斤豬肉到女方家通知,稱為“回六合”,認為是訂婚手續的完成。訂婚後,算命先生選擇黃道吉日作為結婚日,再選擇另壹個吉日,為女方逛街縫制新衣。

結婚

婚前男方委托媒人到女方家商量彩禮錢。結婚前壹個月,男方必須“送彩禮”,即派媒人帶去四斤豬肉和壹半彩禮錢,以及選定的吉日(新娘嫁妝布的開光日、剪日、結婚日等)。)通知女方家人。有的地方,結婚前20天,禮金全部送到女方家,稱為“彩禮”。婚禮當天,男方到女方家,女方家設宴待客,請家人、公婆、客人送行。酒席結束後,女家挑選了壹男壹女兩個青年歌手,陪客人開了兩個“歌廳”,把村裏的青年男女都召集起來陪酒,男客人和女客人、男客人,壹起唱到天亮。歌詞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諂媚歌、古歌(即故事歌)、詰問歌等。有些地方,女方家沒有歌廳。第二天,新娘被送到男方家,婚禮舉行。男方家辦了酒席,招待女方的送禮人和親友。

仫佬族婚姻習俗的特點:

三雙門鞋

在仫佬族婚禮上,新娘在過門當天,有些地方必須穿三雙新鞋。穿鞋的場合很有講究。過門那天早上,新娘在閨房裏換上壹雙嶄新的白布鞋,由家裏的哥哥擡出來,由多位姐妹陪同送行。在新郎的村頭,歡送會停止了。新娘的壹個至親姐妹從包裏拿出壹雙白底的新布鞋,換上了新娘腳上的那雙。到了新郎家前門,隊伍又停了下來,新娘的至親姐妹拿出壹雙新的白布鞋給新娘穿上。民間認為,以這種方式換幾次鞋,預示著姑娘從出生到今天,壹直進入婆家,天真無邪,心地純潔。

堵門歌

新娘進門時,有些地方會被“宋門”擋住,這是仫佬族婚俗的重要活動。新郎家的村長在婚禮當天坐滿了男女老少。哨所的人沖了進來,迎接他們的是組成“格卡”的年輕人。他們假裝若無其事。他們有的坐在河邊,有的坐在村頭的大樹下,有的在路上嬉鬧。當送別新娘的隊伍接近時,甜蜜的歌聲相互傳來。再加上歌曲,送別新娘的姑娘們知道前面有“歌卡”,就趕緊湊了過來,商量了壹下就唱了回去。這樣壹問壹答,在歌中,對方答不上來,提問者自問自答,於是勝負就壹清二楚了。如果女生贏了,後輩就把歌卡撕了,開綠燈放行。

古代的“會親戚”

相傳“會親戚”是仫佬族古老的結婚方式,但現在已經消失了。媒人穿針引線後,如果雙方同意結婚,方便男方挑壹車酒肉放在十字路口,然後避開。那個女的和她的父母,親戚朋友去這裏吃了壹頓飯,剩下的都拿走了。第二天,女方家在路口回贈了同樣壹車酒肉,男方及其父母、親友也來吃飯。這就是“結婚儀式”,是整個婚禮的第壹步,完全由媒人主持,雙方都不見面。結婚那天,男方派了兩個漂亮的姑娘和媒人壹起去接新娘。新娘身邊有幾十個女伴,每個女伴都打著油紙傘,壹路為新娘遮擋路人。到了新郎家,頭上蒙著黑布進洞房。新娘從娘家出來,看不到人,也看不到天。當晚,伴娘和男嘉賓比賽唱民謠賭勝負,直到第二天早上。這種習俗至今消失,只保存在老人們的回憶和敘述中。

  • 上一篇:真心求幫忙搬家。
  • 下一篇:猴子配老虎最好的生肖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