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作文:家鄉春節習俗300字。

作文:家鄉春節習俗300字。

我的家鄉有許多春節習俗。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非常熱鬧。

先說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人們祭竈的日子。民謠“二十三,香瓜棒”指的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祭祀竈。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主要有兩個活動:掃年和祭竈。此外,還有吃竈糖的習俗。有些地方還吃火燒、糖餅、油餅、豆腐湯。向火爐獻祭是中國非常流行的習俗。在過去,幾乎每個廚房都有壹個“竈神”神。人們稱這個神為“命主菩薩”或“竈主命”。據說他就是玉帝加封的“九天東廚統領廚宮”,負責管理各家的廚火,被崇拜為壹家之主的保護神。竈神龕多位於廚房的北面或東面,竈神的神像在中間。有些沒有竈王壁龕的人還直接把神像貼在墻上。有的神只畫壹個竈神,有的神有男女兩個。女神被稱為“廚王奶奶”。臘月二十三的祭祀爐,與中國的新年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壹周後的除夕夜,竈神帶著壹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來到人間,和其他神壹起蒸饅頭。竈神被認為是指引天上諸神的。其他神過年後又升天了,只有竈神會在別人的廚房裏呆很久。迎神的儀式叫“接神”,對竈神叫“接竈”。壹般是除夕夜拾竈,儀式簡單很多。那時候只要換上新的竈燈,在竈龕前燒香就行了。俗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祀竈”。有些地方,女人不祭竈。據說竈神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人祭竈,有“男女之嫌”。人們講究在祭竈節吃餃子,意思是“看掉餃子的迎風面”。山區多吃餅和蕎面。在山西東南部,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間諺語中有壹句話叫“二十三,不吃炒玉米,新年伊始倒壹鍋”。人們喜歡把炒好的玉米用麥芽糖粘合,凍成塊,吃起來又脆又甜。臘月二十三過後,家家戶戶都要蒸饅頭。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種:拜神和探親。前者莊重,後者絢麗。特別是要做壹座棗山獻給竈神。“壹個饅頭,鄰居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子展示靈巧的大好機會。饅頭是壹種工藝品。臘月二十三寫完春聯,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神必貼,門必貼,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像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是敬慕祝福之詞。俗神是天地之神。“天恩似海深,地德似山重”;土地神聯盟“白玉生於土,黃金生於地”;財神“天上財神,地上財神”;井深蓮“井可通四海,家可通三江”。糧倉、倉房裏的春聯都表達著熱烈的祝賀和希望,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如海深”;“南山牛如虎,北海馬如龍”;“大羊年年旺,小羊月月增”等等。還有壹些單體對聯,比如每個房間“擡頭見幸福”,門對面“出門見幸福”,火堆上“盛世沖天”,樹上“滿院都是金”,石磨上“根深葉茂”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壹個家庭的門面,格外講究,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連珠。吃竈糖是麥芽糖的壹種,很黏。拉成長條形的糖塊叫“關東糖”,拉成扁圓形的叫“糖瓜”。冬天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冷,蜜瓜凝固牢固,裏面還有壹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脆脆,有壹種特殊的風味。真正的關東糖,硬到摔不碎。吃的時候壹定要用菜刀劈開,材料很重很細。味道微酸,中間沒有蜂窩,每塊重壹兩、兩四兩,價格也比較貴。糖分芝麻糖和非芝麻糖兩種。糖做成瓜形或北瓜形。中心空虛,皮厚不足五分。雖然大小不同,但交易還是按重量計算。大蜜瓜有壹兩斤重,但拿來當幌子,買的人很少。掃完灰塵,辦了竈節,就正式開始準備過年了。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叫“掃房子”,南方叫“除塵”。春節前貼年畫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屋外,屋前,屋後,徹底打掃,迎接春節。“臘月二十四掃屋帶塵”的習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照民間的說法,由於“塵”與“陳”諧音,春節掃塵有“除陳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掃除壹切“晦氣”“晦氣”。這個習俗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

除此之外,除夕,也就是臘月的最後壹天,也是農歷年的最後壹天(月長30天,月小29天)的夜晚,稱為“除夕”。它與春節(正月初壹)相連,春節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因為大月亮有30天,小月亮只有29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不壹樣。但這壹天,無論是二十九還是三十,習慣上都叫“除夕”。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農歷年的最後壹餐)。除夕夜後,有給壓歲錢和熬除夕的習俗,這意味著從農歷年的最後壹天到第二年的第壹天。周秦時期每年歲末都要在宮中舉行“大儺”儀式,擊鼓驅逐疫鬼,稱為“充軍”,後來把除夕的前壹天稱為“小驅魔”。除夕是大年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傳說這壹夜是天上的神在下界的時候,所以民間有接神的習俗。天地桌是臨時供桌,是專門為除夕設計的,主要是用來接神的。壹般沒有大的佛寺房子特別重視,因為平時很少祭祀佛祖,年底要給佛祖壹大筆賞賜。《天地表》的內容與常年佛寺不同。除了壹些掛錢、香燭、五祭、大祭之外,崇拜的偶像大多是臨時性的,比如《百分比》,是木刻版的偶像專輯;《天地三界十八佛神》,彩印大全典,大黃流蘇紙木刻;福祿壽三星寫真等。上面的圖像有些會在接神後焚化,比如“百分比”,有些要到五更甚至元宵節才會焚化。桌子的位置不統壹。比如房間寬敞,可以放在房子裏。如果家裏沒有地,就放在院子裏。吃年夜飯,看春晚。孩子們在玩鞭炮的時候,也是家庭主婦在廚房最忙的時候。過年的菜前幾天就做好了,年夜飯總是在年三十做。在北方,大年初壹的餃子也會在30號晚上包好。這個時候,大家的案板都在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的案板聲,大街小巷的鞭炮聲,小店的算盤和會計聲,到處是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回蕩不止,交織成除夕夜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裏家家戶戶最熱鬧、最享受的時候。除夕夜,壹桌子豐盛的年菜,壹家人團聚,圍坐在桌前,吃團圓飯。我心中的成就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不僅享受著餐桌上的美食,還享受著歡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涼菜、熱炒、小吃。壹般兩樣東西缺壹不可,壹個是火鍋,壹個是魚。火鍋沸騰,熱氣騰騰,溫熱悶熱,預示著蒸蒸日上;“魚”與“魚”諧音,象征“多福多慶”,也有“年年有余”的意思。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妳好運;龍蝦、炸魚等油炸食品,祝家興旺,如“用火烹油”。最後是甜品,祝未來甜蜜。即使這壹天不能喝酒,也可以喝壹點。年夜飯的花樣很多,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側重。北方人習慣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意思是“年輕時交朋友”。又因白面餃子形似銀錠,桌上壹盆盆象征著“新年發財,元寶滾滾來”的寓意。有的包了餃子,還包了幾個開水消毒過的硬幣,說誰先吃誰多賺錢。過年吃餛飩是基於它的本義。傳說世界在被創造之前就處於混沌狀態,盤古開始創造宇宙。長面,也叫長壽面,過年吃面祝妳長壽。看春晚並不是壹個古老的習俗,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電視的普及,春晚已經成為中國人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每年,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通過電視或互聯網觀看春節聯歡晚會。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間壹般在午夜,守年夜飯是每年最重要的習俗活動之壹。守歲的習俗由來已久,最早見於西晉地方誌:除夕之夜,各方互贈禮物,稱為“回贈舊歲”;酒食相邀,謂之“不老”;老老少少聚在壹起喝酒,祝壹首完整的歌,叫“分齡”;大家徹夜不眠,等待天亮,這就是所謂的“守歲”。除夕之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點上蠟燭或油燈,圍坐在火爐旁聊天,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徹夜守夜,象征著趕走壹切邪氣疾病和流行病,期待新的壹年裏吉祥如意。這種習俗逐漸流行起來。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寫了壹首詩《守歲》:“寒辭冬雪,暖帶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都習慣守著年夜飯,迎接新年。在古代,守歲有兩層含義:老人守歲即“辭舊”,表示珍惜時間;年輕人保持年齡是為了延長父母的壽命。收神就是分新舊年,但是收神的時間並不統壹。有些人孩子壹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些人在孩子“對了”的午夜就開始接神,有些人在孩子“對了”之後才這樣做。祭祀結束後,各路神仙回到天宮,不理會世俗事務,過了除夕,也就是新年到來的時候,就來人間導演了。接神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家中最年長的人主持。因為神仙在天界住的方向不同,下界自然來的方向也不同。至於和誰見面,從哪裏來,要提前查“憲書”,帶領全家人在院子裏捧香,按照他們的指引去見神靈。比如辛未年的《憲法書》中註明“財神正東,財神正南,汝神東北,西神西南,太歲神西南”。按位置磕頭後,站好直到香火耗盡,再磕頭。最後,把香根、神像、元寶取下來,放進院子裏早已準備好的錢糧盆裏,用松枝、芝麻稈燒了。收神時鞭炮齊鳴,氣氛異常濃厚。踩神之後,芝麻稈從街門鋪到家門口,人在上面走,發出響聲,稱為“踩歲”或“踩神”。因為“碎”和“寶”是諧音,所以意味著新的壹年開始驅邪。在舊社會,自春節午夜打開金融大門以來,就有人送財神。財神手裏拿著壹張紙在門外喊道:“送財神的來了!”這時,房子的主人歡迎財神的到來,並把獎賞給了來人。送財神的時候說些吉利的話,比如“金銀財寶滾滾來!”“左邊有壹對金獅,右邊有壹對金鳳凰”。此外,還有壹些人身穿紅色長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胡須,背上背著黃色布袋,裝扮成財神,身後跟著幾名鼓手,挨家挨戶分發財神的雕像以示酬謝。每次走到別人家門口,我都會唱壹堆吉祥話,比如“左邊廂滿金銀,右邊廂滿財寶”,直到主人高高興興地接過財神的雕像,給他們壹些錢。這些人才互相感謝,壹會兒打得更狠。在鑼鼓聲中,去別家。

第三個是正月初壹。放鞭炮(11)最初叫“大年初壹”,“元”的本義是“頭”,後來引申為“開始”。這壹天是壹年的第壹天,是春天的第壹天,也是正月初壹,所以叫“三元”;因為這壹天還是歲朝、月朝、日朝,所以也叫“三朝”;因為是第壹個朔日,所以又叫“元朔”。在第壹個月的第壹天,還有其他的昵稱,如香格裏拉,鄭超,三碩和石三,這意味著壹年,壹月和壹天的開始。春節的早上,先放鞭炮,這叫“開鞭炮”。鞭炮聲過後,滿地都是碎紅色,這就是所謂的“滿堂紅”此時,街上充滿了憤怒和歡樂。新年的第壹天,男人們早早起床,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互祝新年快樂。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由同壹個族長帶隊挨家挨戶拜年。有的同事請幾個人拜年;還有人聚在壹起互相祝賀,這叫“團拜”。由於在家拜年費時費力,後來壹些精英和學者就用名帖互相祝賀,從而發展出後來的“賀年卡”。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長輩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都說壓歲錢可以鎮邪,因為“老”和“特”諧音,晚輩可以用壓歲錢平安度過壹年。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把彩色的繩子穿成龍的形狀放在床腳,這是燕京年記載的;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把分發給孩子的錢用紅紙包起來。壓歲錢可以在晚輩拜年後當眾給,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入睡時,由父母偷偷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還是很流行的。在過去,人們習慣於利用新政府成立的頭幾天陽光明媚的天氣來占領今年。其理論始於東方朔的“年”,意思是年後八天,壹天是雞日,兩天是狗,三天是豬,四天是羊,五天是牛,六天是馬,七天是人,八天是谷。天若晴,屬於它的東西就會滋生,天若陰,屬於它的日子就不會長久。後人沿襲其習慣,認為初壹至初十天氣晴朗,無風無雪為吉祥。後代從占領時代發展到壹系列的犧牲和慶祝。喝屠蘇酒和屠蘇酒是壹種藥酒。在古代的習俗中,全家人在元日喝屠蘇酒以消除不良傾向。屠蘇酒的制作方法是:大黃、桔梗、川椒、肉桂、山茱萸、防風,用絳囊懸於井裏,元末采摘,與酒共煮四五次。在古代,屠蘇葡萄酒以壹種獨特的方式飲用。大多數人喝酒,總是從老年人開始;但是喝屠蘇葡萄酒正好相反,從最小的開始。也許是年輕人壹天天長大,先喝酒表示祝賀,老年人晚喝酒表示挽留。宋代文學家蘇轍在《除日》詩中寫道“屠蘇每年最後壹飲,不覺已七十余年”,此為風俗。在古代,這種獨特的飲酒順序往往會讓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所以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掃帚生日在正月初壹。這壹天不能用掃把,否則會掃掉運氣,毀了錢財,招來“掃把星”,帶來黴運。如果壹定要掃地,壹定要從外往裏掃。這壹天不能往垃圾上潑水,怕破財。今天,許多地方仍然有清理除夕的習俗。大年初壹,沒有掃帚,沒有垃圾,準備了壹個大桶裝廢水,免得那天濺到外面。

第四,說說正月初二。正月初二(北方地區正月初三),出嫁的女兒們會帶著丈夫和孩子回父母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有壹大包餅幹糖果,由母親分發給左鄰右舍,如同過年的情景。如果家裏有很多女兒,而這些女兒沒有在同壹天回來,那麽我們就必須壹次分享壹個。禮物挺薄的,就四塊餅幹。但卻體現了壹種強烈的回到父母家的感覺(15張照片)。真正的“禮輕情意重”是什麽,表達了姑娘對鄉親們的思念。女孩子回家,如果家裏有外甥,姨媽又要出錢。雖然她在大年初壹給了壓歲錢,但這壹次有了不同的意義。這種習俗被潮汕人稱為“吃宵夜”。顧名思義,只是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祭祀財神(北方)在北方,財神是在正月初二祭祀的。在這壹天,無論是商業商店還是普通家庭都會舉行祭祀財神的活動。各家各戶向在除夕夜到來的財神獻祭。事實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被焚化了。這天中午想吃餛飩,俗稱“元寶湯”。魚和羊肉被用作祭品。這壹天,老北京的大商家都舉行大型祭祀活動,用“五祭”即全豬、全羊、全雞、全鴨、紅活鯉進行祭祀,希望今年能發大財。

第五,說說正月初三。正月初三是女媧放羊的日子,所以叫“羊日”。這壹天,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意味著羊會養得好,養羊的人今年會有好收成。燒門神紙在舊社會,年節上掛的松柏枝和門神文具在初三壹起燒,以示壹年已過,又該開始營業了。俗話說“燒了看門人的紙,壹個人就求生理”。小米生日人們認為正月初三是小米的生日。在這壹天,人們希望犧牲和祈禱新的壹年,不吃米飯。早些年,是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為有天書而流傳於世,於是真宗頒布聖旨,將正月初三定為天慶節,官員等人放假五天。後來叫小年朝,不掃地,不討火,不打水,跟舊王朝壹樣。貼“紅嘴”在中國南方,大年三十早上要貼“紅嘴”(禁口),認為這壹天容易發生爭吵,不適合拜年。所謂“紅嘴”,通常是用壹張長約七八寸、寬約壹寸的紅色紙條,上面寫著壹些平安吉祥的話(格式:“九四年正月初三,應釘破諸神前門,凡偷火星之男女,必有福報”),壹張貼在前後門頂上,壹張放在垃圾堆上挑出來扔出去。這些垃圾都是初壹初二堆積的,到初三都要壹起清理傾倒。否則相當於家裏金銀財寶外流。總之,貼“紅嘴”就是要讓人覺得壹年四季都能平安進出,不會和別人吵架,也不會遭遇各種不幸的災難,家裏多賺錢,萬事如意。“送年”壹般在晚上舉行,將神靈和祖先送回天堂。

第六,說說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意思是為了賺錢和珍惜。按照五天吃壹次“水餃”(北方叫“水煮餅”)的老習慣,現在有的人只吃三兩天,有的隔天吃壹次。但是,沒有不吃的。在古代,從王公府邸到大街小巷的小房子,甚至招待客人都是如此。女性不再忌諱,開始互相拜訪拜年,互相祝賀。新婚的女人在這壹天回家。很多禁忌,在這壹天民間傳說說破就破之後,就可以破了。破五當天不宜做事,否則今年會出事。除了上述禁忌外,破五月天的習俗主要是送貧、迎財神、開市貿易。祭祀財神(南方)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祀財神。據民間傳說,財神就是五神。所謂五道指的是東西南北,意思是出了五道門就能拿到錢。每年新年,人們在正月初五的零點打開門窗,燒香,燃放鞭炮和煙花來歡迎財神。接了財神之後,大家還是要吃路酒,經常要吃到天亮。每個人都充滿了發財的希望。我希望財神能在新的壹年裏把金銀財寶帶回家,發大財。都說越早遇到路頭越好。妳收到的第壹個就是真神,特別有效,所以叫“搶道頭”。有的地方壹月初四真的是“搶道”,成了風俗。正月初五送貧是中國古代民間非常有特色的習俗。意思是祭祀窮鬼(窮神)。窮鬼,又稱“窮鬼”,據說是顓頊的兒子。他又弱又矮,喜歡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在陜西省韓城市,人們在第五天要避免外出,並且要把新鮮的肉放在鍋裏烤,炒豆子使它們裂開並發出聲音。他們認為這樣可以破窮得富。另外,在舊時的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很飽,俗稱“填窮坑”。送窮人的流行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在新的壹年裏辭舊迎新,送走舊的貧窮和艱辛,迎接更好的生活的傳統心理。春節期間開市,大大小小的店鋪從大年初壹就壹起關門了,但是正月初五就開門了。人們習慣把正月初五作為財神的聖日,認為選擇這壹天開市壹定會發財。股市也在這壹天開盤。

第七,說說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是人民日,也叫人民勝利日、人民慶祝日、人口日、人民七日。傳說女媧在創世之初創造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來送火,然後在第七天創造了人,所以這壹天是人類的生日。漢代就有人開始遵守日常習俗,魏晉以後才開始重視。在古代,人們有“男勝”的習俗。男子勝是壹種頭飾,也叫蔡晟和華生。從晉代開始,人們為花剪彩,為人剪彩,或刻金箔給人掛屏,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作詩的習俗。唐朝以後,更加重視這個節日。皇帝每天都給大臣們五顏六色的勝利,登上盛大的宴席。正月初七天氣好的話,第壹年人口平安順利。在這壹天,人們會吃春餅卷“盒菜”(壹種煮熟的肉類食物),並在院子裏鋪煎餅,以熏天。吃七寶湯是用七種蔬菜熬制的湯,在人的日子吃可以得到吉兆,據說可以祛邪治病。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水果和蔬菜,不同的意義。廣東潮汕用的芥菜、甘藍、韭菜、春菜、芹菜、大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大蒜、洋蔥、香菜、韭菜搭配魚肉。臺灣省和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大白菜。其中芹菜和大蔥聰明,大蒜精於計算,芥菜使人長壽。送火神到山東半島也叫正月初七“送火神”。孩子選壹根兩米左右長的木棍,用麥稭捆住。這就是所謂的“火神”。黃昏時分,火神的壹端在家門口點燃,孩子們抱著火神的另壹端離家出走,直到它燃盡。這個活動的意思是把火神送出家門,壹年之內房子裏就不會有火了,很安全。

第八,說說正月初八。傳說初八是小米的生日。如果這壹天天氣晴朗,今年水稻會大豐收,如果天氣多雲,那就對不起這壹年了。順興順興又稱祭星。正月初八晚上,無論人們是否去廟裏燒香祭拜星王(即順興),家家戶戶都會在星星出現在天空後舉行祭拜順興的儀式。祭祀星辰時,要在書桌、竈臺、門檻、壺等處放壹個“金燈”(黃鼻煙)中國結(16枚),點燃,稱為“散燈散花”,寓意避兇。祭完星星後,全家人聚在壹起過元宵節。祈福放生正月初八有壹個“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裏養的壹些魚和鳥拿到外面放生到野外。明代劉東在《帝都風光略》中記載:“正月初八,在始興巷放飛鳥雀、盆中魚蝦、田螺、蚌類。羅塘前,僧人們說著梵語,千人相對,羽毛在空中飛舞。邪惡落在房子上,但當他們移動時,他們就走了。水之類的東西扔進皇城金水河的筍子和魚餌裏。”農歷八月初八放生,既體現了古代人民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道德,也表達了新年伊始,人們對世間萬物繁榮昌盛的美好祝願。

第九,說說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相傳這壹天是天上最高的神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稱“天上生”。天是玉皇大帝,道教稱其為“元神”,是主宰宇宙的最高神。他是統率三界所有神和地上所有靈的最高神,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是祭祀玉帝,通過道觀祭天等。在壹些地方,婦女在天井巷的入口處露天準備香燭和碗,以祭天和祈求上帝的保佑。

第十,說說正月初十。十、諧音“石頭”,所以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壹天,所有的碾、磨等石制工具都不能移動,甚至還設置了祭品賞石,生怕傷到莊稼。又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習俗:這壹天家家戶戶進貢,在石頭上燒香。午飯壹定要吃包子,以為吃蛋糕壹年之內就能發跡。在山東運城等地,有舉石神之舉。庫亞之初,人們把壹個瓦罐凍在壹塊光滑的大石頭上。第10天早上,壇子鼻子被繩子捆住,10個男生輪流擡瓦罐。如果石頭沒有落到地上,就預示著那壹年的豐收。

十壹,說說正月十五。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在這壹天,人們點亮數千盞彩燈來慶祝。出門賞月,燃燈放火,賞燈謎,吃元宵,舞獅,賞燈謎,合家團圓,歡度佳節,都是壹種享受。

元宵節也是壹個浪漫的節日。在封建傳統社會,元宵節也為未婚男女提供了相識的機會。在傳統社會裏,年輕女孩是不允許自由外出的,但是她們可以在節假日壹起出去玩。元宵花燈只是壹個交友的機會,未婚男女也可以順便給自己找對象。在元宵節期間,這也是年輕男女和他們的愛人見面的時候。

  • 上一篇:吳銳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2014心有雞太老了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